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中国标准化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nowma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标准体系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出现行有效的适用于湖北省实际的生态保护修复相关标准298项,存在标准过时、关键性标准缺失、内容单一等问题。阐明建立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并构建了湖北省生态保护修复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土地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与退化土地修复治理六大子体系。进一步阐述了标准体系框架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为湖北省生态保护修复标准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正>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东北作家的城市书写逐渐增多。相比王安忆、程乃珊等作家的上海书写,东北女性作家尚未对东北城市书写保持足够的关注。表面上看似乎是东北女作家城市书写的缺席,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东北女作家城市书写具有充分的多元化特征。她们既专注于一个城市,又不局限于这个城市,每个作家笔下的城市都呈现出多元而灵动的特征。迟子建笔下的哈尔滨时而温和,时而肃穆,时而浪漫,城市品格
期刊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下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学校开展了"我们的节日——传统节日文化课程",教师与学生观念发生了转变。作为语文老师,每一个节日的来临,我都会思考:在语文学科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在哪个知识点渗透?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我们尝试寻找教材与不同的节日文化知识点,设计新颖有趣的项目学习,实现多元的评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建设工程建设效率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BIM技术是建筑工程和建筑领域的一项重要发展技术,其实现了传统建筑工程向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的转变,进一步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数字化发展。本文通过对BIM技术在施工中的可视化、协调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并分析了BIM信息技术的优势,然后对BIM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风险及对策进行了探究,这将对于提高施工企业信息化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支柱产业。与此同时,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发展较快,而施工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会对整个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点。对此,首先介绍了建设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并以某建设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探究了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目的:讨论无创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1月-2018年10月,选取我院的体重在65kg-80kg之间的3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评判标准:减肥有效率。结果:30例患者在接受完2个治疗疗程后,其中显效有15例、有效有10例、无效有5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无创穴位埋线减肥疗法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减肥功效,值得推荐。
社区是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活动区域,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互助友爱的社区环境能够促进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和社会人格的完善,但对于生活在社区中的残障群体,由于自身缺陷和外部环境支持不足的双重制约,导致该群体无法同普通人一样平等参与到社区生活中,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社区认同等方面存在问题,阻碍残障群体与周围环境的良性互动。本研究在借鉴社区融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吉安市JZ区G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是新时代构建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总体格局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省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当以维持区域生态保护格局为核心,聚焦基于融合机制的系统化、综合性治理手段,构建国土空间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山东省为例,在问题识别与综合分析基础上,基于省域生态系统现状与保护格局,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达成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及相关文件,将通过“到2030年保护至少30%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等约束性目标,对全球各主体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一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发展中应遵循:不可超越生态系统承载力和最低安全标准、重要生态功能区永久禁止开发
研究自然保护地政策的生态成效有助于未来更好地开展自然保护地保护和治理。以三江源地区为例,通过构建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考察了自然保护地的空间布局特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刻画了自然保护地政策生态成效在自然保护地内外的空间差异性,结合最小二乘法和实地调研结果探究了保护地政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地政策实施以来,三江源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越来越明显,未利用地转化为生态地
<正>面向未来社会,学校教育必须从以知识教学为主转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此应当改革现行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事实上,现有的学校课程,学科割裂严重,知识技能为上,真实问题缺乏,信息单向封闭,固定教室局限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化学习逐渐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2020年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