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_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对于深化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物理教学;结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传统教学中的板书、推理等教学手段存在着信息量不足,相对枯燥等缺点,虽然曾经创造过辉煌,现在对我们的教学仍有指导意义,却不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结合传统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结合了信息技术的新课程物理教学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因为内容的充实、形象,加上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刺激,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不知不觉中在知识的海洋中获取知识。
   一、信息技术在物理备课中的应用
   传统的物理备课是围绕教学大纲、教材写成的文字材料,每年都要重复大量的相关内容,既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又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现在使用计算机进行备课,既能非常快捷地实现教案的编辑修改,又便于保存,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实现资源共享。
   传统的备课以教科书、参考书为中心,教师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来完成,不但效率低,而且很多相关信息无法找到。现在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建立教学素材信息库,构建电子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备课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在Internet上查阅与教学有关的信息,如在教学中使用幻灯片、录像片、物理学发展史、历史背景等材料,并且可以通过BBS、电子邮件与全国各名校教师进行交流,提出问题,获得解答,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共享。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以往我们只了解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其他学科的情况只能通过与其他教师交流得到,不全面也不科学。现在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生信息库,为教师提供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在备课中,可以针对性地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真正达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
   提高课堂教学的容量,并不是增加授课的内容,而是指提高课堂的效率。使用计算机将教师的板书、板画、抄写例题的时间节省下来,将学生难以理解、用语言又难以表达的物理现象及规律制作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全过程。教学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讨论和思考的时间。同时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自然就扩大了课堂的容量,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奠定基础。
   2.增强实验的可见度
   物理教学中的概念大多是由实验得出的,有些实验现象很容易观察,而有一些实验则不易控制,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弹性碰撞》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客观条件和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现象不明显,又不易观察和总结规律,如果制作一个相关的课件通过直观的观察,便于学生总结规律,就可轻松地解决这个难点。
   3.物理现象的模拟
   有些物理实验,如原子物理中α粒子散射、云室等实验,以往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从理论上了解,对于现象和规律理解不深刻,而采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这些物理现象,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传统物理教学思维的改变
   在一节课里,如果仅仅是教师使用了CAI课件,用CAI课件代替板书,代替演示实验,代替纸质试卷,只能算是传统教学方式的电教化,即由以往的“人灌”变成了“机灌”。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开展自主学习,不仅仅限于利用CAI课件这一种形式上,现在网上有大量的高质量并且是免费的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图片等),网上资源为物理课题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结合教学实际,灵活使用计算机辅助,以达到物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传统模式的“满堂灌”压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形成了对知识被动承受的依赖性,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积极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一种“探索,质疑,学习,应用”的这种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的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5.习题的处理
   很多课后习题实践性很强,比较贴近生活。如飞机投弹问题,学生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讲解同样很吃力,而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则可轻松完成,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也是很明显的。再如讲电路的串并联问题时,根据电路实物图画电路图,学生普遍感到困难,教师讲解时,在黑板上要反复的画图,反复的擦图,效率非常低,而使用计算机将其制作成课件,使电路从难以辨别的方式变成容易识别的方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电路的特点,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下的课件又可供学生反复练习使用。
   三、信息技术在复习考试中的应用
   复习测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复习时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网络型课件或上网找一些现成的课件来巩固所学知识,也可以利用教师备课时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甚至是教师的电子教案。
   建立试题信息库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试、阶段性测试时,可以从试题库中随机抽题组成符合要求的试卷;计算机还可以在组织测试、测试后学情分析等方面给教师以帮助,为提高测试水平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在21世纪的大教育环境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巨大作用。现代教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时刻召唤着,要我们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步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实践证明:这对于深化物理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唐春红,电子教案与物理教学.物理教师2004(03).
   [3]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等.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流行的工作流概念、技术及相应的工作流引擎的特点,给出了一个应用Web服务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工作流;管理;Web服务     工作流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概念上讲,工作流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商业目的而根据一组定义的规则将文本、信息和任务在工作过程参与者之间传送的过程自动化。工作流中包含一组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关系,活动刻画了系统的功能,而活动之间的关
期刊
摘 要:工作辊、中间辊换辊频率较高,原来轴承座油气润滑装置在更换轧辊和快插方式上效率低下同时给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改造后的轴承座油气润滑装置效果良好。   关键词:油气润滑;工作辊轴承座;中间辊轴承座;传动侧;操作侧;变径接头;连接管     1.前言   莱钢冷轧薄板1#1500可逆轧机,由一重设计,2006年试生产,轧辊轴承座的润滑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油气润滑技术。但由于轧机传动侧及
期刊
摘 要:中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是由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组成的有机整体,现行数学教材的编排是沿知识展开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是蕴涵在数学知识的体系之中,没有明确的揭示和总结。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处理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在解题教学中及在专题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如何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关键词:渗透;过程;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处理数学问题时,
期刊
摘 要:高层建筑施工具有结构复杂多变、新技术新工艺繁多、施工工期紧和质量要求严以及工序穿插交叉频繁等特点,如何加强施工管理,特别是密切土建与各专业之间的配套施工尤为重要。    关键词:框剪结构;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
期刊
建国以后课改已有过好多次,而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改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社会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同时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改变历史悠久的灌输封闭教育,是社会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新课程的
期刊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命力在于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能的支持,成为企业生命的“血液”,这正是技工教育的生命和活力所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工教育必须建立市场调节机制,实施以转变观念为指导,创新体制为动力,打造品牌为核心的改革发展之路,必须坚持正确的技工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观念是先导   1.转变教育的服务观  
期刊
从近些年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抗击冰雪等抢险救灾的情况看,由于灾区副食原料供应的困难,尤其是蔬菜供应的困难,使得参与抢险救灾的部队或地方人员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灾能力。然而,在受灾地区尤其是南方灾区,有大量的野生植物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为人体补充维生素,如马齿苋、蒲公英、荠菜、苦菜、蕨菜等,对于上述这些野菜,大多数人都认识而且食用过。本文介绍两种人们不太熟悉而且比较常见的野菜的辨认
期刊
持续了近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浪潮,始终把教师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问题作为教学研究的关键提出。时至今日,我们的教育进入新一轮改革之际,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问题已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作为教师,只有找准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准确位置,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现对新的教学形势下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谈下个人粗浅的见解。   一、从师生人际关系上,教师角色应定位在民
期刊
摘 要:谚语是用简练的表达方式提出建议、警示道德的俗语。谚语是语义相对完整的固定句子。使用时可作为句子成分,也可作为独立的交际单位,表达完整的意思。谚语用最简短的形式表达最丰富的内容,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不少谚语以形象的比喻阐述事物的规律,具有很深的哲理。   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名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
期刊
"People-oriented" is a concept of philosophic value, and oriented means "fundamental", which is contrary to "the end". Compared to all the things around, peo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You cannot put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