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书写与精神补白r——论邓湘子儿童小说的“伤痕”叙事

来源 :美与时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邓湘子的儿童小说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从历史洪流下的乡村取材,将儿童本位观与乡土特色结合.乡土承载历史,历史难避伤痕,作品以“伤痕”叙事为切入点,一方面将宏大的历史记忆融于底层乡村中,使精神的失落浮现在身体的伤痕与病痛之上;另一方面淡化了“伤痕”小说中的政治倾向与乐观倾向,站在新世纪儿童作家的立场上反观历史浩劫下的乡村面貌,呈现出乡村儿童在艰苦时期顽强生存、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宝贵品质.邓湘子精心编织着具有历史广度与人文深度的乡村世界,以期增厚儿童文学的历史质感,塑造未来民族性格.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在中国书画艺术史中,清朝康熙至雍正年间的扬州曾出现过这样一批书画艺术家异常活跃,他们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乃至处世态度与性格爱好,都极尽相近、相似,甚至相同,他们被时人称之为“扬州八怪”。从“扬州八怪”的书画艺术精神和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扬州八怪”诸多画家的身世背景处入手分析,再结合现当代的时代背景与书画艺术领域中的一些问题,探讨“扬州八怪”的艺术精神对当代书画艺术工作者的一些启发与借鉴。
摘要:古希腊神话是西方艺术创作的源泉,其中“丽达与天鹅”这一母题在西方绘画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探讨这一母题有助于丰富西方绘画史理论。“丽达与天鹅”作為一个典型的艺术创作母题,人们对它的刻画从未停滞,并且历久弥新,甚至一直被推崇到了今天。在现代社会艺术形式多样的条件下,人们通过摄影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不断地为它增添新的内容,其作为艺术母题的语义也不断地被扩展。  关键词:丽达与天鹅;性;
摘要:图画书的基本特质是图画叙事,但一些图画书主要以图画描述来传达声音,这些声音或者是自然之声,或者是生活之声,或者是音乐之声。这一转变,不仅融入了大量的听觉元素,使儿童读者能突破图画书以图画叙事为主产生的审美视觉平面化的单一性,获得更加真实的审美体验,而且扩大了图画书的想象空间。图画书通过图画与声音合力叙事,使儿童在抒情性想象中获得浓浓的诗意。  关键词:图画书;声音;真实;诗意;审美  图画书
期刊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史中的第一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的画家,其中不乏出身名门望族、政治地位尊贵的士族画家。士族群体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大。在政治地位上的稳定使他们有更多精力从事原本不被重视的绘画创作。同时,对家族教育的重视以及受玄学思想的影响,士族开始重新审视绘画的内在价值。士族画家群体成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创作及理论的重要承担者和推动者,并对后世传
摘要:司空图的“韵味”说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分别对诗歌语言和思想的要求。“韵味”说的审美形象特征是“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审美意境特征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其必然要求“思与境偕”。“韵味”说的真正意义在于探索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精髓,即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物我贯通等审美要素。作为一种文学和美学观念,它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过程,对后世文艺美学思想产
摘要:舞剧《桃花源记》是湖南省歌舞剧院打造的一部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舞剧。国内有很多研究该剧以及该剧音乐的成果,大到音乐结构的谋篇布局、音乐形象的塑造,小到无调性的现代技法、音乐主题的呈现,以及五声音阶的运用等。当然,有三个核心的研究点几乎都是研究者们所聚焦的地方,即传统音乐元素的基调、中国民族乐器的渲染以及现代先锋的作曲个性,这也是该剧所具有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舞剧;桃花源记;杨天解;音乐研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因其叙事介质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电影《夏洛特的网》对童话《夏洛的网》的改编,在叙事内容上基本一致,表现为事件的增删、角色的增加.文学叙事视
尽管“有意味的形式”已经成为大家熟知且偏爱使用的理论,但国内学术界对克莱夫·贝尔及其美学思想是众说纷纭:一方面实际上具体深入的研究数量不多,且视角比较狭隘,有时只盯着形式与审美情感循环论证的死结;另一方面没有考虑避开文化差异和时代背景的差异,出现主观性误读的现象。今围绕贝尔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其在著作《艺术》中关于“有意味的形式”的论述,重新归纳概括贝尔的艺术批评主张和形式美学思想,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分析其独特性意义、局限,以纠正部分现代误读观点,从而对克莱夫·贝尔式美学思想的客观解读提出综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