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原始文献做了全面的考察,在细致梳理期刊上对山西票号的传播内容后,以期廓清晚清民国时期(1904-1947年)山西票号期刊传播情况。在全面调查了近代期刊篇目后,发现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共计25种,涉及45篇文章,作为本研究晚清民国时期山西票号经由期刊传播的主要依据。本文试图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是否有山西期刊(1949年前)传播晋商(票号)的内容?2.山西票号是否创办过期刊?3.哪些期刊(国内)传播过有关晋商(票号)的内容?以及是如何传播的?4.山西票号经由期刊传播有哪些特点?在对搜集到的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进行发表票号文章数量及时间、发表文章年份、出版地等方面统计后,试图划分期刊传播票号的阶段和票号经由期刊传播的中心。对发现最早传播山西票号的《南洋官报》、以《山西实业报》为代表的山西期刊、以《中央银行月报》为代表的金融类期刊、以《中山文化教育馆季刊》为代表的文化类期刊进行分类研究,来廓清传播山西票号的代表期刊的编辑出版概况。通过对期刊传播主体、文本内容、编辑传播策略、出版发行渠道、受众与传播效果、期刊传播环境的研究,分析期刊对票号的传播过程。本文研究结论认为,票号期刊传播主要出现在山西票号衰落之后,而非票号兴盛之时;票号期刊传播主要出现在经济中心,而非票号中心:上海期刊成为传播山西票号的最为集中的集群;最早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是《南洋官报》、传播山西票号最为得力的期刊是《中央银行月报》;传播山西票号的期刊以专业传媒创办最多,社会职能部门创办的期刊次之,创作者几乎都与山西有联系;票号期刊传播内容涵盖票号方方面面,多为介绍票号盛衰始末,并且多以调查报告的方式呈现;期刊间相互转载增强了传播力度,也反映了当时期刊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