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企业文化·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气自动化以其自身多个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的运用在多个领域之中。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控制逐渐的被应用在了智能建筑中,并且在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阐述了智能建筑定义,分析了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智能建筑定义
  智能建筑的发展依托于信息产业的发展。智能建筑的构建一般是利用科学技术,通过物理链路将各单独运行的工作站以及主机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达成通信的目的。智能建筑便是将这种信息技术与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建筑体。它将网络技术、电子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优势聚集在一起,实现了建筑术与现代社会信息化的有机结合。同时,智能建筑也是在计算机技术的配合下,实现自动控制的一种先进的建筑成果。
  二、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一)高效监控
  自动化技术渗入智能建筑后,工作人员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采集——处理——反馈”模块对建筑进行数字化监控,将反馈得到的信息传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对智能建筑的高效实时控制,避免故障的发生。
  (二)高联动性
  建筑工程是涵盖配电、照明、消防、空调等系统的整体工程,过去的建筑工程常常因联动性低,在建设过程中因某一环节的缺漏而影响整体工程。但是当电气自动化作为技术融入各工作环节后,建筑工程环节之间的联动性就能明显提高,实现建筑体系统的自动识别、判断。
  (三)安全性强
  智能建筑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在系统对异常情况作出反应时,自动化也可以通过遥控模式远程遥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故障对维修管理人员产生的伤害,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无论是在监控、联动性以及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都有多重的优势。所以,如果能够将电气自动化的这些优势运用到智能建筑中,那么更会使得建筑领域迈出跨越性的一步。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就能够为电气自动化应用水平的提高而提供一些有效的理论支持。
  (一)电气系统设计
  1. TN-S系统
  该系统属于低压配电系统,严格的将中性线和保护接地线分开,是标准的三相四线 PE 线的接地系统。其中中线和保护地线只在变压器中性点有共同接地。该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保护地线不带电,只有中性线带电,具备可靠的基准电位,对地面没有电压。但接地线不允许短线,其接在金属外壳的设备上是安全、可靠的。 采用该系统的原因主要考虑的以下几点:通常智能建筑中单相用电设备多、负荷大、而其经常又是不平衡的,而且中性线带有随机电流; 由于中性线带电,如果其与保护地线连接在一起然后接到金属外壳的设备上,会有很大的危险性,并且会使电子设备相互干扰,导致无法工作。
  2. TN-C-S系统
  该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 TN-C 系统,第二部分是TN-S 系统,采用了两个接地系统,其分界点在中性线和保护地线的连接点上。在智能建筑中,当供电由区域外引电流的时候,常选用该系统。与一般的系统不同,该系统在进入使用前采用 TN-C 系统,进入处则需要重复接地,进入后变为采用TN-S 系统。该系统明显提高了线路对人员的安全性保证。
  3.安全保护接地
  在智能建筑中,由于有很多强电设备、弱电设备和非带电导电设备及构件的存在,所以需要严格的安全保护接地措施。如果没有安全保护接地,当设备的绝缘损坏的时候,其外壳很容易带电,人不小心触碰到此类电气设备的时候,很有可能被电击伤甚至造成危害生命的事故。因此,智能建筑中必须采用安全保护接地设备。其主要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技术部分与接地体之间进行金属连接,将保护地线与智能建筑中的用电设备进行连接,最好将其附近区域的金属构件也进行连接,但严禁与中线相连接。
  4.直流与交流的工作接地
  直流电工作接地主要考虑到智能建筑内有很多计算机、多媒体等大型设备,其要求电流稳定性好、准确度高,以满足大量信息的传输、能量转化等要求。通常采用较大截面的绝缘铜线做引线,将电子设备直流电接地,并与基准点相连接。变流电工作接地主要是将变压器中性点或者中性线接地。
  (二)电气自动化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
  在同一智能建筑中,采用同一个联合接地系统后,可以避免不同系统间的电位差引起的相互干扰,当智能建筑物中采用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和星形等电位联结后,利用钢筋做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将小于014Q,远远小于计算机直流接地的电阻,也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因此,在该建筑物机房内进行局部电位联结和联合接地后,计算机运行良好。
  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是一个涉及方面比较多的研究,而以上仅仅只是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几个重点方面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都还比较浅显,所以,对于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水平还是有一定欠缺的。所以,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研究还需要该领域专业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四、结语
  终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建筑中的运用,对于建筑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今后的智能建筑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的研究,并且要从电气自动化的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适用于当下智能建筑领域发展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技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蔣新芬,赵寒雁,邬雷争.智能建筑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14):61、62.
  [2]杨成睿.浅谈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27):58、59.
  [3]任军,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探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5):228.
  [4]宋县委.有关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应用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20):151+236.
  [5]王帅.智能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硅谷,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国石油管道锦州输油气分公司通过抓领导班子建设;抓制度建设;抓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廉洁教育;关注民心工程等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员工的爱岗敬业热情,班子成员更加团结,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和谐共赢。  关键词:人心;建设;形象  近年来,中国石油管道锦州输油气分公司(以下简称锦州分公司)党组织以加强自身建设赢人心,以实施民心工程凝
内容摘要:“急脚子”是古老傩文化的一种遗存,特征式是戴着面具扮神驱鬼,“串家走户,比户致祝”。在湖北江汉平原沔阳、荆州一代盛行不衰,体现了这一地区端午节俗驱逐鬼神、祈求平安清吉的民俗。  关键词:傩俗 急脚子 明清 民俗  明清时期,长江中游区域涵盖两湖及江西地区。湖南以及湘鄂川黔边界,系楚故地,楚地巫风盛行,素有“百神”之称。加之楚湘一带,山多林茂,交通受阻,开发较迟,文化稍为落后。楚人民风淳朴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市场上对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大,这推动着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被运用在软件的研发等诸多领域之中,给当前逐步走向信息化的各种行业带来很大的便利。本研究就针对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影响来分析,讨论当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技术  当前我们所处的21世纪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计算
本人遇到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感叹到:“数学太难了!”在他们看来,就算自己尽力了,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还是会变得越来越难,到底谁会觉得数学简单呢?还有这样一份资料显示:对几百名中学数学教师以及大学数学系的研究生进行调查,当你接触数学这个概念时,你把数学想象成什么?调查结果是:“76%的人首先想到的是计算、公式、法则、证明;20%的人想到的是烦、枯燥、没意思、成绩不及格;4%的人回答数学使人聪明、有趣、有
学校体育,就其目的、任务的特殊性而言,它不同于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  它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的教育属性。就我国教育方针而言,在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体育并不单独存在,而属于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联系的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学科在各领域中的广泛运用,要求现代社会培养大批新型优质人才。因此,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遵
培养抗挫能力的核心rn培养抗挫能力的核心,其实就是培养宝宝自信、乐观、感恩、富有责任感的心理品质,以及自我激励的能力.rn对于宝宝遇到的挫折,家长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比
一、提问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设置疑难,能自始至终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教师在学生对问题的解答中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互关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话关系。师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给出自己的思考,通过沟通最终形成共识。也就是说,师生关系
复述课文是小学英语课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其他各方面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复述英语课文是如何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重要途径,介绍了英语复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抗凝血酶Ⅲ(ATⅢ)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拟行冠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Gensini积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教师的讲解要使学生听得懂,示范要使学生看得清。讲解与示范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技术动作的掌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人在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相同的教材、动作,而采取的教学方法的差异和讲解示范的不同,其效果有天壤之别。以下是本人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讲解的艺术  1.讲解要首先抓住教材关键,突出重点、难点。  首先,教师在讲解时要根据不同项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