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亚伟:与树对话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xgf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70后女摄影师豆亚伟的作品算不上多,但从她的照片中人们能看到一名女性或者一位母亲细腻的内心与温柔的情怀。曾是一名音乐老师的豆亚伟,对艺术与摄影拥有自己的一份理解,《树?我?》是她的一组实验性摄影作品,她运用逆向思维,试图向人们展示艺术的各种可能。
  现在,豆亚伟的另一个身份是全职妈妈,在照顾家庭与孩子的同时,还要悉心“照料”她的摄影作品。在《树?我?》系列作品中,她跨越春夏秋冬,用一年多的时间踏足各地寻找人与树之间那份微妙的联系。在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一年四季的变换,也能看到不同人的精神写照:当我们每个人面对一棵树时,也许会不禁思考,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枝叶又伸展向何方?
  摄影师自述:
  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多种,一般人们对事物的反应大多以正向思维为主,然而,当我们对司空见惯、似乎已经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时,往往有更多发现。多数摄影师在初学摄影时,都会被告诫拍摄人像不要“头上长树”,但是我认为,艺术没有什么不可以。每当我面对或背对一棵树的时候,就会感觉这棵树和我有着某种关系,不仅仅是人与树,更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让我想到《庄周梦蝶》的故事,庄周既是蝴蝶,蝴蝶亦为庄周,二者通过“物化”融为一体。因此,“物化”这个哲学概念也被我用在摄影中,人化作树或树化作人,这样,一件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超现实主义作品便有了雏形。
  获得一个灵感是简单的,难的是如何把它变成真正的作品。我找到十几位亲朋好友作为拍摄对象,经过沟通最终为每个人确定一种符合他们气质的树。项目拍摄从春天开始,一直到第二年春天结束,为了找到合适的场景、合适的季节,我跑遍大江南北,当然也走了很多冤枉路。项目初期,我所拍摄的人物是正面的,姿态各异,可拍摄完成后总觉得哪里不太合适,思索良久后,最终下决心做了最大的一次改动——摒摈弃之前的方案重新拍摄,所有人物都安静地背对观众。这一改动使得作品画面的意境得到质的提升,也更符合我心中庄周梦蝶的梦境。
  每个人心中,对树都有自己的诠释。2016年,这组作品在平遥展出时我把一棵槐树刷成银色立在展场。很多观众纷纷模仿作品中模特的样子在银色槐树前拍照留念。有的观众更是脑洞大开,玩得花样百出,对作品做了更多诠释。其中一位观众的诠释令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咱们老百姓家里的老人去世后,都喜欢在坟前栽一棵树。人虽然去世,但树依然活着,仿佛离开的人以另外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上。人便是树,树便是人。”
  为何想到拍摄这个主题?
  豆亚伟:2015年春天,我和我先生、孩子一起在公园玩,看到一棵很特别、倾斜的树。于是,我用手机给他们爷俩拍了几张照片,我先生看过照片后不是很满意,他说拍照的时候,不该让树从人的脖子位置斜着穿过。这让我想到,很多人在學摄影时,都会被告诫不能“头上长棵树”,不能“抹脖子”。我却一直在想,为什么不可以呢?艺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呀,只要给出理由,这些禁忌和规则都可以被打破。艺术的发展不就是在一次次突破和否定中不断被推进吗?这个逆向思维让我一下找到了这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
  在《树?我?》这组作品中,你选择模特与拍摄场景的标准是什么?在拍摄过程中,你如何与拍摄对象进行沟通?
  豆亚伟:我选择的模特包含男女老少。由于性别、年龄、职业、性格不同,他们的阅历和对人生、生命的理解也有很大不同,这有利于我得到更丰富的素材。沟通的过程主要是聊天,对拍摄对象和他们过往经历进行了解,能够帮助我选择合适的场景。
  拍摄前,我问他们:“如果你是一棵树,你会选择做什么树?为什么?”他们给了我各种各样的答案。也就是说,作品中树的品种是他们的选择,树的大小、拍摄季节、场景、模特的衣服和姿势,这些是我的选择和表达。
  作品中哪张照片拍摄的是你自己?你认为自己像哪一种树?
  豆亚伟:《楸树》这张照片的模特是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生活围着老公、孩子、锅台转,所以场景我选择的是传统庭院的围墙和一个四四方方的树坑。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但我仍认为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所以拍摄的季节我选择了春暖花开时。
  在汉代,人们大面积栽培楸树,并从楸树经营中得到丰厚收入,还有栽楸树以作为财产传给子孙后代的习惯。我认为,妻子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选择楸树作为自己的精神象征。
  《树?我?》系列作品给人一种空灵、隐秘之感,你如何通过镜头与后期处理技巧实现这种艺术效果?同时,这种画面欲传达给观者怎样的思考?
  豆亚伟:我在拍摄不同素材时采用统一的角度,这样便于后期合成。画面中烟雾的添加,是为了增加梦境般的感觉。不管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处理,都是为了表达主题。
  项目的拍摄是否会引发你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豆亚伟:是的,人是自然的一份子。树矗立在那里,沐浴风霜雪雨,人行走世间,品味酸甜苦辣,都是一种经历。
  你认为通过影像表达某种抽象的主题或概念时,最难的是什么?
  豆亚伟:转化。
  除了《树?我?》,你还有哪些作品项目?
  豆亚伟:我的《印记》系列曾在2015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集美·阿尔勒摄影季”展出,拍摄的是我儿子两三岁时在墙上的涂鸦,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近期,我正在拍摄的作品,暂定名称为《舆论》。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摄影界比较流行复古风。一方面,一些器材厂家推出外形复古的数码相机产品,富士、奥林巴斯是其代表,尼康也有复古产品尼康Df;另一方面,购买胶片相机,使用胶片拍摄照片的摄影师和爱好者略有增加,不少90后、甚至95后的年轻人也加入其中。  本刊曾在2014年第一期专题聚焦于胶片产业的变化。那时,胶片产业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已经败下阵来,传统胶片生产商抵抗不了数码潮流,很多此前既叫好又叫座的胶片产
期刊
从2010年到2014年,王岩完成了她的摄影项目“母亲河”。她将6211公里的长江等分为62段,每段长100公里。这样产生的63个等分点就成了王岩从江源到江尾的拍摄地点。受“新地形摄影”流派影响的她,决定用这种“抽样调查”式的拍摄,来陈述一个真实、不为人知的长江,而不仅仅是被“歌颂”的长江。  王岩自述:  我的成长经历似乎是由长江大事记串联起来的:1983年有《话说长江》,1986年有长江漂流,
期刊
在一次前往英国的家庭旅行中,8岁的迈克尔·图雷克(Michael Turek)第一次接触胶片摄影。他带着舅舅给的一台廉价傻瓜相机,边走边拍。穿过山谷、走过荒野、沿着河畔,图雷克深深迷上了约克郡这个如同游乐园一般的地方。  后来,图雷克进入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学习摄影,大学前两年,数码摄影还未盛行,胶片摄影仍是主流。但之后的2003年和2004年,数码技术发展迅速,势头迅猛,学校里的暗房逐渐减少,学生和
期刊
对于还在使用胶片的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来说,虽然这些年听到了很多停产、减产的消息,但能够在市场上买到的胶片产品其实并不少。在膠片生产厂家中,美国的柯达、英国的依尔福、日本的富士、捷克的FOMA、德国的AD0x、比利时的爱克发(爱克发的总部和母公司都在比利时,另有Agfaphoto品牌的胶片,是富士生产的——编者注)、意大利的Ferrania,以及中国的乐凯,都还有彩色或黑白胶卷在售。  即使胶片摄影
期刊
今年春天,GoPro公司推出两款产品,配合Hero  运动摄像机进行现场直播的GoPro HEROCast?和炙手可热的GoPro OMNI。5月末,GoPro公司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分享会,分享这两款产品的特点以及在使用中的一些表现。  今年5月,世界知名翼装飞行运动员杰布·克里斯穿戴GoPro HEROCast?,在北京长城进行翼装飞行特技表演。在此次表演中,杰布从1800多米高空直升机一跃而下,
期刊
喜欢拍胶片,这可能是不少热爱影像文化小青年的爱好。但像杨小银这样因为喜欢拍胶片而辞职,把家底儿拿出来投产胶片的人可不多。  2017年初,杨小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尝试性地生产了—种黑白胶卷,他给胶卷取名为“Time in tin”,可以直译为“用罐子封印时间”。在爱好的支撑下,杨小银成为了Time in tin的创始人。  一开始,杨小银的初衷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对胶卷的需求,而后来决定将产品线“做大
期刊
在戏剧艺术中,“矛盾冲突”是人们最常提及的一个词语,因矛盾而产生的各种剧情与人物间的情绪表达,是一部戏剧或一场电影的灵魂所在。不论在任何艺术形式中,作品所蕴含的弦外之音都能够给观者带来无限遐想,而一件饱含故事与情绪的摄影作品,也总能吸引许多观赏者驻足。华裔加拿大女摄影师童方,就是这样一位擅于“玩弄”剧情的导演,通过电影式的拍摄手法,将摄影变成表达抽象概念与内心世界的舞台。  虚实之间  有些摄影评
期刊
摄影世界“尼康奖”读者园地摄影月赛,如照片入选,您将获得:  摄影世界官方微博具名发布的机会;  获奖证书及价值100元的奖品;  参评每半年1次的“尼康奖”评选,有机会成为12名“尼康奖”获得者(平均每月2名)之一,并获得800元的奖金(或等值奖品)及“尼康奖”证书。  《冲锋陷阵》  卢宣新(浙江)  点评:扬起的尘与飞溅的土,为画面带来足够的酷炫动感,洋红色调背景穿插着亮色的隔离带,线条的走
期刊
随着数码器材普及,摄影早就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相应的,摄影包也按照使用需求分类:满足专业摄影师背负大量器材需求的摄影包、满足户外拍摄携带需求的摄影包,以及满足都市生活日常通勤需求的摄影包。每一类产品携带场合不同,对摄影包在背负系统、器材承载量、防护级别、外观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并没有一款摄影包适合所有场合。  现代都市人群的工作压力大,每天都在为生计奔波,摄影于他们本应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
期刊
喜马拉雅山脉的积雪融水沿着雅鲁藏布江奔流而下,流入印度境内便成了布拉马普特拉河,滋润着阿萨姆广阔的农田。在富饶的阿萨姆山谷以南,广袤的孟加拉平原以北,有一片被称为“云的居所”的寒冷潮湿的高地——梅加拉亚。  这片被称为“印度苏格兰”的地方,拥有与人们以往印象中的印度完全不同的风景: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干净整洁的房屋,以及丰富多样的高地美食,这里的本土居民大多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系,与东亚人有着相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