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从志愿服务中感受温暖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li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乐山住了20多年了。以前小区脏乱无序,救护车也开不进小区,关键时刻能急死人……”3年多的文明实践和综合治理,小区道路拓宽了,人车分离进出小区方便安全了,绿化地带不再黄土裸露了……春暖花开时节,上海市徐汇区乐山六七村居民方贵华说起小区的变化,满心欢喜。

志愿“小马扎”问出精准治理好举措


  乐山新村位于繁华的上海市徐家汇商圈核心地段背后,是一个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的居民聚集区,社区居民21483人。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脏乱差”是这里的代名词。如何改变这一状况?
  拍脑袋想,不如面对面问。为找准治理切入点,在乐山社区综合治理联合党支部动员下,乐山的居民楼组长、党员、社区工作者等200多名志愿者齐下乐山,带着可折叠的小马扎,看到居民就坐下聊天,问需问计。大调研期间,完成入户问卷率达74%,梳理归纳出物业管理、雨棚换装等各类需求建议1670条,小马扎聊出来的一句句居民七嘴八舌的“牢骚话”,变成一条条社区治理的“金点子”,由此拉开了乐山社区精准大治理的序幕。
  自2018年起,在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乐山新村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工作者带头,社区骨干志愿者聚力,找准社区的热点、难点和社区居民的迫切需求,先后成立乐山社区“党员汇先锋”等49支各类志愿服务队,持续助力乐山社区一体化治理。目前,注册志愿者达4263 名,约占社区常住人口的20%。经过三年的“改头换面”,乐山脱胎换骨。截至2020年12月底,乐山社区信访量同比下降71.8%,12345投诉量下降71.5%,110报警量下降61.7%。

志愿“汇先锋”使“拆违”不“拆心”


  “‘螺蛳壳’里做道场,靠的是‘以心换心’”。乐山社区是老式小区,违章建筑林立,治理改造第一步就是“拆”。为做通居民思想工作,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带领下,成立了“党员汇先锋”“七彩志愿大篷车”等49支志愿服务队。各个志愿者队伍主动将街道工作组领进门,聚焦居民不同情况,精准配套帮扶方案。居民唐秋萍说:“他们说的话真的一条条在兑现,所以我的违章建筑就是拆了也值!”
  乐山六七村西门曾经脏乱不堪的小区废品回收站,如今是网红打卡点“阳光小亭”。周边居民自发组成小区环境志愿服务队,每天自觉轮班打扫,大家还搬来了花盆、桌椅、遮阳伞,在这里休憩、聚会甚至搭建才艺表演的“小舞台”,人气十足。带头人柴秀英逢人就说:“环境好了大家要自觉爱护,阿拉才能越来越乐。”
  在乐山做了20年志愿者的居民方贵华说:“以前乐山志愿者是凤毛麟角,现在的乐山,人人都是志愿者,小区建设越来越好。前几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花了五分多钟讲乐山,很多老邻居看了都不敢相信,说要搬回来住……”

志愿“微心愿”温暖众人心


  进入 乐山六七村小区的西门口,人们会被一座别具一格的乘凉休闲小苑“缘驿站”吸引。这里原本是一个修车摊,边上堆满了杂物,破旧不堪。通过综合治理,小区道路变宽了,墙面刷新了,违建被拆了。这个角落重新铺设了地面,设立了围栏,那棵桂花树露出了原来的面貌。
  小区的旧貌换新颜,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他们自发表达志愿服务“微心愿”,集资购买了休息的桌椅,为桂花树挂上了装饰彩灯,每天排班“打卡”、轮流看护,维护小苑的整体环境。每到傍晚,街坊邻里们纷纷走出家门,来这里休闲聊天。
  “缘驿站”的出现,得益于新村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的新思路:充分发挥徐家汇区域大单位多、大企业多的资源优势,以党建和文明创建为纽带,广泛整合企事业资源,共同联手、传递大爱,成立“樂山七彩服务队”,开展结对帮困“微心愿”认领公益服务,为乐山地区的困难家庭提供帮助。
  区域单位联通南区分公司的一位员工以个人名义认领了其中的一个微心愿,却没想到在几天后激起了“连锁反应”,联通南区分公司特地找到居委,表示愿意以公司的名义参与到微心愿活动中来,主动提出把乐山八九村大门口老旧破损的休息座椅进行更新换代,让老人们休息的更舒心。
  “‘缘驿站’的志愿者骨干是小区7号楼的一位居民。以前小区事情从来不参与,可自从小区治理好以后,环境变美了,这位居民也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主动加入‘缘驿站’的环境维护队伍,小区的其他志愿活动也积极参与,什么巡逻值班、小区值守,你只要叫她,一叫一个准……”居委会领导这样介绍说。
  (责任编辑:吴维满)
其他文献
2020年七一之际,北京市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揭牌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启动仪式在北京外研书店成功举行,北京外研书店东升科技园店成为海淀实体书店中首家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中共海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杨军昌参加仪式并致辞。他表示,北京外研书店(东升科技园店)作为第一批成功入选海淀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之一,充分说明了书店在“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中起到的作用。希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同新时
期刊
学院路街道辖区常住人口约23万人,辖区内有9所高校、11家科研院所,是海淀区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学院路街道充分整合地区资源、发挥地区优势,坚持党建引领、协调联动,以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为落脚点助推基层治理,探索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融合的新路子。  在实际工作中,学院路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规划、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组织实施、志愿服
期刊
4月23日,天津大学召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理论研讨会。会上,“天津大学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成立。  天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建校初期就首倡并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早在“五四”运动之前该校就培养出了张太雷这样最早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法科高材生、著名革命家和我党建党初期的出色领导人。张太雷虽然在发动和指挥广州起义时英勇牺牲了,但他留下的“初心”精神、红色家书
期刊
海淀区四季青镇以四季青镇“文化四季”综合活动中心为核心,综合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以常青村、玉泉村、田村、门头村四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为东、西、南、北四个点位,形成以点带面的15分钟文化惠民服务圈,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  四季青镇在市、区文明办和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充分发挥四季青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四季”特色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在文明实践工作中
期刊
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梅园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居住着汉族、回族、满族、壮族、土家族、蒙古族、朝鲜族、撒拉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维吾尔族等11个民族。 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居住的社区。多年来在社区两委一站的坚强领导下充分挖掘社区多民族资源,发挥民族工作优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2018年获得由北京市评选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北京市社会领域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等
期刊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北京市海淀区针对城市社区的特点,立足首都站位、对标首善标准、弘扬首创精神,探索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海淀经验。目前,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海淀区建设了1个实践中心、29个实践所、648个实践站,100个实践基地,220个友邻志愿驿站,实现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城乡区域全覆盖。同时,海淀区还成立了1781支文明实践志愿队,目前注册志愿者已达90余万人,初步形成了高
期刊
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据调查,出生3个月的婴儿就有愤怒的表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家长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好像特别容易发怒,即便是父母长辈的精心呵护,也没能降低孩子乱发脾气的次数。到底孩子发怒的原因是什么呢?孩子的愤怒,掩盖着内心深处的伤痛  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是惊恐不安和悲伤的。一件很小的事会使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严重威胁,而且他除了奋起反抗外别无选择。他也感到孤
期刊
2019年4月,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启动。北京市海淀区认真贯彻党中央与北京市委部署要求,围绕“一个目标、四个定位、五项工作、三个到位、六种能力”,依托区域资源,统筹科技文化教育特色,助力“两新两高”战略和“两区”建设,以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为目标,积极探索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海淀方案”。突出思想引领,坚持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文明实践工作的根本遵循。文明實践中心建设,是加强和改
期刊
海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了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29个实践所志愿中队、648个实践站志愿分队;构建了2+9+N志愿服务体系,全区共有178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90余万。志愿者们围绕国家所需、人民所盼,在大局中找准方位,在大事中体现价值,走进重大活动保障现场,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下沉乡村,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期刊
2021年4月7日上午,在雷锋资料巡回展的第十站——南池子社区举办“弘扬雷锋精神、提升社区治理”雷锋资料展闭幕仪式,至此北京市东华门街道历时一个多月的雷锋资料巡回展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闭幕仪式当天,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雷磊、东华门街道工委书记冯建国、东华门街道办事处主任秦磊、毛主席的侄女毛小青书记、雷锋资料民间收藏家周金富、顺义供电公司原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冯立祥、雷锋生前辅导过的学生陈雅娟等领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