大连韩伟集团成就的亿万富翁

来源 :大众商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u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连韩伟集团又给世人一个惊奇:与丹麦SANOVO公司共建5000吨蛋粉的项目正式签约,这预示着韩伟集团出产的蛋粉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打入欧盟市场,成为亚洲最大的蛋粉加工企业。作为民营企业韩伟集团的当家人,名列《福布斯》内地排行榜、早已是亿万富翁的韩伟,总是一脸微笑,看上去很是朴实。
  
  养鸡是一件平常事,在我们国家的农村,谁家没有几只鸡呀,养鸡场也是成千上万,但是能把鸡养得这么好的、规模如此大的,韩伟是独一份。国内饲养规模达到20万只的蛋鸡场已是屈指可数,而韩伟却一下子养了300万只,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鸡场也从大连建到了外地,“中国鸡王”的头衔当之无愧。但是谁又能想到,这个亿万富翁竟是靠50只鸡起家的。
  韩伟在1958年时随母亲与九个兄弟姐妹一起从沈阳迁往大连市郊三涧堡镇东泥河村。由于子女太多,家境极贫,排行老九的韩伟15岁就扛着粪桶去大连掏粪。后来,有初中文化且略通畜牧知识的韩伟做了公社以农代干的畜牧助理,这在当时是一碗很不错的“干部饭”了。
  那时候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自行车到农家,挨家挨户动员完成国家下达给公社的0.6万公斤鸡蛋收购指标。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辽宁大地,广大农村出现了发展副业、养殖业的热潮。就在此时,大连旅顺口地区三涧堡镇东泥河村有一家农户奋勇当先,毅然向亲友借贷3000元,购来50只蛋鸡,搞起了家庭养鸡业,鸡种是当时很流行的美国“罗斯”。这就是韩伟夫妇。为了养鸡,韩伟辞去了公职。
  创业的路是艰苦的,当时仅有的三排鸡舍坐落在向阳的山凹里。妻子许淑芬每天穿上雨靴,踩着鸡粪打扫鸡舍,丈夫韩伟则推着车上山拉给鸡喝的水。到了星期天,他们夫妇一起挑着鸡蛋到镇上去叫卖,一只只鸡蛋积累了他们的初步财富。1984年,韩伟毅然决定贷款15万元扩大鸡场规模。在当时,这真是“胆大包天”了。他成了全东北第一个超级“负债户”,很快就建成了大连市最大的养鸡企业。当时正值副食品供应紧张,韩伟集团响应政府号召,为保持大连鲜蛋市场供求和价格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韩伟集团由此名声大振,步入了跨越发展阶段,成为年饲养蛋鸡300万只、年产鲜蛋5800万公斤的国内最大蛋鸡生产龙头企业。3.7万户农民在韩伟集团的带动下发家致富。
  现在的韩伟还会经常到鸡舍吗?韩伟说,我做这个行业二十多年,对养鸡是情有独钟,只要有时间,我还是要进去看一看,包括听鸡的声音,不用走到鸡舍,只要听声音我就知道,我的鸡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在鸡场周围,我只要把轿车的车窗摇下来,闻到那种气味,我也会知道这个鸡场里是不是健康的鸡群。韩伟的成就一大半要归功于妻子许淑芬,可以说没有许淑芬就没有韩伟的今天。上世纪80年代,农家出身的俊俏姑娘嫁了个公社小技术员,小日子过得还算悠闲。但是不安于现状的许淑芬与丈夫商量,拿出家里所有的积蓄并向亲友借贷买回50只鸡,成了“许淑芬养鸡专业户”,随着养鸡规模不断扩大,她自己一个人干不过来了,这时韩伟干脆就辞职与她一起养,鸡场也随之更名为“韩伟养鸡潮,进而演变为“韩伟集团”。
  转眼到了1993年,在海边长大的许淑芬打起了海水养殖的主意。当时鲍鱼的养殖被看成黄金产业,一斤鲍鱼数百元,一枚指甲大的鲍苗能卖一元多。这一次又是“妇唱夫随”,韩伟集团斥资1亿多元,建设了一座拥有1万立方米育苗水体、世界最大规模的海珍品育苗和养殖企业———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由集团总经理许淑芬兼任公司董事长。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5年,精心养殖了两年的鲍鱼苗放养大海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毁掉了一切。就是这一次打击,使大连的20多家鲍鱼养殖企业先后宣告破产。然而许淑芬没有回头,她相信既然有明摆在那里的“高效益”,就一定有办法拿回来。她自己说,我已经认准了这条道儿,九牛拉不回,九死不后悔。为了解决鲍鱼苗存活率低的难题,她把目光投向了高科技,请来了大连水产学院和青岛海洋大学的专家和学生,让他们把太平洋公司当作免费的实习基地。说是免费,公司得到的回报却是国家863项目———世界最先进的鲍鱼养殖三倍体技术就在这里诞生了。困扰了人类多年的鲍鱼养殖成活率低的难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这是让全世界水产界人士都为之兴奋的事。许淑芬领导的企业创造了世界水产养殖的奇迹,她和韩伟都高兴极了。
  如今,每到育苗季节,大批来自辽宁和山东沿海的养殖户就会拥入太平洋公司,在这里上演鲍鱼苗种抢购风潮。韩伟半开玩笑地说:“我经常想跟妻子换岗,也尝尝在家坐等客户的滋味。”
  养鸡成功,养鲍成功,许淑芬又有了更高的追求。她自己南下北上万里求索,最终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鲍鱼的深加工技术。
  “鸡王”与“鲍王”夫妇多年来在农业战线的辛勤耕耘,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的人们住房条件越来越好,对家的装修也越来越趋向典雅,大方,简约。甚至在有些大城市买房的时候地产商已经帮助顾客把房装修好了。但现代社会的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这就需要在家居方面来补足!    家居种类很多,为什么我偏偏选择创意类的家居饰品这块呢?因为产品比较新颖、很有创意性,让人回家一看到就有一种舒服的感觉,大似带点儿童喜欢玩具的那种感觉吧!因此我们要把我们的产品定好位,让新
期刊
卖枕头的商机有多大?市民朱懿的回答是:如果你的东西够独特,年收入可以达到15万元以上。而朱懿自己卖的,就是专门给失眠人士的“安眠枕头”。    创业从“头”开始    朱懿是渝北区石船镇人,虽然只有23岁,但是却有6年多的创业经验——读书期间就开过冷饮店、饰品店、服装店。不过让他真正赚钱的,还是从2008年底开始的枕头专卖网店。  朱懿读大一时,落下了失眠的毛病。21岁生日那天,女朋友送了一个特殊
期刊
1.特色串烧   衣食同源,烧出健康,用中草药搭配健康安全,野外烧烤租赁,面对有车一族,抓住时尚男女的爱好,将店铺开到野外,还可以用新颖的方式吸引新顾客,让其记住品牌,并且口味独特,样样都迎合消费者。   2.开一家乡村基式快餐店   随着白领的数量激增,又快又便捷的快餐正在得到越来越多青睐。乡村基式的快餐正在悄然崛起,2009年,具备一定知名度和认知度的快餐会迅速成长,但也正是这样他们之间的竞争
期刊
范永如,来自东北农村,19岁只身闯京城,仅用五年时间,在全国开起了40家饰品店,现在的范永如是个时尚的年轻老板,可是就在五年前,她却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而辍学。闲了半年以后,不甘心贫困的范永如决定出去闯一闯,2000年的一天,范永如来到了北京。可下了火车她就蒙了,因为在此之前她连县城都没有去过,偌大的北京她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随着人群范永如走到了一个公交车站,她的创业路正是从这个公交车站开始的。
期刊
对于窜货,厂家往往“干打雷不下雨”,代理商付出的心血全打了“水漂”。为了能够“种瓜得瓜”,代理商要如何捍卫本该属于自己的果实?     A市场经销商老汪,2006年5月代理了一个奶茶产品,市场操作前期投入了较大的精力,3个月后市场渐有起色。转眼到了9月份,看到市场都是自己代理的品牌产品,老汪不由得喜上眉梢: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可是,当老汪留神观察,才发现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却不是自己发货的生产批次,原来
期刊
牛场的建设1.牛场场址的选择:牛场要建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地坚实、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并且有斜坡的开阔平坦地方。土质应是干燥、透水性强、保温良好的沙壤土地。被有机物、病原菌污染过的土壤不宜建牛场。牛场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能保证生活生产、牛群等用水。交通应便利,供电方便,要求距道路不少于100米,距交通干线200米以上。牛场应当在居民点的旁边,在住宅区的下风头,距住宅区150-3
期刊
一、攻克风湿顽症刻不容缓,据卫生部调查统计每年因风湿,类风湿,腰间盘突出,风湿骨病的病人,直接或者间接死亡人数在300万人以上,因此专家指出,治疗风湿骨病刻不容缓。如果你有一项可以治愈风湿的方法,那么将会有不可估量的商业利益。百通风湿胶囊是清朝流传下来的宫廷秘方,已有300年的历史,经过临床上万人患者使用治愈风湿,类风湿,腰间盘突出,关节炎,骨质增生,腰腿痛,颈椎病,颈椎引起的头晕头疼有神奇的疗效
期刊
金融危机无疑对中国百姓的家庭理财是一次沉重打击。在我们刚刚意识到自己或许有财可理、也有愿望理财的时候,大多数人突然发现主要收入来源的饭碗都岌岌可危,有朋友半开玩笑地说经济危机让他们公司突然出现了一大批准妈妈,实在是聪明又不得已的办法。    从另一个角度想,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段时间,让中国老百姓这么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小家庭的财务会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而起伏,就象一叶小舟载着我们经受风雨飘摇。打理好自己
期刊
(一)  十七大中央政府文件有一句话让人激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在一年后经济情势低迷之际,各地政府更是频频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鼓励全民创业,藏富于民!  这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特别是让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兄弟有了新的出路。  有了政府为老百姓创业开路和护航,一时之间,“返乡创业”、“家庭创业”、“免税政策”等词汇迅速占据人们的视线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期刊
甘肃省宁县早胜镇有这样一位年过五旬的农民,他立足当地牛产业开发快,养牛户多,养牛户进牛销牛比较难的实际,热心帮百里十乡的养牛群众购进仔牛销出商品牛,年均购销量达5050头,为养牛户带来养牛收入3780多万元,给自己赚得收入4多万元。他不仅自己发了家,致了富,还带动一大批农民靠养牛走上了富裕路。这位赢得当地干部群众好口碑的农民,就是闻名于宁县、合水、正宁等地的“贩牛大王”郭富春。     邹富春是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