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qx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图是中学地理教学中最直观、现象的教学媒体。在地理空间信息的传递上,地图具有语言和文字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零星的知识系统化。在教学过程中,只要使地图和教材紧密联系起来,就能使教学做到生动具体,概念深刻,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 记忆,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好地图对高中地理教学有更好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地图教学;高中地理;教学质量;应用
  一、充分发挥教学挂图的主导作用
  教学挂图在教学地图中处于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教学挂图进行教学,便于统一指导、组织教学和掌握教学进程,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教师在挂图上所讲授的内容。同时在学生的头脑里可以迅速地建立起有关内容的空间分布概念,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所讲授的内容。
  二、充分设计地理略图进行直观教学
  高中地理课中,地理略图的运用正是地理教学中的一大特色。教师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把地理知识落实在地图上,起到既能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又能培养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因为地理略图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简化教学挂图的综合性,有利于突出所讲授的地理知识的特点和个性,实际上地理略图是地理教学挂图的必要补充,具有突出要点,鲜明醒目的表现效果,起到精讲多练,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一边讲一边画,学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而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
  三、培养学生使用地图
  要想让地图在地理学中起到作用,还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地图、 图表的基本意识与技能,因为这是地理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利用地图进行教学也是地理教学的特殊所在。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是中学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当前把素质教育落实到中学地理学科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中,在社会急需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今天,鉴于地理教学的特殊性,教师要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地图的突出地位,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以确保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图意识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地图意识,教师在备课中,把自己的地图意识贯穿到每一课时中去,根据书本知识点,学生情况提出在地图上能反映出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完成的问题。例:在备“国家、大洲等地理位置”一课时,可提出能加强掌握地图方位的问题。如:让学生在地图上,说一说某某地区四周临的海或国家;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等在某某地区具体方位等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运用地图的方位知识去分析掌握某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使用地图的技能呢?笔者认为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其次,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再次,某些地理图中有明显的相似性,如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等统计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他们有机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做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让学生掌握一大类图的判读方法;最后,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山河分布示意图、地理成因图、等压线图、统计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有实践的价值。
  四、“图文合一”可以优化地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可采用“设置情境——发现问题——自学探索——讨论——教师辅导、师生共同释疑——练习巩固”等模式。现代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创设情境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之一。良好的学习情境渲染了学习的气氛,和将要解决的问题缩小了心理上的距离,让学生的学习欲望油然而生;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也就是让学生主动地构建知识,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他們的学习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讨论”这一环节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感觉到集体的智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由“被教会”、“学会”变成“会学”。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播放影像资料把地理知识和现象以视听的形式出现,它们既可以用来创设学习情境,也丰富了学生的表象,更好的帮助学生的想象,有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让学生学会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借助图可以解决很多地理问题。
  五、重视课本插图的运用
  课本插图,它既是地理教学的直观教具,又是地理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它既要起教具的作用,又要起教材的作用。概括起来,课本插图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图与文紧密配合,互为补充,两者结合起来共同阐明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和地理成因。教材的文字叙述,一般地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供材料,而说明问题和验证问题,则是课本插图所具有的显著功能。插图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更便于诠释用文字难以说明的问题,插图在课文中的出现,往往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利用插图可以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可以解决好教材的关键问题。由于插图的简明性和直观性,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图代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课本中有些内容只用三言两语提示而过,有些甚至只字未提,但有些问题又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如采用插图方式,既可以减轻课时有限的压力,又可以加强读图能力的培养。插图类型多样,使课本图文并茂,灵活生动,可以丰富感性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插图图形的表现形式,也极其丰富多彩,图形复杂多样,可以概括归纳为:地图、示意图、素描图、照片、剖面图及图表。这六类插图各有其特点,又互有渗透,共同组成了地理课本插图的完整体系。
  总之,课本插图在地理学习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正确运用课本插图,教材就会变得简明易懂,增强学生学习的直观性,便于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学习地理时一定要重视课本中插图的学习,并且要注意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运用多样的教法来实施地图教学。
其他文献
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的成果,必须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使我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建立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必须坚持“三个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信息化是当代军事变革的本质和核心,军队政治工作应主动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新路,推进信息时代和谐军营建设。一、深刻理解网络世界的“人性化”特征,建设人文意识与职责意识相
摘 要:好的板书具有教师自身个性化教育的价值,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教材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精巧的板书,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让学生凭借板书深入理解语文知识及课文,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形象,品味生动优美的词句,使学生从中领悟到写作的方法、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板书作用;设计类型  语文板书是一门艺术,是优质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实施,才能取得最
摘 要:对于藏文中学的学生来说,藏文是第一大母语,汉文是第二种语言。对于藏文中学的初中语文老师来说,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对汉语文的喜爱程度,是所有汉文老师的追求。我觉得,我们要立足藏文中学的学生特点,转变观念,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汉语文教学的路子越来越宽,通过信息的传递与知识的共享,推动汉语文课堂的教学的创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  关键词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山于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且教学形式单调,学生学习易生厌倦情绪。小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小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传递手段越来越多的今天,语文教学实现教学于段现代化,不仪是完伞町行的,而且是很有必要的。  语文教学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主要有录音、幻灯、投影、电脑、网络多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部队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发展,一要抓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官兵这一基础性工程,兴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热潮;二要紧贴时代和实践的新发展,提升思想政治建设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YESS与TESSYS技术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患有腰椎键盘突出症状的患者88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摘 要: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学习只是机械地背诵和记忆,渐渐丧失兴趣。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方式  小学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基础性非常强的巨大教育工程,而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兼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门基础学科。在长期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对孩子们的学习始终不放心、不放手,
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大学生文学审美与欣赏的能力,培养个性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优秀人才。本文将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写作能力,融听、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谁在未来的科学技术领域领先,谁就能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领先。科学技术的发展,要依靠人才推动,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因此各国教育都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作为谋求发展的战略。科学素养包含了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与价值观以及科学的行为与习惯。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