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要求下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策略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185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语文课程作为一门系统性的课程,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必然也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本文将具体阐述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 写作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20
  写作是一种反映事物、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沟通交流的脑力活动方式。从实际情况来看,写作活动不但要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程度,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在日常的语文课程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程中的重难点。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调整教学策略。唯有如此,才能逐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一、引导文本鉴赏,提升语言能力
  从本质来讲,写作就是一种语言表达活动。相对于其他语言表达方式,对书面语言的要求通常会更加严格。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文本,以此来使学生学习不同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并从中积累符合自身特点的语言表达经验。唯有如此,才能为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春》为例,这篇文章是中学阶段的经典散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欣赏了文章的语言特点:第一,语言浅显通俗。作者在文中没有使用华丽的语言和孤拗的字词,而是融入了口语化和清新朴实的语言,从而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第二,善于使用修辞。这篇文章使用了很多精彩生动的修辞手法。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表现出了春草萌发时的悄无声息,而“钻”字则突出了小草突破土层时的顽强生命力。拟人手法的应用,有效增强了语言表达的情感性与生动性。除了拟人手法之外,比喻、排比等同样是文中重要的修辞手法。第三,词汇使用灵活丰富。如文中使用了很多叠音词,这不但可以更加形象地描写对象的特点,而且能够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从而使文章的内容更加欢快活泼。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和中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水平是比较相符的,所以有利于学生理解。最终,通过全面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
  二、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写作思路
  通过大量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在学生存在的众多写作问题中,一个十分突出的表现就是写作思路不清晰、写作中心不明确。基于这一问题,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一种表现思维发散性的重要学习工具。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合理应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深化主旨,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同时,借助思维导图,也有利于使学生的思维逐步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得到锻炼和发展。
  一般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应用于写作过程的不同阶段。如在审题、立意阶段,思维导图的应用需要经历以下步骤:第一,挖掘主题。完成初步的审题之后,首先要归纳作文的主题或者关键词,比如在话题作文“温暖”中,学生可能联想到一个感人的瞬间、阳光、带给自己感动的人等,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想到的内容确定中心词。第二,調动信息,对中心词进行深化。如有学生根据“温暖”想到了“温暖的母亲”,所以可以继续进行联想。比如,母亲做的饭菜、遇到挫折时母亲的鼓励等。第三,多列分支。通过绘制三级分支,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是挖掘写作素材。思维导图绘制完毕后,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基本的写作框架。
  三、联系现实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素材是文章的重要构成内容,合理使用写作素材,能够使文章内容更加饱满。由于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对于中学生来说,日常生活无疑是写作素材的直接来源。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可以使写作活动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让学生更加易于动笔,并使学生对素材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这样一来,有利于使学生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利用恰当的方法进行生活观察。
  如景物描写是重要的写作内容,而在生活中观察景物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空间拓展法。不同的方位和角度所观察到的景物是不同的,所以要尝试变化观察的顺序。第二,时间拓展法。时间的迁移也会使景物发生一定的变化,尤其是自然景物,其变化会更加明显。因此,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对景物进行观察和记录。第三,感官拓展法。景物的特点可以表现在“色、香、味、形”,所以学生在观察景物时要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特征。第四,虚实拓展法。在观察景物时,除了直接记录景物的特征之外,还要运用比喻、联想、拟人等多种方法进行虚写,以此来实现情景交融。
  四、注重多元练习,组织自主评改
  练习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直接方式,而为了保障写作练习的有效性,需要遵循多元化的教学原则。这样一来,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和反思,从而逐步促进写作知识的内化。
  在多元写作练习中,通常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练习方法的多元化。借助多种练习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练习方法。具体来讲,读写练习中的写作主要包括缩写、扩写、续写、改写等多种方式。第二,练习内容的多元化。中学阶段的作文体裁主要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形式。因此,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文本类型提供恰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对各类文体的驾驭能力。
  综上所述,写作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会产生直接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准确地把握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和调整写作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写作实践机会,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叶孝良《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神州》2019年第27期。
  [2] 秦美丽《关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思考与探索》,《文渊(高中版)》2019年第12期。
  [3] 张瑞瑞《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7期。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理念教育深入人心,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融合的必要性十分重要,而教师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各种教
2018年10月,泰安市第三届道德与法治“混合式教学”优质课评选在新泰青云中学举行,来自全市的18位选手参加了比赛。这是泰安市在部编教材启用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进行的一
如今新课程改革在逐步的发展,致使教师在对高中化学进行教学时运用了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最为常见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利用这种学习方式对学生展开教学,可以逐步地使化学课堂
摘 要:相比于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方式而言,情景教学法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使用互联网及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能够根据教学的实际需求搜集相关的图片以及声音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结合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理解能力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语文课堂 写作教学 情景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
幼儿阶段的孩子在认识能力方面有自己的特点,在感知方面,幼儿阶段还不能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观察活动,他们多倾向于感知事物的外表,学前儿童的无意注意占据主导地位,其记忆带有很
摘 要: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还需注意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发散—聚合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着重培育学生的发散—聚合思维后,不仅可以让学生与社会接轨,还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但是,当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忽视可以培育学生发散—聚合思维的教学环节,开展照本宣科的阅读教学,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
民办中小学艺术教育着眼于特定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在教学组织中传递着艺术美感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民办中小学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革故鼎新,收纳丰
摘 要:在新课程目标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越来越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完善。教师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上,教师积极推动阅读与写作的融合,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不仅能获得高水平的阅读能力,还能获得写作能力。在本文中,我们探索了以核心素養为基础的小学阅读理解与基于实践教育的作文教育相结合。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DOI:10.12241/j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情景教学法在小学阶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作为当前阶段最主要的创新教学方式之一,情境教学法在提高课堂实效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过程,简要分析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希望得到各位教育同仁的建议和指导。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 语文教学 运营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
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特定的文化,而文化总是带有鲜明的民族烙印和地域特色。中西方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十分明显,而这种差异又体现在节日文化差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