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上河园里有一家店铺,名字叫得气派:大宋官窑。似乎里面展示的都是北宋皇家的窑瓷。门脸上一副对联是:青琼紫玉鳝红奇,丽质纹衣麟釉俏。真个就特点明了。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位居“五大名瓷”之首。其名贵在于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更主要的是,釉色是自然形成,而非人工描绘。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云蓝等色彩大气而夸张,令人想象无穷。宋徽宗时钧瓷是御用珍品,封为“神钧宝瓷”,每年钦定生产三十六件,禁止民间收藏。所以虽世界著名博物馆有收藏,但为数寥寥。“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即从此出。到了后来,即使钧瓷在民间流传,也都是至上宝物。所谓“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
  那时的官窑是个神圣的场所,皇上要指派专人负责督造。离开封不远的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集中在神垕镇大刘山下。神垕有秉承天地之灵气的孔雀岩、豆腐石、玛瑙岩、虎皮绿等名贵矿石和独特土质,又有含自然精华的颖河水,所以构成了生产钧瓷的天然要件。
  作为最本质的泥土,经过多少次摔打,成型,上釉,从一千多摄氏度高温烧烤,慢慢降至几十摄氏度的低温冷却,就窑变成一个全新的形象。气氛、温度的波动会使窑内不同区域的产品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没有谁能掌握一件瓷器的命运,完全靠它自身对火的感应。因此说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一出来也许它奇丑无比,也许它亮丽异常。烧制过程中有百分之七十的产品会报废掉,一件钧瓷在精挑细选中脱颖而出,如皇宫选秀。
  像有人所赞“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雨过天晴泛红霞,夕阳紫翠忽成岚”的,都是百千里挑出来的。
  钧瓷在复杂的窑变之后,似乎还没有达到至善至美,要再经过一次开片。
  它从炉中一诞生,就被赋予了灵动的生命。白天听不到它的动静,要等到夜晚,不大明亮的月光透进窗子,我看不大清楚它的模样,它只有一个腰身婀娜的暗影。我不能到达它的内部,不知它有着怎样的内质,但我似乎觉得它是有情感的。
  我真的听到了那美妙的声响。像庄稼拔节的声音,呲呲恰恰,噼噼叮叮,它似乎在悄悄蜕变,或轻轻吟唱。不知它有没有疼痛。我不忍开灯,怕影响了它。童话里有个蜕变的美丽姑娘,换装时不能被人看见,一旦让人看见,就变不回原来的自己。天亮以后我看见钧瓷上出现了纵横交错的不规则冰裂纹路。有人告诉我,这种纹路,还会在无数次的开片之后变得斑斓异常。
  据说宋徽宗也曾看到钧瓷开片,他一时兴起,给那些纹路起了“蚯蚓走泥纹、冰裂纹、鱼子纹、百极碎”等好多的名字。有人说,一件钧瓷,开片的生命有六十年之久。这么说来,一个人从小到老的过程,它全经过了。
  (孤山夜雨摘自《羊城晚报》)
  

其他文献
在新加坡读书的同学文假期归国,与他小聚。  文是学霸,在国内名牌大学读本科,顺利保研。已经读了一年研究生,却又决定申请出国,从研一开始读。  “为什么要放弃国内的研究生呢,毕竟,也算是浪费了一年时间吧。”我问。  文低着头,看手中的一杯茶,茶叶在杯中静静舒展。然后,他抬起头说:“开心就好。”  我有点奇怪他的回答。他笑笑,继续说:“这是我在国内读研究生期间,一位教授送我的话。”  “当时,我正在踟
期刊
改变自己 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敬一丹1955年出生于哈尔滨,中学毕业后到小兴安岭青河林场当知青,一直渴望继续读书的她曾先后被推荐到大连外国语学院和沈阳铁路学校等地方深造,可惜都没有成功。后来北京广播学院来招生,曾经在林业局当了3年播音员的敬一丹考下了“准入证”,终于得以被推荐上学,成为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3年之后,已经毕业并在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有稳定工作的敬一丹又再次萌发了继续读书的想法,立志考上
期刊
结构绵延不绝  曹雪芹是一个善于把生活的多面性、整体性以及它的内在联系性表现出来的艺术大家,他能把森罗万象的生活一齐拥抱在手里,同时展开,相互显现,而又丝毫不见散乱,本领是非常惊人的。  在曹雪芹的笔下,许多故事或情节都是作为一个整体的复杂组成部分而互相交错地存在着。同时,那些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又在继续不断地扩展、丰富、深化,并向一个总的方向运行,直到完成一部体大思精的《红楼梦》。  有人对《红楼
期刊
哈佛大学有一个始于1968年的活动Class Day,每年邀请一位杰出校友给当年的毕业生做演讲,只有最优秀的校友才会被邀请。今年,他们请的是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娜塔莉以“Make Your Inexperience An Asset”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她讲到自己大学时的黑暗时期,拍摄电影时遇到的挫折和挑战,鼓励毕业生把缺乏经验当做财富,找到自己人生的理由,开创美好的未来。  从好莱坞
期刊
年轻时教中文写作的香港老师,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抗战时期。鬼子侵入南方某城,杀害了老师的父亲。鬼子对市民实行粮食配给制度,每人每天给半斤掺了糠的粗米。母亲排队去买米糠,可轮到她时,鬼子不卖了。人们去质问,被鬼子们一阵推搡,挥起皮鞭就打。混乱之中,鬼子鸣枪,老师的母亲被枪托击破头颅。  母亲回到家时,老师见母亲头上鲜血直流,吓坏了。母亲摸着疼痛难忍的伤口,低声说,这敌占区待不下去了,咱们快走,
期刊
莫吕埃勒是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影像学老师,也是著名的纪录片摄像。因为拍摄一部中法文化比较的纪录片,我们成了朋友。  纪录片讲述了两条龙的故事,一条中国龙,一条法国龙。  在阿尔萨斯的小村图尔海姆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莱茵河里的一条龙,不知道为什么搁浅到村子边的一座山坡上。由于太阳的曝晒,龙的血流了出来,淌到了山下的一片葡萄园中。此后,用这里的葡萄酿成的酒格外香甜。当地的人们用“龙之血”为酒命名。而长着
期刊
一升的海水中有数以万计的微生物,陆地上浩渺的生命起源于这里。这是地球上的另一个宇宙,而我们对它所知只是冰山一角。  西尔维亚·厄尔,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常驻海洋探险家,被誉为“活着的传奇”。80岁的她是女子单人轻装潜水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同时也是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首位女性首席科学家。  西尔维亚每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身上总会有蓝色元素,“蓝色的确对我有特别的吸引力,但我也爱黑色。”蓝色和黑色都是
期刊
大概是小学三年级的那个暑假。时间过于久远,记忆里留下的仅剩电风扇的转轮声和窗外成片的蝉鸣声。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寒暑假的,这个时间段会有大把的时间用来无聊。一次百无聊赖时在叔叔的房间里翻出了一本小说,名字完全记不得了,内容是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被卖了,因为“不听话”,每天挨打、做好多脏活累活,天天栖身于阴冷的厨房里,逃跑了许多次,每次都被抓了回来,继而被打得更狠。  女
期刊
1990年,一张照片将英国动物保护学家达米安阿斯皮诺尔推向了风口浪尖,但在他眼中,那只是一张很普通的照片,达米安18个月大的女儿坦西阿斯皮诺尔被一只体格健壮的大猩猩亲密地搂在怀里。许多人指责他不应该把如此幼小的孩子与动物放在一起,少年儿童救助委员会的工作人员甚至打来电话,声称要取消他对女儿的监护权,达米安友善地邀请他们来自己的动物园参观。  第二天,晨雾轻笼着大地,在一群大猩猩中,一个金发小女孩的
期刊
很多年前,资深的NBA解说员张卫平在央视的转播间被问到这个问题:“你第一次在现场看NBA的感受是怎样的?”张卫平,曾经的国手,现今的央视解说员,愣住了,最后说:“想哭。”  我也有此感受,联想到足球。22个人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因为防守和封堵等原因,持球人的视野是有死角的,有时候,真的不知道球该往哪里传,很难在紧张激烈的奔跑中做出最佳选择。  电视不一样,它的机位在看台,在高处,画面成了鸟瞰图,球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