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的理性思考

来源 :商情·科学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商务部统计,2006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694.68亿美元(全口径数据,含银行、保险、证券)。2007年,截至9月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472.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87%。这些数字表明了,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成为继英国和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外资引进国。面对外资蜂拥而至进入我国,我们除了非常可喜地看到了我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产品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也应当对目前的国内形势和外资利用的实际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据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关于外资利用的几点理性思考:
  
  1 利用外资闲置了内资
  
  举借外债或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其主要作用在于弥补国内储蓄和外汇的不足,可以进口国内没有或无法生产的资源和产品。利用外资只能是对内资的补充,不能是取代,更不能冲突闲置内资。我国目前国内储蓄丰裕,截至2007年初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经超过了16万亿元。这是一笔巨大的闲置内资,如果能将其部分转化为投资,就可大大缓解我国目前经济建设资金的不足问题。其次,我国外汇储备也急剧增加,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3326亿美元,并且这种加速增长的势头没有丝毫减弱迹象。由于国家外汇资产管理公司刚刚成立,资本运作的手段并不丰富,这些闲置的外汇只好大量用于购买外国政府的债券等储存起来。余下的也只好存入国外的银行。结果有的外商在国外借我们的外汇又到中国来投资,被记者戏称为“拿中国人的钱去赚中国人的钱”。这些近乎闲置的资产年名义收益率仅7%左右。所以,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
  从我国当前投资和消费有效需求不足,外汇储备不能很好利用的情况来看,没有大量引进外资的必要,中国利用外资应该放弃利用外部资金这种原始的方式了。要利用外资首先要利用好内资。为此,要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与创新,加速银行商业化进程,健全资本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增加金融产品种类,扩宽储蓄转化投资渠道,增强市场活力,充分利用好内资。
  
  2 对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产生不平等竞争和经济安全问题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对外资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对引进外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系逐渐确定的今天,外资优惠政策在整个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中就显得不适应了。国内企业,尤其国有大中型企业陷入了不平等竞争的地位,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外资企业依靠其本身强大的财力,并借助中国政府给予的这些特殊优惠政策,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外资企业品牌产品占领了相当一部分我国市场,挤占了民族工业的市场份额。从具体的产品市场占有率来看,近年来,在装备制造领域内,跨国公司开始了对国内企业的直接并购,其目的是消灭竞争对手,甚至控制一个子行业。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外商企业的品牌占了上风。一个又一个的行业,大片大片的市场被外商牢牢控制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国内企业的生存发展。这种势头持续下去,中国经济安全问题就会变得严重起来。
  因此,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对民族工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是必要的。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策略:①将吸引外资政策的重点从提供优惠政策转向完善投资软环境。在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代之为内外资统一的促进产业及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②完善国家产业安全预警机制。尤其在涉及国家战略性安全的领域,更应加强监管,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同时进一步扩大我国产业安全预警机制的监测范围。
  
  3 外资投向不合理,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
  
  虽然我国近几年注重了对外资引进结构的调整,但从具体数值看,我国2006年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直接投资比重分别为19.9%、45.6%和 34.5%,第三产业中又以房地产业发展最快,在其中的比重为19.5%。这说明我国急需发展的农业,利用外资直接投资最少,工业比重占的最大,房地产也很高,这些都加剧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另外,从外资的地理投向看,我国利用外资的地区差异也相当明显,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2006年在我国吸引的全部外资中,投向中、西部地区的比重仅为全国的3%,这一畸形的比例虽然比前些年的数据有所改观,但这种严重的地域倾向加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外资投向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不合理,表明我国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按我国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改变目前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失衡状况今后利用外资都应符合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地区投向:①引进外资,要着重于提高引进技术的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应大力引进深加工工业和技术密集型项目,改变目前一般加工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②引导外资投向农业、交通、能源等基础产业,投资于化工、机械、汽车等支柱产业,计算机、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③加快中西部的引进外资工作。要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开放范围和幅度,可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资源丰富等特点,来引导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一般加工工业投向中西部。一些以某种资源为基础的初加工和深加工的大型项目,也可以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4 引进外资技术含量低,消化不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
  
  当代经济竞争,已从资本实力转向技术实力,技术进步和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引进外资的核心。但优惠政策对中小资本直接投资有极大的吸引力,造成来华投资大多数是中小外商,其技术实力不强,资本又有限,往往着眼短期的加工项目,技术含量低;属于技术含量高的国际先进技术的大项目不多。即便是一些进入我国的跨国公司,他们大多倾向于只向子公司转让技术,主动防止技术溢出,以保持自身技术优势。一般来说,转让的技术越先进,外商就越倾向于采取控股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的方式。中国加入WTO后外资企业的独资化浪潮就清楚地表明了这一规律。2006年,新建外商独资企业占中国当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已从1999年的38.6%提高到62.8%。此外,原来占少数股权的外方合作伙伴通过收购中方合作伙伴股权实现控股或转为独资企业的例子也明显增多。同时,我国往往只注重技术引进,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创新, 本地企业过度依赖引进现成技术,消化吸收投入严重不足,妨碍了技术示范效应的发生。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在1999年到2005年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平均也只相当于技术引进费用的10%。虽然这一比例在2006年上升到18.2%,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从政府方面看,应不断健全微观激励机制。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企业的自主创新。从企业方面看,则应加大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以日本、韩国为例,这两个国家用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费用平均为技术引进费用的7倍。尤其是日本企业走过的“技术引进——消化仿造——技术创新”之路,更值得我国企业借鉴。
  总之,随着外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必须要对外资的合理利用问题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更要注重外资引进过程中的误区,通过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外资的引进和利用朝着符合我国产业布局、经济发展目标的方向上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春华.论如何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J].大众科技.2007.8
  [2] 王正娟、尤宏兵.外商直接投资与江苏产业技术创新[J].江苏商论.2007.6.
  收稿日期:2007-11-08
其他文献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消防力量弱与资源利用率低等直接影响到了消防防火工作安全有效的开展。因此,需要建设"智慧消防",采用各种先进技术,建立大数据云平台与火灾预警自动化等
此文介绍了应用75%杜邦巨星干燥悬浮剂、48%百草敌水剂、7%麦阔净颗粒剂、10%甲磺隆可湿性粉剂、72%2.4—D丁酯乳油以及混配剂Ⅰ:Ⅱ、Ⅲ等8种药剂在青稞苗期喷雾对阔叶杂草的防除
1农业防治1.1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选用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的津优3号、4号、津研3号、津春3号、津杂2号、山农5号等品种。1.2 清洁田园减少病原菌,发病后及时清除病叶,并集
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原始文献做了全面的考察,在细致梳理期刊上对山西票号的传播内容后,以期廓清晚清民国时期(1904-1947年)山西票号期刊
近两年,乐都县在省农牧厅的支持下,按照"抓川、进沟、上山"的发展思路,在乐都浅山地区大力发展温棚建设,将温棚建设由川水推向浅山地区,使蔬菜生产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教学方法运用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功。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强,注意力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这一特点,采取直观性、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心理
本文根据剩磁形成的机理,提出剩磁的大小由断电瞬间的电参数决定。仅靠剩磁大小判断是否短路是不严谨的。文章介绍了导线不同的悬挂方式对钉子剩磁的影响,提出用切割法测量穿
消防火灾事故是消防机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在当前新的形势下,消防火灾事故调查存在着消防火灾事故调查与灭火救援工作相脱节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消防火灾事故调查装备落后、消
马铃薯是我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在繁殖过程中由于各种病毒病侵染、引起种性退化,抗性减弱,易感病,造成减产30-50%,严重时几乎绝产。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