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青少年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相关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得知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较低,对教练员的激励机制效果不明显,教练员的岗位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完善,训练、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数目不足,后备人才数量不充足,质量有待提高,选材不科学,训练强度和频度不够,学训有矛盾。依据上述结论提出建议:政府部门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运动员选材、训练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完善奖励和评价体系积极开展大众羽毛球,建立良好的羽毛球群众基础。
  关键词 成都市 羽毛球 后备人才培养 现状与对策
  一、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成都市少儿业余体校概况
  成都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是成都市体育局下属的老牌业余体校,在成都市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运动员比赛经费主要来自国家拨款(63%)和队员缴费(19%),而社会赞助的只占8%,单位产业开发的占10%。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单位的经费来源会更加广泛。但由于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还处于转型磨合期,许多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而政府放手过快导致下级单位在开发资源,提高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经济效益上没有做好准备,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如何做好制度的转型,合理开发资源,提高产业开发能力,适应市场机制,使培养羽毛球后备人才资源效益最大化是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运动员队伍建设
  在与相关专家和教练访谈过程中得知,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在数量上与其他羽毛球强市相比差距还很大,十分优秀的后备人才数量也比较缺乏,在众多原因中,家长的影响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之一。另外,每周运动频数过低,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的记忆和熟练程度,身体素质的积累程度等单次训练的效果都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延续,整体的训练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如果频数过高,则会加重运动员的训练负担,同样影响训练效果,而且还有可能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训练的科学性,使每次训练的效果更好,是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大多数运动员还没有考虑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就需要家长和教练员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和兴趣,帮助其做一些方向性的规划。需要教练员根据自身经验和一些科学方法判定运动员在羽毛球运动上的发展空间,帮助运动员找准定位,给予运动员更多的肯定,鼓励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展,培养他们远大的志向。大部分学生训练都是在学校放学之后的课余时间参加训练,训练队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影响很小,但是由于训练的时间和频数达不到要求,训练效果反而受到很大影响,对于培养优秀的羽毛球后备人才形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教练员队伍建设
  成都市少体校羽毛球教练员的整体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梭型分布,年龄在30岁以下占11.1%,这一阶段的教练员做事富有激情,有些新的想法和思路,能为训练带来活力和创新。缺点就是经验不足,训练时缺乏耐心。而成都市羽毛球教练员的学历层次整体处在较高的水平,88.9%的教练员都是本科学历,都经过了系统的学习,都有着良好的运动训练理论水平。但是高职称教练员较少,无法满足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的需求,不利于成都市羽毛球整体水平的提高,是成都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据调查,成都市各基层羽毛球训练单位均未配备专门的科研人员,因此教练员需要参加培训,增强自身科研能力的需求才会更加迫切。在调查过程中得知,“评职称需要”是大部分教练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动因之一。很多教练对参与体育科研的兴趣并不高,由于平时训练任务和其他事务较多,很多教练也没有精力从事科研相关工作。 在与教练员的访谈中发现,大部分教练员对每次训练都会要求达到一定的训练负荷。但是没有教练员在训练结束尤其是身体素质训练之后具体测定运动员运动负荷是否达标。说明基层业余训练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自主性,缺乏科学系统的指导,教练员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后备人才培养的科学知识,以及学习这些科学知识的动力。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设施条件较好,场地数量和质量可以满足训练需求,但训练、比赛和科研经费来源较为单一,总体经费数目不足。2.运动员训练兴趣较高,起训年龄与高水平运动员起训年龄相吻合;运动员自身发展方向不明确;后备人才数量不充足,质量有待提高,训练时间随机性强,训练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训练强度和频度不够,学训矛盾比较突出。3.教练员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教练居多,有利于教练员队伍素质的提升。但教练员数量不充足,初级教练职称较多,科研意识和科研水平比较薄弱。综合来讲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二)建议
  1.采用竞聘上岗机制,培养社区业余教练和学校业余羽毛球教练,着重培养业余教练基础训练水平。2.后备人才培养单位要制定教练员管理制度,保证教练员的质量,实施持证上岗,教练员实行“聘用制”,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可以实行“兼职制”,督促教练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3.与体育高等院校加强合作,建立羽毛球科研中心。
  参考文献:
  [1] 刘玮,程公,杨旭东.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的多元化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03).
  [2] 高峰.上海市羽毛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3] 余万斌.四川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2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很多群众忽视了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在这个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的世界里,群众往往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情。但这样做的话也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个问题,就是群众的身体因为缺乏有效的锻炼而越渐羸弱。所以,加强群众对自身身体素质的锻炼对于体育
阅读作为学生的一种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的开展通常是对传统阅读的有效改革与探索.对于高中语文而言,其个性化阅读通常是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发展而来,想要使阅读能够真正成为
在语文教育中,阅读是非常基础的部分,只有切实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才能够形成语文素养,更加从容的应对今后的成长和学习.对此本文将依托于小学语文教材,做课内外阅读衔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近几年来,关于体育成绩纳入高考的讨论从未间断过,在高考时是否有必要进行体育考试,众多体育届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为更好地实施体育高考,论文结合青少年体质状况,探讨了体育高考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表明: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是必要的。将体育成绩纳入高考是青少年体质提高的有力保障,最符合我国国情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9-000-01  摘 要 体育是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学校的体育工作直接影响着21世纪建设人才的素质。2013年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了普查,发现学生的耐力、柔韧性、肺活量等状况较10年前有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前做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应该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使学生都能正确的参与到体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锤炼学生的语言语言能力,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感受语文文本的魅力,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