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与中国同在

来源 :中印对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s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疫情,我选择留在中国
  姓名:Nathan Bennett
  年龄:32岁
  职业:人民画报社美国籍雇员,英文编辑部语言顾问、编辑记者
  出生地:美国
  现居地:北京
  每个春节都不一样。今年春节,中国发生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因此,我放弃了走亲访友和回美国老家,每天基本都呆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春节期间,我每天的日子过得有点无聊,概括起来就是:晚睡、晚起、把不规律的饮食习惯“转化”为能减肥的“断食疗法”。这期间,我的大部分时间用来看书和观看网络视频。以前在春节期间,我会去庙会凑凑热闹或是找个地方放鞭炮,但今年我几乎是闭门不出。
  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国人都很少外出。我在微信上看到了一段有趣的视频,一位母亲和她儿子玩剪刀石头布,输了的人,脸会被“狠狠”按在桌上的一块面团上。一些中国人开玩笑说,今年春节期间最热门的旅游路线是,卧室一客厅一厨房一厕所。有些人甚至无聊到把家里有多少块地砖都数清楚了。呆在家里很无聊,所以人们都千方百计找点乐子。
  面对疫情,一些外国人急于离开中国以避免感染新冠病毒,但我却决定留在这里。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春节假期尚未结束。但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实施,此后一段时期,人们必须适应这样的“新常态”。一些人担心,在新冠肺炎疫情核心区武汉发生的事情可能会在中国其他城市再次上演。对于那些拖家带口、年龄较大、在中国留学或只是计划短暂停留的外籍人士,在当下选择离开中国是可以理解的。其实,2003年“非典”爆发时,中国就成功应对过类似的流行病疫情。那时,被感染者很快被锁定并隔离治疗,局势快速得到了稳定,真正的“紧急状态”在疫情爆发后的三到六个月内就取消了。
  正是由于看到了这样的事实,所以我会选择留在中国。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率不像埃博拉病毒那样高。这种病毒会导致非常严重的肺炎,但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几周内被治愈,为缓解症状,可能需要对一些病人采取特殊护理。但是对于病毒性肺炎患者,本就通常需要三到六周的时间来接受治疗。另外,并不是所有的被感染者都会得上重症肺炎。过去,在“非典”、猪流感和其他类似疾病爆发之后,机场里会设置许多体温检测仪,旅客还不得不填写一些健康申报表,但最终世界还是度过了难关。我并非是“美化”新冠病毒,它很可恶,但类似的危机此前也曾经出现过。中国和世界都知道该如何应对,而且他们正在努力应对。面对这次疫情,我选择留在中国。
  抗击疫情 与中国同在
  姓名:Taling Tene Rodrigue
  年龄:33岁
  职业: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研究员,非洲法语国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生地:喀麦隆
  现居地:浙江省
  从喀麦隆到中国,在有生之年里,我听说过猪流感、禽流感、埃博拉、非典、中东呼吸综合征等传染病,但是我从未曾亲历过。直到今年,我在中国亲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
  最开始,当从新闻上得知在中国中部城市武汉爆发了类似流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时,我还不以为然,因为当时只有几个病例而已。但是,当全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感染者,我开始有些担心了。尤其是当美国出现第一例感染病例时,整个气氛开始变得不一样了。很快,我们学校开始建议我们减少户外活动,并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作为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的一名外籍老师和研究人员,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这些外国师生的安全问题,我们來自全世界各地,今年寒假都选择留在中国。坦白讲,当时我思绪万千,我在想自己是应该马上回国还是留下体验这不同寻常的经历,或者我应该加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但作为一个非医学专业的出身的人,如果选择留下,我能真正做些什么呢?
  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中国朋友、同事和学生,回忆起我们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他们给我留下了太多难忘的记忆。我对自己说“患难见真情”。而且,中国对非洲一直秉持着友好的态度。我想起了一个非洲的哲学观念“Ubuntu”,意思是“我在,因为我们而存在”,也就是说“别人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我决定留在中国,并尽可能地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不但积极遵守学校和市政府的规定和安排,还同时在社交媒体上和朋友、同事、学生及社区居民及时分享最新信息,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他们有的和我同在金华,有的散布在中国各地,还有的是我在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家人和朋友。
  我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每天由手机运营商推送的信息,以及来自金华市和国家层面的官方消息,由此获得最准确的防疫指南以及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最新更新。我懂中文,我把这些信息进行翻译,然后分享给那些不太懂中文的外国人。
  学校也为我们提供一手的信息和指导。我们每天都需要在网上填一张表格,说明我们的所在地、活动范围、接触的人以及个人健康情况。学校建议没有离开金华的人不要外出,而那些离开金华的人暂时不要回来。学校食堂随时为我们提供安全的食物和饮用水,同时为在校内外的外国师生提供越来越多的外语信息。这样的服务要覆盖到我们学校45000名的教职员工,工作量是相当惊人的。在我撰写本文之时,金华累计有34名确诊病例,我们学校尚未发现有人感染。金华有超过500万的人口,而且是中国的一个贸易交通枢纽,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们学校将赢得抗击疫情的胜利,我对此非常有信心。我希望我们的胜利可以给其他地方加油打气,尤其是疫情最严重的武汉。世界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可以战胜疫情,并由此变得更加坚强。
  与中国人民一起面对考验
  姓名:Abdallah Affes
  年龄:37岁
  职业:华语教学出版社海外市场开发经理
  出生地:突尼斯
  现居地:北京
  中国正与时间赛跑,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到本文截稿时,病毒已蔓延至14个国家,并且仍在继续扩散。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如延长春节假期、推迟学校春季学期开学、在一些地区实行交通管制等。   我是一名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我的家人一听到疫情的消息,都为我担心,催我尽快回国,但我真的不愿离开中国,毕竟我在这儿住了13年,我已把这里当成第二个家。于是我决定留下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安全第一
  这个冬天我一直住在北京。鼠年第一天,一些商场、超市照常营业。在我看来一切都很正常,因为这座城市同往年一样,无数人从北京返回家乡与家人共度春节,寂静、空旷无人的道路就像描述中的“空城”。每年这个时候,北京的街道总是这样空荡荡的,大多数商店都关门歇业。唯一不同的是,今年人们都戴着口罩,几乎每个社区入口都有一名友善的保安,给要进入社区的人测量体温,并要求出示“社区出入证”,以确保社区更安全。
  春节这段时间本应是中国人期盼了一年的愉快节日,可是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旅行和聚会不得不受到限制。但如很多人所说,“安全第一”,对人员流动的限制有利于控制病毒的传播。
  小小贡献
  如今,数亿中国人使用社交媒体,这与2003年非典爆发时不同。自媒体时代的负面后果是,很多夸大和不实的消息在社交媒体上得以传播,放大了此次危机。特别是,世界另一端的人们因脸书上的假新闻感到恐慌,从封路导致食品短缺,到夸大冠状病毒的凶险,好像每个受感染的人都会纷纷死去。这些谣传令人不安,促使我想分享作为一个留在中国的外国人的真实经历,讲述新型冠状病毒来袭的点点滴滴。
  我的祖国突尼斯的三大广播电台对我进行了采访,我告诉人们中国的实际情况,驳斥虚假信息。我觉得这是我在这场磨难中,能为中国做的最起码的事情,我希望我能做得更多。
  共同努力
  中国控制疫情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为了控制疫情蔓延,把像武汉这样拥有1100万居民的城市“隔离”起来,同时确保居民安全及生活必需品供应,真是了不起。我必须向中国致敬,因为她在短短10天内,就在武汉建起了一家新冠肺炎专门医院,配备了1000张病床和最新的医疗设备。听到这一奇迹,突尼斯媒体开玩笑说,你出趟门回来,中国建筑商就能给你建好一座别墅。效率和责任感是中国人民在这场危机中焕发出的两个闪光点。
  为了支持中国抗疫,一些国家向武汉提供了医疗用品。我看到投射在阿联酋著名的迪拜大厦上的一段非常感人的视频,里面的人们挥舞着的中国国旗和写着“武汉!加油!”的横幅。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对中国人民来说,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着一场严肃的斗争。”我们耍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果断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过去,流行疾病和地震都曾冲击过中国,但中国每次都战胜了困难。如今,这个故事只能有一个结局: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传播,中国人民的信心和勇气让他们一定能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取得最终胜利。
  面对疫情,多些关爱,少些攻诘
  姓名:Da í na Pestana
  年龄:30岁
  职业: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古巴籍硕士研究生
  出生地:古巴
  现居地:北京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随后各国媒体报道和疫情数据便甚嚣尘上。然而,并不是所有新闻报道都准确讲述了实际情况。正相反,有些媒体报道存在有意夸大的成分。
  作为一个外国人,疫情爆发以来我一直都在北京,我想做出一些澄清,好让有亲朋好友在华的外国人以及中国朋友们心安一些。
  我第一次听闻这个病毒是在去年12月底,当时只在武汉有少数确诊病例,人传人尚未被证实。当时如果说我不关心那是不可能的。我在多个场合都听人讲过当年“非典”疫情,许多人的生命被病毒夺走。因此,我开始密切关注有关的新闻报道,去公共场所时也格外注意,也非
  1月中旬,形势逐渐明朗起来,情况比多数人预想的要严峻,更加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开始实施。然而当时春节将至,数百万人即将启程返乡或出国,病毒向更广的区域更快传播的风险加大。随后几天里,越来越多病例见报,外国媒体的报道也越发夸张。有些国家开始从武汉撤侨,有些国家暂停让中国乘客和从中国来的乘客入境。不仅于此,许多往来中国的航班也中止了。
  病毒给公众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这一点毫无疑问。外国政府保护本国国民的心情也可以理解,阻止病毒携带者过境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必要手段,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在华的外国人,我看到中国政府、无数医护人员和普通人为了控制疫情付出巨大努力的同时,却在一些外国媒体的头条新闻中读出了恶意,中国的努力受到了贬低、轻视甚至严厉批评。
  我不是专业医护人员,也没有任何资质能从批判角度评价自病毒发现以来的官方行为。我认为,关于控制疫情,总会有更加快速、更加有效的办法,而这样的办法在现实中并不一定可行。我可以作证,中国中央政府和北京市各区尤其是海淀区在过去的两周中应对非常迅速。
  为了控制疫情,中国动员物资和人力的举措令人难以置信。有些药店免费发放医用外科口罩;我所去过的超市里,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非常稳定;春节期间及节后仍然营业的餐厅小学都开始网上授课;许多公司鼓励员工远程办公。
  我不想淡化疫情的严重程度。如果不重视个人卫生,那么感染的风险就会很高,因此需要在公共场所佩戴合适的口罩,避免同他人的肢体接触,避免去往人多拥挤的地方。一般来讲,免疫力差的人更容易得病,得病后恢复得也更慢。但是,如果认为每个中国人都感染了病毒,或者认为一旦感染就会致死,这就太荒谬了。
  病毒的低致死率不能作为不重视疫情的借口,但确实能让我们认清实际情况。微信等许多网络平台都提供疫情的实时数据,能看到有多少人确诊,有多少人疑似,有多少人出院,有多少人病亡。通过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出,虽然病毒传播的速度非常之快,但是并没有外国媒体所说的那么致命。
  但是,这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可以覆盖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但他们的负面报道助长了人们的恐惧和偏见,导致对亚洲人尤其是中国人的种族歧视直线上升,国际上对中国的恶意也在增加。所有这一切,轉移了公众的注意力,病毒真正的受害者,被病毒夺走生命的人和他们的家人,以及担忧亲朋好友健康的人却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这并不是世界末日,也不是中国的末日。疫情终将成为过去。但是网络上对亚洲人冷漠、残忍的言语,少数人的种族歧视言论所留下的心灵创伤将会持续存在,让我们不要再助长仇恨。
  策划执行/《中印对话》编辑部
其他文献
缩短负面清单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新举措。  2019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以及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布并于7月30日开始实施。本次修订在交通运输、增值电信、基础设施、文化等服务业领域,以及制造业、采矿业、农业领域均推出了新的开放措施,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且不新增限制。对比以前版本,其中体现出三大亮点。  首先,加大农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力度,目的是加快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和开
期刊
在中国抗疫的艰难时刻,印度朋友们的点滴善举让我十分感动,深刻体会到了两国人民间的真挚情谊。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场疫情突如其来,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一次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措施迎击疫情,很多远超国际卫生条例要求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体现了中国的责任担当,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经过艰苦卓绝、日以继夜的奋战,目前疫情總体上得到了控制,
期刊
双方应积极贯彻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以明年中印建交70周年为契机,加强交流合作,继续为两国多领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雨季对于印度来说,一直是个奇妙的时节。它不仅让大地绿意盎然,也预示着中印关系发展的“新愿景”。对于我个人而言,能够在双边关系前景充满光明的时刻,作为中国新任驻印大使向尊敬的印度总统拉姆·纳特·科温德先生递交国书,我感到非常高兴。  在我们筹备中印两国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之际,很
期刊
中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中国卫生部门通报,截至2020年3月6日24时,中国大陆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病例80651例,累计死亡病例30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5404例。湖北省累计确诊病例67666例,其中武汉市49871例。湖北省会城市武汉是中国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自2019年12月首次报告武汉出现疫情以来,新冠病毒目前已经影响到中国大
期刊
中印两国比邻而居,只有彼此看见、相互理解,才能在现代化的挑战中创造新的未来。  电影作为最具大众性的文化形式,在跨国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有着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文化曾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早在唐朝就有玄奘法师从中土到西天取经的故事。近代以来,中国和印度又有相似的被侵略历史,经历了艰难、漫长的反抗,才获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如今,两国又面临现代化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印两国需加大力度增强政治互信、推动人文交流。  2020年,中印将迎来两国建交70周年,两国均在筹备一系列庆祝活动,这无疑将大大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2019年8月1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S.Jaishankar),双方的会面为两国建交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  此前,双方分别在中国举办了“印度旅游年”,在印度举办了“中国旅游年”。最近的一波庆祝活
期刊
中印电影人已经意识到,两国拥有很多共同的文化基因。  一个好故事真正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地理上的限制,对全球受众均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来说,没有比电影更好的媒介可以将两国连接在一起。  不久前,印度宝莱坞巨星沙鲁克·汗到访中国,迎接他的是无数热情的影迷和赠送的礼物。沙鲁克·汗被称为“宝莱坞之王”。此次他和印度知名电影人卡比尔·汗一起来到中国,出席中印电影合作对话论坛
期刊
“你做一点好事,我做一点好事,世界真的会发光。”  24岁的吴炎坤是武汉市汉阳区玫瑰第二幼儿园唯一的一名男教师。过去一年,吴炎坤接触得最多的是班上35名孩子,午间唱歌哄睡,课堂上排练短剧,阳光下奔跑游戏,孩子们亲切地叫他“爸爸老师”。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整座武汉城的运转被拽入陌生的节奏,他和孩子们再见面的日子也被无期限推迟。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抗疫之战中,吴炎坤一直告诉自己“得做些什么”,早
期刊
自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的银幕数量不断增长,从约2000块增至逾6万块,如今稳居世界第一。银幕扩张背后的动力是中国电影消费市场的持续繁荣。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北美的全球第二大票仓。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增长至近610亿元。  印度也是全球主要票仓之一,而且是电影年产量最高的国家,过去多年里,印度保持每年生產上千部电影。此外,印度电影的海外影响力不断上升,电影出口量仅次于美国。2017年,印度电影
期刊
宝莱坞电影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不仅要理解汉语语言,更要理解中国人的心态和中印之间细微的文化差异。  2011年,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的宝莱坞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上映,斩获了200万美元票房。八年后,希拉尼应邀成为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的评委。  希拉尼被公认为首位将宝莱坞大片带到中国的印度导演。《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上映之初名声并不响亮,但它却为中国和印度这两个邻国打开了文化交流的渠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