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花戏楼木雕中戏曲舞蹈图像研究及价值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anyuanhang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其上的木雕堪称一绝,木雕以戏文为主,综合运用身体语言分析、田野调查、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花戏楼的木雕“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中的戏曲舞蹈图像为研究对象,对表层的构图、舞蹈姿势、舞蹈动势、背景进行了解析,并对其深层的文化价值和当代价值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花戏楼 木雕 图像 价值
   花戏楼位于亳州,也称“大关帝庙”位于安徽亳州境内的花戏楼,也称“山陕会馆”、“歌台”,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其有三绝即砖雕、木雕和彩绘。在花戏楼木雕中,雕刻了众多的戏文故事,其中以“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最具代表性,木雕中的人物造型属于戏曲舞蹈形象,“舞蹈是戏曲创造动态美的根本条件和依据”,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戏曲舞蹈形象
  首先,从舞蹈构图来看,呈发射状,以赵子龙为中心向外呈发射状,具有力量感。以赵子龙为中心的多层次循环交替的舞蹈构图,分为三层,人物23个,战马13匹,还有旌旗武器若干,颇具现代写实手法。赵子龙为中心向外呈波状发散,给人直面而来的威严和气势感。赵子龙左手握长枪于体侧、右手持长剑以顺风旗舞姿,身穿盔甲战袍,面如满月、双目炯炯有神,怀中用一块红布缠住一婴孩,赵子龙身下跨一白马,面向西方,白马四蹄凌空,有一种飞奔的动势。赵子龙身上的颜色以白、红、蓝、绿、黄为主色调,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统一。赵子龙的周围是手拿着兵器的将士们,呈波浪发散状向外构图,有的手拿兵刃朝向赵子龙,有的双手扛起兵刃于头顶面向舞台前面方向,还有的则是骑在马上挥舞兵器朝向赵子龙。赵子龙周围的将士的颜色有白、红、蓝、绿、黄,主要是黄与白,或用蓝、绿、红等色,与赵子龙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千军万马之中,在敌人前后左右夹击的状态下,赵子龙单枪匹马地保护阿斗,却目无惧色,忠肝义胆的形象。
  其次,从舞蹈姿势来看。舞蹈姿势指的是“以舞蹈美的准则创造出形象化的人体动作姿态”。木雕中所呈现出的造型是静态的,既有具象性,又给人一种想象性。“它足以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审美特征,展现出不同阶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的不同外形”。从图中,看到的是各类人物的戏曲舞蹈造型,同时又能从这些动作造型中了解人物性格,故事的情节及意义。赵子龙的动作颇具戏曲的程式化动作,即双手拿兵器,双臂呈右顺风旗舞姿,身体左转九十度左右,脸向8点方向,腰间横拧、双腿跨于马上,且左腿显露。给人一种平衡、有力、灵活、骁勇善战的感觉。肩膀、大臂、手肘、小臂、手呈一种流线型,头、肩、腰、胯、腿则呈一种“S”型,很稳定的姿态,赵子龙胯下一匹白马,英姿飒爽。周围的“敌兵”,有顺风旗、扬掌位、双托等舞姿,在气势上处于劣势。给我们营造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突出了赵子龙的高大威猛、骁勇善战、无人能敌的画面感。
  再次,从舞蹈动势来看。整幅木雕图像具有动势,这种动势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因为整幅图案呈发射状,视觉上具有整幅图在“动”的冲击力。二是因为马的形态,首先是马头,微微向左歪,似乎在憋着一口气用力向前奔;其次是马蹄,马的四蹄明显高于地面,一种风驰电掣向前冲的态势;再次是整匹马的流动的造型,给人向前、向上的飞奔的动势。三是头部的动势。赵子龙与其他将士的头部与面部表情皆生动,面部表情及整个头部动势明显。四是因为赵子龙及周围的“敌人”形成的“战争”动势。赵子龙的舞蹈形象给人一种正骑在飞奔马背上、挥舞兵器与千军万马战斗的动势;周围的人物也是充满了动势感,木雕以瞬间定格的场景,一个个人物似乎可以动起来的视觉感;图像用了23个“敌人”却给千军万马的感觉,仿佛赵子龙与千軍万马作战,有一种大规模战争的场面,整幅图充满了动势。
  最后,留白、背景洗练、简单、明了、在这幅木雕的远处是远山和天空,近处则是山石,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突出和强化戏剧场景、人物服形象服务。
  二、文化价值
  1.“忠义”的儒家文化。
   “艺术即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花戏楼中的木雕作品凝结了人类情感,其作品的形式具有创造性。在这幅作品中是人们对儒家“忠义”文化的尊崇,儒家文化的重要一个特征就是“成教化、助人伦”。花戏楼由当时在亳州经营药材生意的富商们捐资修建,在这里,可以进听戏看舞、行商贸洽谈、休闲娱乐、会客践行、礼尚往来等活动。三国的戏文中,重要的一个文化就是“忠义”,“赵子龙长坂坡单枪救主”这出戏文所表现出来赵子龙对刘备的忠义,一诺千金的侠义文化,也正是药商们彼此信任、合作共赢的一个基础。另一方面,亳州之所以能够成为药都,与良好的信誉分不开的,与“忠义”文化是分不开的。通过对三国戏文的喜爱,也说明了山西、陕西、安徽三省的文化之间的融合和包容,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中华民族的血脉相同,具有稳定的文化基因。
  2.历史学、民俗学、地域文化的价值。
   “传统建筑是既定时代的文化组成之一,当然与地域文化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民俗文化之所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是与当地民众的信仰与民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亳州花戏楼是建立在明清戏曲文化繁荣昌盛的基础之上的,宋元以降,戏曲文化成为市井文化的代表,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成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通过对花戏楼的研究,对于了解当地的历史学、民俗学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皖、晋、陕的民俗文化的相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3.“尚武”精神。
   赵子龙单枪匹马保护阿斗,武艺高强、临危不乱、儒雅的英雄气质在木雕中得到诠释,反映了皖、晋、陕三省在这一点上是相通的。赵子龙的左抢右剑,以及“顺风旗”及跨马疾驰的身段动作,刻画了赵子龙的武功高强、刚健英勇、英气勃发的大将风范,瞬间给人扑面而来的英雄形象冲击波,表明了没有武功功底就无法完成自己的使命。正如马斯洛所说“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趣”。木雕的图像使赵子龙的身份、形象、气质立现,从深层而言是“尚武”精神的体现。   4.乐舞文化。
   “我国古代戏曲起源于原始乐舞,乐舞则起源于民间祭祀”。可见,戏曲与乐舞有直接的联系,木雕中的戏曲舞蹈图像与原始的乐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图像中可以探寻古代乐舞在戏曲舞蹈中的遗存等。
  5.民间舞蹈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民间舞蹈和戏曲舞蹈“都来自于民间,深受群众的喜爱和欢迎”。民间舞蹈与戏曲舞蹈相互影响。例如亳州的“大班会”既具有“戏剧性”又具有“尚武”的艺术特征,与木雕中的戏曲舞蹈形象的艺术特征相印证,而且也歌颂“忠义”,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影响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印证。
  三、当代价值
  “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是亳州花戏楼木中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木雕作品之一。在精湛的木雕技艺下,其舞蹈构图、造型、服装道具、色彩搭配等各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在当代具有着重要的价值。
  1.图像学价值。
   亳州花戏楼的木雕,为舞蹈学图像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参考的第一手资源,是舞蹈图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动作、服装道具、图像的整体与局部的比例、人物之间的构图等,都具有重要的图像学价值。通过精湛的木雕技术,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了可见的图像资料,通过表层的图像,综合田野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人类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继而探究其内容、意义、意境、文化价值等,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实物场所和图像。
  2.艺术创作的价值。
   通过可见的图像和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于相关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源。具体来说,对于相关戏曲创作、影视创作、音乐舞蹈创作、文学创作、美术创作等均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源和保证。其构图、色彩、人物造型都是可以借鉴的宝贵资源,其思想内涵及所蕴含的文化可以给我们艺术创作给予指导性作用。
  3.文化产业的价值。
   在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发展相关的旅游业,除了供游人参观,还可以开发相关的旅游产品,例如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木雕仿制品、木偶等;可以将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教学的转化,编成校本教程推广到学校,例如《花戏楼木雕鉴赏》等,通过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可以根据木雕中的故事、人物形象、动作特点等进行复原或再创作推向市场,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
  结语
  亳州花戏楼木雕工艺精湛,以戏文为主要内容,每一幅木雕作品都浓缩了一定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这幅木雕作品,在背景设置、服装道具、人物造型及动势上,人物形象突出,造型具有典型性、程式性,以点带面的艺术手法。花戏楼的木雕作品图像在形态、文化及当代价值等诸方面的研究和深层探索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挖掘。
  注释: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本社,2004:200.
  王克芬等.中国舞蹈大辞典[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570.
  吕艺生著.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135.
  [美].苏珊·朗格.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
  鲁晨海.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题材及其文化意义[J].同济大学学报,2012(1):31—35
  刘宏.试论民俗文化在戏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以皖北地方小戏兴衰为个案[J].戏曲研究,2006(2):41.
  周琳.民間舞蹈对甘肃地方戏曲表演的影响[J].中国戏剧,2006(9):48.
其他文献
摘 要: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由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传统音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从二者各自的特点、起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使人们对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其未来走向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思考。同时,对二者的表现作用和艺术价值也能有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电子 电声 音乐 创作  电子音乐和
期刊
摘 要:城市滨河景观对城市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城市滨河景观生态化设计是城市文明的缩影,生态性河道景观不仅担任着城市河流排污防涝的责任,同时也具有美化城市景观环境的作用,保证城市滨河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南京市外秦淮河副支景观改造为研究基础,遵循生态景观设计原则与基本方法,结合南京外秦淮河副支景观现状问题从生态化设计角度出发,结合滨河景观要素进行具体的生态设计与改造。以期为城市滨河景观的规划
期刊
摘 要:通过学院学术创业团队创业案例的实证研究,归纳和分析高校组织层面学术创业的方法和机制,寻求高校学术创业及对外开展产学研合作的路径,探索互联网+时代高校学术创业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新模式。  关键词:创业 创业型大学 高校 学术创业  一、研究的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宏伟目标,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和努力方向就是以构建创业型大学为契机,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施高等教育强国战略。20
期刊
摘 要:方言歌曲是福州本地文化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民间创作者别具匠心的雕琢中,形成了韵味浓厚,特色鲜明的艺术形态。在当代文化环境中拯救福州方言歌曲的衰落,除了依靠各种社会力量的力挽狂澜,还需要高职院校在其中承担重要角色。在此教学领域中,可借鉴“开放体验性”教学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培养有针对性的一专多能人才,开辟全新的校企联合渠道。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便利,构建校园信息辐射圈,拓展福
期刊
摘 要:通过光影反映本民族的历史英雄,以此来激发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已经成为电影表现的类型题材。近几年来,国产战争片中表现历史英雄人物的大作频出,但是大的投资却没有换来与之相等的回报。本文试图通过对两部历史背景极为相似的影片《龙之战》和《鸣梁海战》的分析,试图探讨其中的原因。  关键词:国产战争片 欠缺 不足  电影《鸣梁海战》是一部韩国拍摄的战争片,它改编自真实的历史事件鸣梁海战。 1597年
期刊
摘 要:20世纪五十年代波普艺术产生于英国,文章通过对波普艺术以“无”为“有”的创作理念,变俗为雅的艺术创作形式与方法,虚实互藏的作品内容及蕴含的精神与情感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中国政治波普艺术,从而对波普艺术有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波普艺术 无中生有 变俗为雅 言外之意  一、波普艺术基本概况  波普艺术诞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复苏、政治稳定的英国,理查德·汉密尔顿1956年采用
期刊
摘 要: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凝聚物,它牢牢地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之中,然而当下工艺结构正经历着种种嬗变,工艺生存的土壤与出路是杭间《手艺与思想》忧思的主题,此书汇集了作者对人们生活方式和状态的剖析与思考。  关键词:工艺 文化 手工艺  一、手工艺中“道器关系”的演变  作者从时代流变和阶级差异的角度,对中国工艺中历来的“道器”关系进行分析论证,厘清了中国科技长期羸弱的原因,对现代传统工艺的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造星选秀模式已停滞不前。而《偶像练习生》这一节目的出为沉寂已久的造星类节目注入了新鲜血液。节目自播出以来引发了高度讨论,网络的话题参与度直线上升。本文通过对《偶像练习生》的营销分析,从而发现这档节目成功背后,与众不同的营销新模式。  关键词:营销策略 新媒体 选秀节目  “偶像真人秀”这类节目自2014年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例如轰动一时的《我型我秀》、《超级女声》
期刊
摘 要:日本浮世绘以描绘民俗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并以版画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日本江户时代特有的绘画形式。同时它被许多西方画家相继模仿,对欧洲绘画有着重要意义,也对近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美国印象主义画家惠斯勒的作品为例,阐述了浮世绘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分析了惠斯勒作品中的东方元素和惠斯勒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欧洲绘画受到日本美术的巨大的影响,惠斯勒的
期刊
摘 要:《小小恋爱物语》是由日本导演永田琴拍摄的一部影片。也许是由于永田琴本人曾经担任过岩井俊二助手的缘故,该片也呈现出一种接近于《情书》、《四月物语》的至美、纯真、感伤而又温馨的叙事和镜语风格。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该片从侧面反映了一种社会的全貌,以儿童的视角反观成人的世界。  关键词:小小恋爱物语 儿童视角 叙事 音乐  电影是一门讲究空间感的艺术,它就是一个生命的舞台。人们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演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