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传奇耳塞ER4P

来源 :电器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zg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美国诞生了一个外形“丑陋”的天价耳塞,价格高达330美金,在发烧圈当中引起了轰动。要知道,耳塞一直以来就是音质妥协和廉价的代名词,这个新诞生的耳塞却是一个声音可媲美旗舰级大耳机的超级耳塞,它就是ER4P。
  ER4P耳塞来自美国Etymotic公司。它是位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一个专攻人耳听力研究的小公司,成立于1983年。ER4系列耳塞的频率响应标示得比较“可怜”,只有20Hz~16kHz,但是只要你认真听过ER4P,就会知道何谓货真价实的频率响应。其实由于ER4P测试采用的是人耳模拟耦合器,因此16kHz以后的频响由于耦合器本身的限制而无法测量,只能拟合出曲线,而实际ER4P能听到的延伸范围更远。
  记得第一次听ER4P,开始虽然没有想象中那么震撼,但随着佩戴的慢慢习惯,逐步为其纯美自然的中音,水晶般通透的高音,清晰扎实的低音,毫发必显的解析力,平衡密实,极具魅力的透明音色所折服。ER4P全频率音质纯净无染,声音反应速度极快,乐器声音质感绝佳,略带有金属风格,定位与乐器的解像力极强,声音密度大,这些特点无不展现出HI-END器材的风采。
  
  外形原理
  
  ER4P的外形可以用丑陋来形容,细小如感冒胶囊一般的黑色身材,顶着一个白色的大脑袋。ER4P外观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粗糙,做工可谓“环保经济”至极,然而蕴藏在这副“丑陋粗糙”的尊容之下的,正是惊人的音质。ER4P是个佩戴有些难受的耳塞,因为佩戴ER4P必须得把发音导管的胶帽深深的插入耳道才行,深入耳道之后,它的高低频率延伸才会展现,中频凝聚结实饱满的质感才会喷薄欲出,否则声音会大打折扣,甚至如果只插入耳道一点的话,很有可能ER4P的声音连几十元的耳塞都不如。ER4P原配有两种发音帽,有海绵帽与胶皮头的帽子,海绵比较适合耳道不是很大的人,而胶皮帽可能一开始带起来略有痛感,但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胶帽会越来越柔软,感觉会越来越舒服。别小看了这小白帽和小海绵头子,当它们被完全推入耳道后,可以营造出最多降低41分贝外界声音的惊人隔音效果!
  
  发声原理
  


  ER4P因为那个长长的导管,消化吸收掉了多余的谐振,再用一些人为的阻抗匹配,杜绝了多余的电路电子干扰产生的杂质,才有如此清晰透明的音色。ER4P的发声单元使用的是新一代高级舌簧超微型扬声器,这种扬声器在接通电流之后瞬态响应极佳,声音干净利索,细节弱音极其丰富。ER4P的耳机线材用一种合金金属制成,外表看起来像是镀锡线一般,线材外皮用了一种亮皮材料,粗细和高级随身听的线控遥控器差不多,非常结实耐用。ER4P佩戴有个最大缺点,就是线材有麦克风效应,俗称听诊器效果,因为ER4P单元深入耳道,线材的摩擦会带来很大的声响,因此Etymotic公司为ER4P设计了一种衣夹子,这种夹子就别在ER4P的“CPU”上面,只要这个衣服夹子夹对了地方,麦克风效应就会基本消除。
  
  音质表现
  
  ER4P的阻抗比较低,只有27欧姆,比很多普通耳塞阻抗更低,因此非常容易驱动。在音色上,ER4P非常温暖,回放出来的声音永远都是那么自然透明清晰。因为深入耳道的缘故,其营造的声场空间纵深包围感异常逼真,远近感、实体感、比例感、立体感都非常强烈。展现出的空间规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真实程度是罕见的,仿佛能够看见乐队的排列一般。最适合流行、摇滚、NEW AGE类型的现代音乐,因为这种音乐比较注重低频和节奏,乐器独奏也是ER4P的一绝。缺点是在播放大作品时声场形状不正。特别提一点,在高级FM随身听收音机上,ER4P的表现力也是最好的。
  
  结论
  


  很多人认为入耳式耳塞对人耳的听力有不小的伤害,实际上,最容易伤害耳朵的是过大的音量。戴上彻底隔音的ER4P,外部噪音只有20甚至5分贝了,那么音乐开到65―80分贝就够了,耳膜受到的声压就只有65―80分贝。所以ER4P比任何大耳机与耳塞都更保护耳朵,即使是封闭式的大耳机隔音都不如它。戴ER4P时外部噪音几乎不存在,故只要最低的音量就足够了。Etymotic公司专攻人耳听力保护研究,对听力问题的处理自有独到之处。
  ER4P区别于普通耳塞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声音的立体程度,如果说普通耳塞展现的是一幅幅风景各异的2维平面风景画,那ER4P展现的就是一副立体玲珑的3D风景画。它那小小的身体居然能够释放出异常饱满凝聚的声音,透着贵气的高频,极端的细节刻画能力,完美的平衡感,紧凑而结实的低音。ER4P既不是古典的代表,也不是流行的代表,它可能是综合的代表,其实更是音质的代表。
  
  结论
  亮点
  全频率音质纯净无染,隔音效果惊人。
  
  缺憾
  价格昂贵,播放大作品时声场形状不正
  
  总体评价
  真正的HI-END器材,物有所值,是音质的代表,顶级耳塞。
其他文献
2005年1月6日,索尼在美国举行的CES2005大展上推出了一款名为DCR-PC1000的数码摄像机。值得注意的是,该款是世界第一台采用3片CMOS晶片为图像传感器的摄像机。  在目前市场上,采用CMOS为图像传感器的以数码相机为多,摄像机很少,即使有也都是一些配置低、功能少的初级产品。此次索尼在消费级摄像机采用CMOS传感器,估计在业界尚属首例。这款产品的定价为109134日元(约合人民币70
期刊
J.D. Power and Associates是一家ISO 9001注册的全球市场信息服务机构,主要业务包括市场研究、市场预测、咨询、培训和客户满意度调查等,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韦斯特莱克镇。  J.D. Power已于2000年开始在中国开展基于消费者的调查。本文为J.D. Power and Associates于去年底发布的美国2004年电视满意度调查,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
期刊
2005年2月19日,在美国摄影器材市场协会的年度大会上,日本JVC展示了该公司Everio系列最新款的一台家用级硬盘数码摄像机,其型号为GZ-MC500。该机型带给关注者的最大欣喜是,该机型第一次将3CCD技术导入至其家用级数码摄录产品中。要知道,这种技术延伸的“功课”其他厂家早已做了数年,而且成绩斐然。SONY不但于1995年9月就推出了全球首台3CCD MiniDV摄像机DCR-VX1000
期刊
在今年的CEATEC JAPAN 2004尖端技术综合展示会上众多消费电子大厂展示了他们的最新科技与产品,在众多令人炫目的新产品当中一种名叫SED的显示技术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成为本届展会上最受人瞩目的产品之一。    SED的发展    SED(Surface-conduction Electron-emitter Display)表面传导电子发射显示器是FED (field emission
期刊
PMA是由PMAI(Photo Market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国际影像产品行销协会主办的国际展会,这是一个已经有75年历史的组织,成立于美国。每年举办的PMA展会已经成为了影像产品的盛会,每年在此会议上都会有大量有见解的学术论文发表以及大批创新产品发布,每年参加PMA年会的厂商包括影像器材零售商、后期制作、照相馆、影像处理中心、生产商、供应商等。目前PMA
期刊
声明    “主观评价为主,客观测试为辅”是《电器评介》评测室与国家监督检验部门评测标准的最大不同。  客观、独立、公正、公开地评价、推荐优秀的产品,是我们的工作准则评测人员由刊社根据所评测电器,聘请各个类别电器产品的资深专家和部分普通消费者构成。    从消费者购买使用的角度衡量电器商品的实用价值是我们的主要评判标准对于被测商品,《电器评介》评测室一概认为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业已具备市场准
期刊
第一次听说EBOOK这个词还是源于几年前和一个朋友的会面。朋友是个医学博士,是我从小的朋友,当时刚从美国讲学回来,很久不见甚是惦念,约了一家清净的小店准备好好叙旧。一见面还没等我开口,她就从书包里拿出一本约32开书那么大的东西,很神秘的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叫EBOOK,一种新产品。”新产品?我疑惑的望着她。她故弄玄虚的说:“没听说过吧,这是电子书。”朋友从小就是这样,快人快语,心里藏不住事,
期刊
自从MP3音频编码格式出现以来,其没有任何使用限制的特性使其在网络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无数网站提供MP3音乐下载,加上宽带、电脑硬件、P2P软件的发展使MP3迅速成为最主流的音频格式,而不断降价的MP3随身听更加巩固了MP3的霸主地位。但同时MP3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并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这时出现了更多新兴的音频编码格式想要取代MP3的地位,在这些格式当中一种名为AAC的编码格式格外引人注目。 
期刊
EVD取代DVD  作为家电行业的专业媒体我们一直以来都十分关注中国高清碟机产业的发展。早在2004年8月份,我们就曾刊出《EVD、HVD、HDV高清标准花落谁家》的专题文章进行介绍。如今已是名花有主,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了《高密度激光视盘系统技术规范》。为此,我们再续前缘,进行追踪报道,推出系列访谈,以期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将各方面的声音正面地传达出来,也给广大消费者一个交代,毕竟兼听则明,这也
期刊
目前的电视产品,主要分为正投影、PDP(等离子)、液晶、背投和CRT(显像管)5类。正投投资较大,且很是占用空间,所以一般只有影音发烧友才会使用,走入普通家庭还有待时日;而PDP和液晶两类尽管目前的技术已经日趋完善,也正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但毕竟价格还难如人意;而背投是为了家庭影院追求大画面而产生的,始终摆脱不了亮度低、图像模糊的痼疾(相对于CRT电视而言),而且如果使用较陈旧技术的背投,在长时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