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鲜活的文学往事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ang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今年5月号《博览群书》杂志上读到杨建民先生的《巴金与鲁迅著作的注释》一文,巴金先生对鲁迅著作注释的严格认真态度令我感动。不过,杨文确认的巴金与鲁迅首次见面的日期,我认为是不对的。巴金一生崇敬鲁迅,但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因此巴金第一次会见鲁迅的日子就更必须正确考定。
  杨文写到:
  1976年3月,有人准备向巴金了解他与鲁迅的交往情况,王仰晨便作书介绍。不久,巴金给王仰晨复函:“上次带书的两位同志同我谈话时,问我什么时候同鲁迅先生第一次见面……”当时,巴金按自己的记忆,认为是1933年秋天。后来他翻检了鲁迅日记,才确知当时见面是在4月6日。不仅如此。巴金还花了很大工夫,将自己与鲁迅同席的四次见面另外用一张纸写出,时间、地点、主人、客人都准确标注出来。可就在第二天,巴金在进一步核实后,致王仰晨一函,证明自己与鲁迅第一次见面,时间是1934年8月5日,同时又查到1936年2月的另一次见面,也一并录出。可见他态度的认真严谨。(《博览群书》2008年第5期,第100页)
  然而,“态度的认真严谨”有时与历史的真实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当事人的回忆、核实也并不一定都确实可靠。上述“巴金在进一步核实后”认定的1934年8月5日,其实并不是巴金第一次见鲁迅的日子。而且,关于那个日子,巴金先后还有过多次不同的说法。
  例如,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1956年7月13日,巴金写了《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一文,是这样说的:
  我第一次看见鲁迅先生是在文学社的宴会上,那天到的客人不多,除鲁迅先生外,还有茅盾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几位。茅盾先生我以前也不曾见过。我记得那天我正在跟茅盾先生谈话,忽然饭馆小房间的门帘一动。鲁迅先生进来了,瘦小的身材,浓黑的唇髭和眉毛……这天他谈话最多,而且谈得很亲切,很自然,一点也不啰嗦,而且句子短,又很风趣……这个晚上我不知道看见多少次他的笑容。
  同年9月25日,巴金在苏联《文学报》上又发表《鲁迅》一文,说:“我错过了几次同他相见的机会,到了1933年才在文学社举办的宴会上第一次见到他。”“那天晚上在座的有十几个人;都是作家。”巴金再次特别提到那天晚上“鲁迅比谁都说得多,笑得多”。
  以上同一年写的两篇文章,前者未说初次见面的年份月日,后者说是1933年;前者说“到的客人不多”,后者则说“有十几个人”,那么客人就不能算少了。
  过了二十年,1976年,上述巴金致王仰晨的信中先是说1933年4月6日,后来“在进一步核实后”,又说是1934年8月5日。然而仅过三年,巴金在1979年3月10日致日本友人岛田恭子的信中,却又说:“我和鲁迅先生见面是在1933年。”可见,巴老实在是记不大清了。
  再来看看,巴金研究者们又是怎么说的呢?我只翻了翻自己手头现有的书。在贾植芳任顾问、唐金海等人主编的比较权威的《巴金年谱》中,我查到1933年4月6日有这样的记载:
  应邀到上海“会宾楼”出席宴会。这是上海生活书店为《文学》月刊创刊,宴请《文学》主要撰稿人,宴会由《文学》主编郑振铎主持。同席有鲁迅、茅盾、周建人等十五人。第一次结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这位‘有笔如刀’的大作家竟然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平易、多么容易接近的瘦小老人。我觉得我贴近地挨到他那颗善良的心了。”席间又听鲁迅说,“林语堂写那种《论语》式的文章实在可惜,以他的英语水平,如从事翻译点美国古典文学作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马蹄疾《鲁迅和巴金》,载1985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鲁迅和他的同时代的人》下卷)。
  我进一步查了《巴金年谱》所引用的马蹄疾《鲁迅和他的同时代的人》下卷中的《鲁迅和巴金》一文。马蹄疾文章引了上述巴金《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说:“查考《鲁迅日记》,自文学社成立以来,至巴金去日本前,有过两次宴会,一次是1934年10月6日为巴金去日本饯行宴会,另一次是半年前的4月20日那一次,巴金所回忆的第一次和鲁迅见面的文学社的宴会,大概就是这一次。”也就是说,马蹄疾明明认为那一天“大概就是”1934年4月20日。不知《巴金年谱》怎么注明根据马蹄疾此文却定在1933年4月6日?
  我又翻了一些《巴金传》,发现不少《巴金传》的作者都避免提到这个问题。徐开垒的《巴金传》则说是“1933年8月初”。这大概是他根据《文学》月刊创刊的时间和巴金在沪的时间而推测的。但“8月初”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参见下引陈思和的辨析)。
  陈思和的《巴金传》则说:巴金初见鲁迅的日子,
  在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33年4月6日,另一种说法是1933年8月初。这两个日期都很值得怀疑,关于4月6日之说的依据是鲁迅日记所载:“被邀至会宾楼晚饭,同席十五人”。可是据茅盾回忆,这次宴席为商议筹办《文学》之事,出席对象是内定的十个《文学》编委会(成员):鲁迅、茅盾、郑振铎、叶圣陶、郁达夫、陈望道、胡愈之、洪深、傅东华、徐调孚,另外还有周建人和黄源。人数比鲁迅日记记载的少三个,会不会这三个中就有巴金?笔者觉得可疑,因为这是个内定编委会聚会,刊物还没有正式创办,巴金既不是编委,也不属于上述圈内的人物,参加这样一个会议不很适合。而且《文学》是由生活书店出版,这次宴会有东道主参加,这缺名的三个可能是生活书店方面的人,与文艺界无涉,茅盾才没有把他们名字写出。第二个值得怀疑之处就是具体情况与巴金记叙的不符,巴金回忆中说出席人不多,但这一席有十五个人,不能算不多;巴金在回忆中只提到茅盾与叶圣陶之名,其实这二人他都不熟,在席中与巴金交往时间最长的应该是胡愈之,巴金却没有提到他,也于情理上不通。巴金回忆中说鲁迅那天谈话中说到了《文学》的内容,而当时《文学》还在筹办,怎么会有“内容”……在这些疑问没有充分说服力的解答以前,4月6日说是无法使人信服。但是,关于“8月初”的说法似乎更不可能,因为7月29日鲁迅就伍实(傅东华)在《文学》第二期上写的《休士在中国》一文中诬蔑鲁迅的话提出抗议,随即就终止了与《文学》的关系约半年之久,怎么可能在8月初出席《文学》社举办的宴席,还说了那么多幽默、隽永的话?而且鲁迅日记上也没有在8月初记载过赴宴的事情。若以巴金的叙述细节为真,那么,这种情谊融融的场面是应该发生在7月1日《文学》创刊之后,7月29日鲁迅写《给文学社的信》之前,而巴金在这个月中又偏偏是外出旅行,人不在上海。
  陈思和最后的结论是:“他们初次会见的日期几乎是无法推算。”
  除了上述马蹄疾以外,还有一些鲁迅研究者则断定巴金是“1934年8月 开始同鲁迅交往”的。如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的《鲁迅回忆录》,孙郁、黄乔生编的《回望鲁迅》等书,都这样说。
  可见,这实在是一笔当事人、研究者连年份、月份都各说各的糊涂账。
  这里,暂且把这个问题搁一搁,再来研究一下1933年4月6日《鲁迅日记》的记载:“三弟偕西谛来,即被邀至会宾楼晚饭,同席十五人。”对这十五个人,除了鲁迅日记中明确记载的鲁迅自己、郑振铎(西谛)、周建人(“三弟”)三人外,黄源在1981年6月23日写的《鲁迅先生二三事》一文中写到的还有茅盾、叶圣陶、陈望道、郁达夫、洪深、谢六逸、夏丐尊、徐调孚、傅东华、胡愈之。黄源一共写出了十三个人,还有二人未明。黄源在同年5月1日写的《鲁迅与(文学)》一文中,也写了这样十三人的名单,而且还特别写了一句:“巴金当时不在上海,没有被邀”。黄源没有说自己参加了这次宴会。
  而茅盾在1982年8月发表的《活跃而多事的年月》中,则提出了十二个人的名单,即比黄源所说的少了谢六逸、夏丐尊二人,却加上了黄源。
  看来,关于这十五个人的名单,后人也是无法仅仅用简单的推算来认定的。由于《文学》月刊创刊一事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这个名单也是非常值得搞清楚的。看来,只有寄希望于发现凿实可信的文献记载,才能解开这个谜了。
  有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我的朋友商金林教授近年辛辛苦苦地修订他的《叶圣陶年谱》时,查看了叶圣陶、郑振铎的老朋友王伯祥先生的日记。而我从他那里,看到了1933年4月6日王伯祥的日记。日记是这样写的:“散班后赴会宾楼振铎、东华、愈之之宴,到十五人,挤一大圆桌,亦殊有趣也。计主人之外,有乔峰、鲁迅、仲云、达夫、蛰存、巴金、六逸、调孚、雁冰、望道、圣陶及予十二客。纵谈办《文学杂志》事,兼涉谐谑,至十时三刻乃散。”所谓“散班后”就是在开明书店编译所下班后。这天聚宴的主人是郑振铎、胡愈之、傅东华,要谈的是《文学》月刊创刊之事(按,《文学》原先拟名为《文学杂志》,后来郑振铎得知北平左联要办一个《文学杂志》,遂改名《文学》)。王伯祥日记里说的“兼涉谐谑”,也就是巴金文章中说的“鲁迅比谁都说得多,笑得多”。
  于是,我们终于确切无疑地知道了:
  一、巴金第一次见鲁迅,是在1933年4月6日。
  二、那天到会的十五个人是:鲁迅、巴金、郑振铎、茅盾、叶圣陶、陈望道、郁达夫、谢六逸、徐调孚、傅东华、胡愈之、王伯祥、周建人、施蛰存、樊仲云。
  可见,人的记忆有时候确实是靠不住的,茅盾、巴金、黄源的回忆中居然都有说错了的地方!因此,王伯祥先生的这则日记,有了多么重要、多么珍贵的史料价值!
  从这十五个人的名单,还可以看到郑振铎先生的胸襟是何等的博大宽阔(创刊《文学》是郑先生提出来的)!他不仅邀请了“既不是编委,也不属于上述圈内的”似乎“不很适合”(陈思和语)的巴金参加了这次重要的聚会;而且居然还请了当时另一较大型的文学月刊《现代》的主编施蛰存,一点儿也没有什么“同行”间常见的相互保密、妒忌、提防、排挤等习气,这是多么难得!令我感到有点遗憾甚至疑惑的是,施蛰存后来从未提起过此事,这是为什么呢?另外,我感到“于情理上不通”(陈思和语)的还有,巴金为什么没提到郑振铎呢?
  由巴金的回忆和王伯祥的日记可知,这次聚会是非常愉快甚至“谐谑”的,特别是鲁迅先生的心情十分舒畅。然而非常遗憾的是,仅仅过了三个多月,“7月29日鲁迅就伍实(傅东华)在《文学》第二期上写的《休士在中国》一文中诬蔑鲁迅的话提出抗议,随即就终止了与《文学》的关系约半年之久”;离这次聚会仅仅只有半年,鲁迅和施蛰存之间又发生了所谓“《庄子》与《文选》的论争”,鲁迅骂施蛰存为“洋场恶少”,施蛰存也一点不客气。我以前一直想,鲁迅为什么对傅东华、对施蛰存发这么大的火,看到了这份名单,我有所揣测。
  那次宴会,鲁迅和傅东华、施蛰存等人把酒欢谈,何等融洽。后来,傅东华竟毫无道理地冒犯鲁迅,鲁迅当然生气(傅东华后来向鲁迅道了歉)。鲁迅不过是在一篇化名写的杂文中批评了他认为不妥的文坛现象,并没有点施蛰存的名字,也未必是专门针对施蛰存,然而施蛰存年轻气盛,反唇相讥,居然在文章中指名道姓地调侃鲁迅。鲁迅或许想到了几个月前的见面欢聚,因而更加生气。可惜郑振铎先生热心营造的文坛团结和谐的气氛,就这样失去了!
  王伯祥先生的这段日记,让我看到了一段活的文学史。
  
  (本文编辑:李焱)
其他文献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光荣任务。这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纲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行动指南。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始终
下面所刊文字,是日中关系学会副会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竹内实先生寄给本刊的。文章直接用中文写成,本刊仅在个别地方略作调整。另外,应竹 内实先生之请,亦将本刊主编与他的书信往来一并刊出。     今天收到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也是《博览群书》主编常大林先生惠寄的《博览群书》三册。《博览群书》是老早听到大名的。但我没有机会拜读;我大概地浏览一下,觉得缺了什么:应该有主编的来信。所以查了送杂志来的袋子,就
我经常奇怪,港台娱乐商家从哪里雇佣的高手,每每把西方电影名译成很地道的中文且锦上添花。美国经典影片《Ghost》的中文译名《人鬼情未了》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原剧名直译是《幽灵》,有点恐怖,了无情趣,而《人鬼情未了》,体现出爱情那足以让两位深深相恋的情人突破阴阳间隔的力量,那才叫一好片名。  情未了,相爱的双方却人鬼殊途,阴阳间隔,无疑是人生最为无可奈何的极大憾事。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虚构,在想象中超
2018年语言文字应用题可以说是近几年高考变化最大的一次。学生考完后的第一反映就是题型没见过,做过的一个都没考。与2017年高考全国语文试题相比,2018年高考全国卷语文在语言文字应用上最大的变化是将第17、18、19三道原来独立并行的题合并为同一语境下的三个小题。其实这种组合出题的方式并不新鲜,在以前的湖南卷、山东卷和后来的北京卷中都出现过,而且组合题的材料延续了2017年补写句子题选取语言材料
误读是阅读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旧有的阅读理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是错读,曲解了文本的本义;现代的阅读理论对之则肯定有加,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具有个性化、新颖化的特征。创造性误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此文以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并立足三所学校高二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师生眼中的创造性误读,及其表现的几个层次。  一  误读一词最初是一个负面的
《春》创作于1933年7月,七百余字,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当前国内语文教育者对《春》的教学设计不胜枚举,同一课文,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法,只要方法得当,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即所谓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本文旨在以节令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引领学生观赏在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六个节气时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春的喜爱。  一、二十四节气的内涵以及教学的必要性  1
朱启钤,字桂辛,晚年号蠖公,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1964年卒于北京,享年92岁。他的一生正处于中华民族从苦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进入大变动的时代。过去,人们往往简单地把朱启钤视为“政客”,但他一生的活动绝不局限于政治方面,他还是一个杰出的实业家、古建筑专家、文物收藏家。  朱启钤任内务总长三年,同时督办京师市政,在此期间他办了一系列有利于北京市民的事,如改建正阳门、打通东西长安街、开放
很多学者认为,散文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而运用的文类概念。这里谈的散文,主要是指在文类演变中“被剩余”的文体,首先它是现代散文;其次它剔除了“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演讲辞”等“非文学性”的“实用文章”亦不在其列;它还圈出了“回忆录、序言、杂文、散文诗”等文体特征较清晰的亚文类,最后剩下的那些“文学性”较为显著的“杂文学”作
有一种对梁任公先生“热心肠”的所谓“深层次”解读,是将梁实秋先生所记的梁任公先生演讲使用的三则材料用“爱国”二字捆在一起,从而得出“热心肠”即“炽热的爱国情怀”的结论来。这种解读,作为个性化的阅读自无可厚非,但从教师之口宣泄到课堂,作为集体硬性的标准化分析和标签式的理解,绑架到学生的阅读思维上,则是荒谬而残酷的。不仅因为这种解读本是毫无依据的荒诞式联想,更因为它直接封杀了学生阅读的想象,开启了学生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传记,把握基本事实,了解戴安澜将军的人生轨迹。  2.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3.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三、任务分析  《将军赋采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