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师院女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渭南师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渭南师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较强,但锻炼时间少,活动频率不足;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以小球和健身走、跑为主,健美操、体育舞蹈和武术占有一定比例;学习任务重、场地器材缺乏和无人组织指导等是影响我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渭南师院女大学生 课外体育活动 问题 建议
  
  课外体育活动是大学生提高身体素质、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重要环节。同时课外体育活动还是大学生除体育课外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也是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重要窗口。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当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在多数院校的体育工作中,只重视课堂教学,轻视课外体育活动;男生课外体育活动比较活跃,而女生课外体育活动则相对冷清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女大学生体质水平较男生差,并呈下降趋势。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客观地了解渭南师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渭南师范学院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分别发出调查问卷共1500份,收回调查问卷1480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1440份,有效回收率为96.0%。
  1.2.2文献资料法。通过知网查阅大量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
  1.2.3访谈法。在调查过程中,和学院有关负责体育工作的教师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对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的一些看法,同时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
  1.2.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问卷的各项数据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与目的
  体育活动的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个体的内在过程。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参与锻炼的心理动因,是决定学生进行锻炼的重要因素。
  表1 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与目的(n=1440)
  
  从表2可以看出,受女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有健身走、跑(73.8%),乒乓球(52.3%),羽毛球(38.6%),健美操(29.5%),跳舞(26.5%),篮球(21.3%)。调查结果表明,女生对这些项目的喜爱和各学校一、二年级开设普修与专项选修课的设项结果基本一致。但应该指出的是项目的选择与各校现有体育设施,师资力量,以及各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有着密切的关系。除健身走、跑之外,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这些项目倍受女生青睐,这与项目简便易行、普及率高及女生喜爱非对抗性和运动强度较小些的项目的心理指向有直接关联。因此,对女生所喜爱项目的场地设施应加以扩建完善,尽最大努力满足女生的兴趣与需要,对群众基础好普及率高、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应加强课外辅导并大力推广。
  2.3我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数的现状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次数,表明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和参加锻炼的频率,是反映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与参与程度。
  表3 女大学生一周内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
  
  从表4中可以明显看出,有82.1%的女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在1小时以内,只有17.9%的女生锻炼超过1小时。这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相差甚远,同时反映出我院女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直接性体育健身行为下降,运动不足的特征,显然难以达到满意的锻炼效果,这应充分引起各我院体育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2.4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表5 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n=1440)
  
  调查结果显示(表6):客观条件是影响我院女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其中34.7%的女生认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无法满足其进行体育活动的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几年我院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建设速度滞后,使体育场、馆设施较为缺乏,难以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32.3%的女生认为无人组织管理与指导影响了锻炼积极性。26.6%的女生认为缺少锻炼伙伴影响了锻炼热情,55.5%的女生认为学业负担太重无法安排锻炼时间,由于当今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和就业压力,她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术上,加之一些学校因扩招与硬件建设的矛盾,现有教学条件(教室、实验室)紧张课程安排太满,有些双休日也安排有教学或实验课,节假日不少学生自我加压去看书学习,无暇顾及课外锻炼。如何采取积极组织与正确引导,探索一种科学的、适合我院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管理模式,是当务之急。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渭南师院女大学生90%以上都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表示应该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3.1.2我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次数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适合女生锻炼的项目偏少与新兴项目开设不足,实效不强。
  3.1.3影响我院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学习负担重;场地器材严重不足;缺乏指导、组织措施不到位。
  3.2建议
  3.2.1进一步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教育,提高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她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支持更多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力求做到保质保量。
  3.2.2建立健全必要的课外锻炼组织措施,充分发挥各院校基层党、团组织及学生会、体育社团的积极作用,组织、督促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活动,形成人人参与、积极锻炼的大气候、大环境,促进女生自觉锻炼习惯形成;将课外体育活动排入课表,建立课外专人辅导制度,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内外、校内外的“一体化”。
  3.2.3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积极开发适合与深受女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在课程设项上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积极引导,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
  3.2.4积极营造校园的体育氛围,形成崇尚运动的校园文化,加大我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力度,对现有场馆设施充分提高使用效率。多组织体育比赛、体育知识问答赛、规则讲座等活动,活跃学校气氛,使广大学生置身于一个自然和谐的体育氛围中,让体育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自然地渗透到每位大学生的言行中,使学生了解体育,认识体育的价值,把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终养成体育锻炼意识和课外体育锻炼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曲宗湖.新中国学校体育50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135-139.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中国学校体育,2002.
  [3]王艳琼,李光辉.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研究,2008,12,(1):99-101.
  [4]叶林海.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7,11,(1):88-90.
  [5]张水莲,刘利鑫.影响大学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分析[J].漳洲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04-107.
  [6]李强,宋玉红.聊城大学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与分析[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4):77-79.
  
  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科研资助项目,项目名称:陕西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9JK083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高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体育能力,学校体育应重视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 体育意识 健康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生活节奏在逐渐加快,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在关注健康的同时,对健康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国家对终身体育习惯重视的程度也提上了日程。因此培养学生体育行为习惯的重任理所当然就落
目的: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建立家兔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动物模型,观察何首乌提取物对家兔非酒精脂肪肝病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何首乌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  
LGBT群体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日益增大,了解大学生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LGBT)的特点以及对LGBT态度和影响因素,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LGBT群体,为当代大学生性教育提供科学依
沙特现代小说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时期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表征.沙特文学在阿拉伯文学中起步较早,但是发展迟缓,甚至出现过长期有的停滞期,但在上世纪九十年
摘 要: 团队精神是衡量新世纪合格人才的标准之一,深受学校教育的广泛重视。如今学生中缺乏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已成为其健康人格形成的主要障碍,体育育人是素质育人的重要环节,作为兼备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培养道德品质重任的体育教师,应正确把握体育教学的特点,挖掘体育教学素材,探索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 团队精神 体育教学 集体意识 素质育人    1.引言    体
礼仪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礼仪亦是职业道德之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最根本的育人目标,就是为社会及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高素
旅游专业,不同于其他的中职专业.它不仅需要学生将来和老板、同事产生交集,更多的是和顾客产生交集,因此,想要学会旅游专业的课程,首先,必须要提升学生的服务礼仪水平和意识.
大学是传承文化、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它具有十分复杂的特征。每一所大学都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精神体现。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具有传承与时代的特征,对大学生起着内化教育的作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如何构建独具特色的高职校园体育文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概念、内涵、特点及组织结构和
本文分析了目前英国文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英国文学课教学改革模式,为提升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教学质量和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供一些教学策略.
摘 要: 影响中长跑运动成绩的因素很多,包括速度、耐力、负荷量、负荷强度,但是速度素质是起决定性作用。本文作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总结了提高中长跑速度素质的训练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阐述,旨在帮助教练员根据这些方法来对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高运动成绩。  关键词: 中长跑运动员 速度素质 训练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的速度能力是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较高的速度素质和良好的速度耐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