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产品,你变了没有

来源 :集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pkn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国初期,“同志”这一称呼可谓是最亲近的了。为了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很多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志同道合地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同志”这一称呼,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人生追求。后来,“同志”这一称呼又变成了“师傅”,这是因为这一年代,商品极为奇缺,日常生活用品需要凭票购买,商家成了“上帝”。而在师傅带徒弟的年代,师傅能否将自己的手艺传授给徒弟,成为徒弟能否养家糊口的关键。同师傅能否搞好关系成为能否在这一社会生存的重要因素。因此“师傅”这一称呼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时代,社会商品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称呼也有了变化,“老板”一度成为最时髦的称呼了。如果你仔细揣摸一下,这个称呼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人们告别了短缺经济,消费者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为商家的衣食父母了,商家的服务搞好了,“老板”们就容易心甘情愿地掏腰包了。看来,人们的称呼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的,也应服务于社会需要。
  在市场经济时代,集邮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最终要服从于集邮者,要很好地解决经营过程中市场变化的问题,需要集邮企业别无选择地树立起适应市场需要的思想,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集邮产品,以对市场的占有率及满足不同层次集邮者的需求这一目的出发,使得集邮产品的属性在不断变化。美国、西欧邮政企业化之后,为了在市场得以生存,各国对邮票发行政策都做了适度的调整,效果十分明显。美国发行的《梦露》、《登月》、《第26届奥运会》小版张等在美国已很少在邮政上使用,成为商品、纪念品了。显而易见,这种邮品属性及市场的变化是有力的,甚至是无法抵抗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集邮者都适应了这种变化,有些为“纯而又纯”的集邮者认为,现在的集邮市场被各种商业封、商业片、商业邮票所充斥,真正的集邮经营被商业活动所玷污,这些邮品的发行,无疑完全背离了集邮产品发行的初衷,是大逆不道、离经叛道的行为。而另外一些集邮者认为,集邮产品属性的变化,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社会中很正常,不仅是在美国等西方大国,在我国也出现集邮产品多元化需求的趋势。这是因为集邮者是多层次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既有喜欢“纯而又纯”的集邮品的集邮者,也有喜欢金银制品的集邮品的集邮者。对于这些争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我不禁想起陈惠湘先生所著的的一本《联想为什么》书中所论: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许多商品已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属性。电脑的使用,以快捷的文字处理和庞大的信息贮存功能,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当电脑由286、386发展到现在的586多媒体之后,它的属性已经异化了,它除了仍然具备以上的功能之外,同时又是一台收音机、游戏机、传真机、图书馆……。由此观点可以推论:邮票在邮政窗口是邮资凭证,在集邮者手中是收藏品;在一些社会团体手里还是公关礼品、宣传品。正如人们现在所穿的服装,原始的保暖功能仍是其主要属性,而装饰美观、体现着装者的身份地位也成为更加重要的功能了。这一段不算精辟的概述,无疑会引来无数激烈的批评。让我们先撇开这一概述的对与否,看看现实如何?1999年10月1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民族大团结》邮票,由于这是五十年一遇的盛事,邮票发行当日各地邮局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他们不是去买邮资凭证,他们是买纪念品。不难发现最有力的证据是当今集邮者对这些特殊商品的心理承受程度。事实上,广大集邮者已经坦然地接受了这种变化。
  中国集邮者在对邮品的评价中,经常说某某邮品有“邮味”,某某邮品没有“邮味”,话外音无非是有“邮味”的邮品才值得收藏,这表达了众多集邮者的收藏心理和收藏标准。“味”本来是人们在饮食过程中通过人体味觉的感受,而欣赏、收藏、购买邮品则是用视觉,眼睛怎么能感受到“滋味”呢?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是很注意“味”的。有阳刚之美的男子被称有“男人味”;温柔娴慧的女子则叫有“女人味”;好书被书迷称赞为有“书味”;好戏被戏迷称为有“戏味”;社会风气每况愈下也被人们称为“世态炎凉”、没有“人情味”。看来“邮味”是集邮者对邮品的纯感性反映,表达了他们的自身感受。正因为“邮味”有这一特点,集邮者购买时才要细细品味,反复玩味,否则就会索然无味,食同鸡肋。因此,要提供给广大集邮者有“邮味”的邮品,集邮企业就要十分注意将邮票的内涵展现出来,表达更加完美、广阔的知识,使之内涵、形式有不同于其它商品的特点和特色。例如,迎接2000年世界第一缕曙光,是世界上许多商家都在绞尽脑汁要开发的产品,可新西兰邮政独出心裁,在其发行的邮票上选择了喷薄日出的图案及日出的具体时间,同时利用邮政日戳的优势,注明1999年12月31日24时或2000年1月1日零点,这种只有邮政才能开发出来的产品,当然受集邮者的欢迎。人们在欣赏邮品时才能够产生出感受、感动、想象、激动、怦然心动等反应。
  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新世纪里,集邮企业也如同餐馆一样,不能只生产一种品味的邮品。为要充分利用手中掌握的邮票资源生产出多种“口味”的邮品,满足不同集邮者“胃口”的需求,邮品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面对邮品设计手法百花齐放、集邮产品色彩纷呈的局面,集邮者也绝不是被动式地购买,而是理智地选择。他们是透过邮品的设计创意、图案文字、邮票的选择搭配及价值等表现形式对其视觉产生的影响来决定其取舍,当然“邮味”是他们的重要选择之一。此外,邮品的开发设计除了要依附于邮票而制作,其内容也一定要健康向上,文化品味十足,只有这样,集邮者才能在欣赏时津津有味。
  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集邮者的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集邮企业在开发邮品时应密切注意集邮者的心理变化,绝对不能提供给他们索然寡味、味同嚼蜡、庸俗浅薄的邮品,了解和把握了他们的“口味”,对于我们的邮品开发是有所裨益的。
  一个好的集邮品既要思想内容好,对邮票主题进行拓展和延伸,又能在市场经济法则制约之下令众多的集邮者满意,这样的集邮品目前是最受欢迎的,但能达到这样标准的也绝非易事。各种集邮品的发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有的雅俗共赏,有的品味很高,有的曲高和寡。但是,中国邮坛确实有些人出于商业利益,制造了一些质次价高、没有任何收藏意义的邮品,这对广大集邮者是不负责任的。当然,这和发行单位忽视集邮品的社会价值、忽视集邮者的存在不无关系。这种制造集邮垃圾的现象,无疑要受到集邮市场的全面抵制。面对商品经济时代集邮品属性的变化,伤感和怀旧既不合时宜又于事无补,昂奋和高兴也为时过早,因为集邮者的需求是变化的,集邮产品的属性还将继续演化。
  责编/李玲
其他文献
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一年一度的邮市"歇夏期"已径来临。由于"歇夏期"是全年中市场最低迷的时刻,因此常常会表现出令人难堪的场面:人流稀少,交易萎靡,市场冷寂。  "歇夏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南方地区更为明显,时间为每年的6-8月份。这段时间的天气先后出现雨水过多的黄梅季节和骄阳似火的酷暑,对于稚嫩的邮品而言,是个坏季节,因此绝大多数的集邮者纷纷泯灭玩票的乐趣,以保护邮品的品相,由此
期刊
投资邮市,就有取得投资回报的目的。不管是做长线,还是做短线,或者出于集邮欣赏的目的,谁都不希望自己昨天买的邮票,今天就跌,把自己的血汗钱白白填入邮市。邮票,从本质上说,如果不作为通信邮寄"邮资已付"的凭证,这种带面值的纸片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并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从艺术欣赏增长知识的角度看,精美的画片要比邮票漂亮,百科全书要比邮票上所载知识丰富得多,所以邮票所表现出来的价格是一种虚拟价格,
期刊
台湾省邮政部门在1999年共发行邮资封、片26枚,其中平信邮资信封1种1枚,挂号邮资信封1种1枚,限时邮资信封1种1枚,普通邮资明信片1种1枚;另有纪念邮资明信片2套各4枚,贺年邮资明信片1套12枚,以及纪念邮简2种各1枚。以上面值总计为112.5元新台币。  为配合业务需要,1999年8月10日发行"平信邮资信封"1种,面值为5元,邮资图取用1992年《吉祥》邮票的第4枚"年年有余"图案(图1
期刊
由传媒获悉,在公元2000年4月13日国家邮政局的新闻发布会上,当局再次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托市的举措,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提前公布邮资封片的发行量了,其积极意义在于:一、国家邮政局已对邮人的呼声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回应。提前公布印量,提高发行透明度是近几年来邮人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此番虽仅公布邮资封片印量,但说明了邮人的积极建议已为当局采纳,不排除在近期或稍后一段时间当局对邮票的发行量也采取提前公布
期刊
由于报刊杂志的过度宣传,部分邮文的信口开河,再加上自身邮识不够,许多邮市投资者尤其是刚刚入门的邮市投资者以及想到邮市发展的投资者,对邮市投资在认识上产生了一些错觉,形成了不少误区和盲区。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对此加以甄别,那么其危害性可想而知。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类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之一:邮票投资一本万利或者说一定赚钱1980年发行的"猴"票面值8分钱,如今的市场价格在1600元以上。发行刚刚二十
期刊
我现年七十有六,世居蕲春县蕲州镇,是蕲春县李时珍中学退休教师。  我的童年是苦难的,3岁丧母,14岁时父亲被日寇杀害,孤苦伶仃,无家可归,不得不从小学五年级起辍学。由亲戚介绍到汉口中山大道汉润里口信诚杂货店号当学徒。艰苦的两年奴隶式的学徒生活过去,被经理相中,兼带处理来往信件。该店号规模大,来往信件较多,当看到五彩缤纷的邮票,就萌发出收集的愿望,前后收集中外邮票约500枚。  1952年经考试
期刊
从1999年10月起,国家邮政局除公布2000年邮票发行计划外还公布了部分图稿。过去邮票图案与集邮者见面是在发行后,好比洞房花烛夜掀起盖头,人们才一睹新娘子的芳容。现在不同了,未来的小媳妇提前进家了,人长得美丑好坏任人凭说,即使到了“好日子”,街坊四邻也不会像从没见过面那样新鲜了。而“花木兰”却以其别具风致的另一种美丽,被人们铭记在心,盼着她早日“过门”了。  《木兰从军》取材于《乐府诗集》中的《
期刊
在广州的东隅,在春意盎然的东湖畔,在一间充满人文气息的办公室里,《木兰从军》邮票设计者之一、广东天一文化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郭承辉先生向笔者畅谈了创作《木兰从军》的过程。  郭承辉的额头很高很亮,短短的头发配上一袭黑衣,使他透出一种艺术家独特的气质。在提起那些让人瞩目的成绩时,郭先生连声说,我刚涉足邮票设计领域,这个行业的很多前辈以及朋友对我帮助很大。接着他如数家珍般地说起了和他共同设计过邮票的设计
期刊
大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位于云南西部的大理,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3摄氏度,年平均日照时数2474小时,无霜期305天,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以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2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坐落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含苍山、洱海以及周围的佛教圣地鸡足山、著名的剑川
期刊
木兰从军的故事千古流芳,一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唱红大江南北。根据广大群众多年的愿望,我国于4月发行《木兰从军》特种邮票,全套4枚。通过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还乡的画面,表现了农家少女木兰勤劳勇敢,代父从军,征战凯旋的过程,颂扬了中华民族善良无私的美德。邮票图案借鉴皮影、民间剪纸的手法表现主人公;背景录入整首《木兰诗》,采用古装书形式,具有粗犷流动、雄浑豪壮的风格,充分展示了民族特色和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