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不正义的吗?——加里·扬对伍德命题的质疑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2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伦·伍德在他的论文《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中提出马克思认为占有剩余价值是正义的,或者至少不是不正义的,这就是所谓伍德命题.针对这一命题,加里·扬从两个方面提出批驳.首先,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的交换过程,特别是劳动力作为商品的买卖环节与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伍德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两大关键环节混在一起;其次,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条件的资本家购买工人劳动力的交易本身的公正是形式上的,其平等性、公平性是虚伪的.
其他文献
由笛卡尔开端的近代认识论哲学导致了主体的内在性问题,即独立于意识的外部世界的存在无法被确证.海德格尔追问认识者的存在方式,引起相对认识论哲学的范式转变.此在的基本建构是在世界之中存在.此在在其生存活动中与周遭世界融身一体.认识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存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此在的操劳的残断,此在异化为一双孤立的眼睛.相对于认识这种派生的存在方式,不如回到更为源始的在世.
沈延毅先生乃当代一位书法碑学宗师,但不为世人所知的是,先生亦乃通淹今古之硕学大才和诗词大家,只不过由于其书名至盛,诗名被书名所掩耳.沈延毅为诗向以气韵为主,以自然为宗.就诗风论,除悼亡诗外,先生似应归”豪纵”一路.其诸多作品时抒英磊超拔、郁勃苍莽之气,楮墨间敲金凿铁,高歌猛进,很少作嚼雪盥花、温言软语之状.然其一组以《悼亡室韵书》为题的悼亡诗文采焕然、情景交融、深情缱绻、如泣如诉,诚悼亡诗作之佳构杰什.中国千古悼亡诗词有”五大家”之说,即东汉之秦嘉、西晋之潘岳、唐之元稹、宋之苏轼及清之纳兰性德.余以为沈延
朱自强儿童文学理论是一个较完备的体系,他始终坚持的儿童文学”没有古代,只有现代”之说,以及他对”本质论”和”本质主义”的冷静辨析,都是为建构一个以”儿童本位”为基石的理论系统服务的,前二者为”儿童本位”观之成为首要的理论基石保驾护航,三者彼此照应、互相解释,形成一张逻辑严密的结构网.
在吴趼人小说《恨海》中,一位作为明显的负面人物形象登场的车夫,先是表达了作为”大清朝”国民的初步的民族国家意识,又表现了以精于算计和对财富的追求为特征的接近”理性经济人”的特质.吴趼人越是努力地控制这个人物,想把他写成一个小丑,这个人物在《恨海》中的独特性就越是凸显,吴趼人写作的目的和他写作的结果的矛盾也就暴露得越充分;在写实主义写作手法之下,他所推崇的人物的惨状与这位车夫的从容之间的对比,正足以体现出,这位车夫才算是表明”时代精神”的”当代英雄”,他的形象集中表现了某种典型的现代性.
在优化营商环境背景下,民营企业家犯罪治理正实现由”差别保护观”到”平等保护观”的价值转向.平等保护观,要求治理民营企业家犯罪时应与国有企业家一视同仁,革除涉民企犯罪重刑化、刑罚化的弊病.除刑事立法的修正外,更应双管齐下:完善刑事诉讼法的司法程序保障,形成企业刑事合规方案,构建民营企业家平等保护机制.同时,需明确界定价值转向之边界,针对民营企业家的独有特点采取平等但有区分、有针对的治理举措,为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曲学家族因文人参与传奇创作与研究热度的增强而出现,成为传奇(包括南杂剧)兴盛的一个标志.曲学家族的隆衰兴替是与整个传奇兴衰变迁相始终的.作为传奇兴盛期与消亡期两个有代表性的曲学家族——吴江沈叶姻族与杭州陈氏家族,在戏曲创作过程中表现出鲜明的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渡性.曲学家族这种过渡性特征主要由剧作家身份的差异、文体重心的逐步偏移及文学创作观念趋于现代化三个层面所体现.这两大家族戏曲创作所呈现的过渡性特征不仅是曲学家族演进规律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明清传奇递嬗的一个重要特征.
日本在泡沫经济崩坏之后,对公共文化设施的财政投入不足,2000年后财政赤字越来越大.受西方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影响,日本尝试施行旨在节约政府财政投入,提升品质,提高服务质量的独立行政法人制度.在对实施新制度后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实地考察后发现其科学、合理、便捷的馆内外设计,以及细致、周到、规范、科学的人性化服务,使每年入馆人数及事业费收益额增加.这不仅节约了财政支出,也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推断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在宏观层面正在形成”创意城市”的基盘,即创意文化环境下的创意文化产业正在为经济发
期刊
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认为,只有在生产力推动下产生自觉自愿的新式分工代替与私有制相关联的旧式分工,才可能克服人的片面发展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工智能是当下及未来科技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牵引性技术,具备变革旧式分工实现新式分工的潜力.因此,选择以马克思社会分工理论为视角探讨强、弱人工智能蕴含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及各自局限性,并对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予以关切,从而不断彰显理论的时代价值.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既是世界社会主义文献的优秀著作,还是生态学领域中的先驱著作.在书中,恩格斯以具体真实的材料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生态状况进行了全面批判,其基本的理论路向是:以阐述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显现的生态危机为理论起点,并从制度、阶级、工业化及城市化等方面揭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指出所有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其理论出路是,只有通过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在共产主义生态文明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双重解放”,从而使生态危机得到根本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