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友日常锻炼须知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_mine12_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些情况不宜运动?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发热;伴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肺功能不全或活动后加重;血压明显升高,大于170/110毫米汞柱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新近发生的血栓者;大量蛋白尿,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足,有明显的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严重的眼底病变如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视网膜剥离及青光眼者;胰岛素特别缺乏,血糖极不稳定,控制不佳、大于14.0mmol/L以上者;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肝功能不全者等。
  
  具体运动方法
  
  1、老年人的运动要量力而行,采用适中运动量,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及个人喜好制订运动计划。运动应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小量开始,持之以恒,缓慢递增。
  2、运动强度以运动时有轻度的心跳加快、微汗,运动后自我感觉身心舒畅、不过度疲惫为宜;对于老年人来说,有效而又安全的运动应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不出现心悸、气促,不出现心脏缺血症状,不出现心律不齐,心率不超过170-年龄次/分;运动时还能自然交谈,表示运动强度比较合适。如身体无汗、皮肤无发热、脉搏无变化,表示运动量不足应加大运动量;如运动后大汗淋漓、胸闷气喘、全身乏力、肌肉酸痛,则表示运动量过大。
  3、宜将每日运动量和时间进行分配,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可将运动时间分为2~3次,每次20~30分钟。多次规律运动可避免一次较长时间运动对老年人构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运动带来的不良反应,如疲劳、心律失常、低血糖反应等。但也要注意分次运动的时间,每次少于20分钟则不易达到降糖效果。
  4、坚持运动“三步曲”,即运动前要热身,伸腰踢腿准备活动,伸展一下肌肉和关节防止运动损伤,并使心血管适应;运动时从轻度运动开始再逐渐加大强度,运动时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屏气、突然用力的运动,防止收缩压升高;运动后要做恢复运动,强运动量后不可马上停下来,放松活动5~10分钟,如弯腰、踢腿、自我按摩等,可促进血液回流,防止突然停止运动造成的肢体瘀血、回心血量下降、血压急剧下降而引起头晕、昏厥或心律失常。
  5、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运动原则必须视高血压的程度而定,如果只是轻微高血压,运动方式与一般老人差异不大,但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则必须注意运动的强度。高血压患者运动前要确保血压控制得较好(130/80毫米汞柱以下),选择温和的运动方式。冠心病患者在疾病稳定时,也可以进行较低强度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或健身车等。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00次/分为宜。运动时一定要带备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最好结伴一起运动。
  
  运动的注意事项
  
  1、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注意预防诱发低血糖,运动宜在餐后1~2小时血糖水平较高时进行。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的时候运动。空腹锻炼容易出现低血糖,且清晨血液黏稠度高,容易诱发心脏病。不宜在空腹情况下运动,尤其切忌空腹吃了降糖药不进食就去晨练。
  2、曾有低血糖的患者,运动时应随身携带一些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在发生低血糖时食用。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进行30分钟的锻炼后,应及时补充一定数量(10~15克)的含糖类食物,以免由于运动引起血糖过低。肥胖者则注意运动后不可增加饮食,以免影响减肥效果。
  3、运动过量可诱发低血糖或心绞痛甚至心梗。当运动后突然感觉心慌、手抖、出虚汗、头晕、乏力、饥饿等不适,很可能是低血糖,应立即停止运动,马上进食糖果、小甜点或甜果汁。如果运动过度出现胸闷、胸痛,可能是诱发了心绞痛,应立即停止运动,坐在原地休息,服用救心丸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如不能缓解,要及时向周围的人求助,速送医院治疗。
  4、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感染性合并症,故运动出汗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运动时穿棉布袜子和稍宽软底鞋,不要光脚走在坚硬的石头和路面上。不要在光线暗淡、湿滑的地方运动,注意预防意外的跌倒碰伤。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结伴出游或运动,万一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有个照应。
  5、糖尿病患者运动时要随身携带血糖仪、糖果饼干、急救药物、求助卡,以便出现不适时及时测量血糖、及时自救和寻求别人的帮助。
  
  (编辑 拓 海)
其他文献
刘书友(化名)62岁,患2型糖尿病3年,一直规律饮食、运动。但目前降糖药物已从1种增加到3种联合使用,可空腹血糖始终没有控制在8.0mmol/L以下。近段时间刘先生自觉皮肤发痒,嗜睡,手脚有麻木感。到医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2mmol/L,糖化血红蛋白7.9%。医生建议刘先生使用胰岛素,并指出,及早补充胰岛素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最新治疗方案,也是延缓糖尿
期刊
糖尿病瘙痒症是糖尿病皮肤病的一种,常发生于患病之后,也有一些于患病前发生。资料表明,约3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各种皮肤病,而皮肤病的发生与发展又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因此防治皮肤病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皮肤瘙痒可分为多发性与局限性两种,前者呈广泛性瘙痒,无原发损害,可同时发作,也可从一处延至另一处,表现为持续或阵发性。饮酒、情绪波动、温度增高、食辛辣厚味等,均能加重病情,常伴抓痕、血痂、皲裂、浸润及色素
期刊
夏天天气炎热,在闷热高温的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功能及消化、循环、内分泌、神经系统都会发生一定变化。这些变化对糖尿病病人来说,更易出现食欲不振、胃胀、烧心、返酸等消化系统症状。由于进食受到影响,糖尿病病人短期容易出现血糖波动,影响控制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营养不良,出现饥饿性酮症。因此,这类病人在夏季饮食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膳食养胃的四个原则    ①可少量多餐,除三餐外
期刊
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与饮食的关系密切。不当饮食可成为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原因,相反,健康饮食做到饮食有节,对于防治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可起到积极的作用。如何使饮食有节更好地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简而言之,应遵循“少、杂、淡、慢”的规律。    少——饮食减肥    多项研究表明,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80%~90%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超重或肥胖。因此
期刊
胰腺切除    胰腺切除导致的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性继发性糖尿病的原型。胰腺切除者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在几个方面不同于1型糖尿病:①因为同时存在外分泌缺陷,胰腺切除的个体面临营养的挑战。他们较1型糖尿病患者瘦弱,尽管应用胰酶补充治疗,但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吸收不良。因此他们对胰岛素的需要较体重匹配的1型糖尿病患者更低。②胰腺切除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并且从低血糖恢复过来更为迟钝和延缓,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种
期刊
芦荟的常见用途    人们对于芦荟的关注,是因为芦荟具有以下功效:①抗菌消炎:芦荟中的芦荟凝胶对于皮肤的烧伤、物理性伤害、腐蚀性化学物质伤害等,具有镇痛、消炎作用,能促进伤口和溃疡的愈合。②美容作用:芦荟中所含的苹果酸、酒石酸等有机酸及维生素B族,能提高胶原蛋白的合成机能,中和体内多余的黑色素,使皮肤具有光泽和弹性。③调节胃肠功能:芦荟大黄素作为缓泻剂,可防止便秘,具有明显的疗效。④芦荟与高血压:
期刊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外面就餐,而有些吃腻了中餐的糖尿病患者,面对高热量的西餐,跃跃欲试而又畏缩不前。对此,专家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营养科孙孟里主任。  孙主任说:“在西餐馆吃饭,如果不想愈吃愈胖,选择适当的食物就十分重要,科学饮食是关键。”  自助餐吃西餐一般吃自助餐的比较多,吃自助餐要注意主、副食的搭配。主食一般可挑选黑麦面包,糖尿病患者肯定不能抹果酱,但黄油抹一
期刊
我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过去血糖控制得一直不太理想,因为我怕西药有不良反应,所以宁可血糖偏高,也不愿意多吃药,自己还常偷偷减少药量。2003年,在一次糖尿病患者教育大课堂上,我遇到了贵刊,从此她改变了我的生活。回到家中,我一篇一篇仔细阅读,一页一页认真看,越看越觉得她不但是一本好刊物,还是一位好专家。  从此,我的视野更加开阔,头脑变得清晰。我马上到邮局补订了2003年下半年杂志,然后一直订阅至
期刊
拌蓬蒿    原料:蓬蒿250克。  制作:蓬蒿择去老梗、黄叶,清洗干净,用纯净水冲洗一下,沥干水分,放入盘中。另用一只小碗放生抽15克,糖2克,芝麻油5克,少许味精拌匀,食用时浇在蓬蒿上拌一下,即可食用。    彩椒蘸酱    原料:彩椒250克。  制作:彩椒剖开去籽去蒂,清洗干净,沥干水分,切手指长短、一指宽的条。整齐码放在盘中,两边用其他颜色彩椒配色。用李锦记甜面酱和海鲜酱各15克调匀,另
期刊
实践证明,合理的饮食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失眠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中医通常将糖尿病患者出现的失眠按阴虚火旺型、心脾两虚型、肝火扰心型及痰热扰心型进行辨证治疗。因此,糖尿病失眠患者在进行饮食调养时,若能根据临床表现辨证施养,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阴虚火旺型    1、典型症状:入睡困难,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睡觉时出汗、常阵发性面部烘热、咽喉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此类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