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教学,不能忽视算理探究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tus3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主要让学生学习口算乘除法,为后面学习笔算乘除法打下基础.初上这个内容的教师容易产生这个单元的内容比较简单的感觉,对这个单元的教学中的一些问题重视不够,甚至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果,提前让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口算题,或者让学生记住一些形式化的算法.因此学生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和问题,这也折射出了我们教师在教学处理上的得失.
  
  一、类似“21×2=24、69÷3=32”问题的出现
  
  学了乘法口算后,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要领,但也会出现一些意外,如出现21×2=24的情况.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过于强调形式上的算理,如12×3=36,这往往会引导学生口头总结得出一三得三,二三得六,所以12×3=36.而忽视了1在十位上是表示10,应强调用10×3.学生在运用的时候容易出现跟形式,不明白算理,用一三得三,把先算好的3写在个位,二三得六把6写在十位,也就是把结果的数位调换.二是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没有用心弄清楚算理,或者上课走神,觉得老师讲的这个很简单,一看就知道了,自己总结出了类似“一三得三,二三得六,所以结果等于三十六”的方法,结果到运用的时候,不明白究竟是3在前面还是6在前面,凭感觉或凭书写习惯,从而出现数位颠倒的情况.
  对这个问题处理,我在上“植树”这一课时,采取多向互动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师:36÷3=12,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1:3÷3=1,6÷3=2,所以合起来就是12.
  师:你的想法听起来很简单,大家对他的想法有意见吗?
  生2:把1和2合起来,也可以得到21啊,你怎么就确定是12呢?
  师:你很善于听刚才这个同学的发言,说得很有道理,对啊,怎么就确定是12呢?
  生1(想了想):哦,应该在3后面添个0,1后面也添个0,(30÷3=10)合起来就是12了.
  又有学生举手表示反对,我请了其中的一个.
  生3:10和2合起来不就是102吗,怎么是12呢?(很多学生纷纷附和着说是)
  这时,生1显得有点着急:不是那个意思,合起来应该是10 2=12.
  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没有)不过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这个30是从哪来的?
  很多孩子举手,我请了其中一个.
  生4:30就是把36人分成30个人和6个人得来的,30人每组3人分成10组,6个人,每组3人分成2组,一共就是12组.
  
  二、学生从“60÷3=20”推出“66÷3=26”
  
  从“60÷3=20”推出“66÷3=26”!以前教过的三年级学生也出现这种情况,但我总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学生在算“66÷3”得出26时,忘记了计算个位的六除以三,没有倾听孩子们的想法,今天再上这一课,听到孩子们的想法,感触很多.
  在学生做“植树”一课的练习时,我请了一个学生回答他所做的第一竖排三个题目的答案.
  生1:60÷3=20,66÷3=26,69÷3=29.
  听到这些答案后,马上有很多孩子举手,我也在心里暗想:犯了以前学生犯的毛病了.为了让其他学生不出现类似错误,我决定让这个学生把他的算法说出来,以警示其他学生.
  生1:60÷3=20,把6后面的0遮住,6÷3=2,再把遮住的0添在2后面,得到20;
  66÷3,把后面的6也遮住,6÷3=2,再把遮住的6添在2后面得到26……
  听完后,我突然觉得,在前面的教学中,由于我的处理不当形成了孩子认知的一个错觉.在教学“60÷2”的这一例题中,我过分追求算法多样化,而忽视了算理的合理性.当一个孩子站起来说“60÷2,把0遮住不看,6÷2=3,再把遮住的0补在3的后面”时,我对这个算法进行了肯定,还表扬这个学生的算法简单、快捷.而没有向学生强调为什么0可以直接添在后面,添在后面的0是否是原来遮住的0.导致学生有现在的错误推理.
  看来,口算的算理看似简单,但要让学生明白仍然需要我们教师重视,尤其是在常态课上,我们更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不能让学生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去总结一些表面性的结论,给后面的学习制造隐忧.口算乘除法是为后面的笔算乘除法作铺垫的,是学生理解分配率的基础,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看似掌握或者为了追求所谓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算理的探究过程,尤其不能为了追求教学上的快,让学生记住一些表面结论,而导致学生认知上的错误.
  责任编辑 罗 峰
其他文献
【摘要】为适应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图书馆开始收藏各种电子出版物,进而促使高校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得以延伸。文章在阐述电子阅览室功能演变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管理策略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改进阅览室服务管理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    1.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  现阶段电子阅览室从提供服务的功能上来说,可以分为如下3类:   1.1图书馆
随着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语言的主观性。基于体验哲学的隐喻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而且体现在语法层面。本文
【摘要】通过对松粳9号采取几种育苗方式及播量的试验,对10个处理的苗高、叶龄、茎基宽、第一叶鞘高、单株白根数、百株地上干重等秧苗素质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新基质(稻壳)育苗、钵体育苗与播量300g、400g是培育壮苗、提高秧苗素质较好的育苗方式。  【关键词】秧苗;育苗方式;播量;秧苗素质    “秧好半年禾”,优良的秧苗素质是水稻高产丰收的决定性因素[1],而选择合理水稻育苗方式是水稻取得良好的秧苗
【摘要】根据当前企业网络信息监管不力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企业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的方案,方案包括网络结构、系统功能和数据库设计。  【关键词】网络信息;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系统功能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Enterprise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o
句节是日语复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义和结构方面都与日语的单句有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日语单句的结构是多层立体的,作为句子成分的从属句节在结构上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征
【摘要】高校第二课堂是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和工作实践,从三方面论述了如何通过打造大学第二课堂来提升校园文化精髓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高校;第二课堂;校园文化     高校第二课堂是一种综合理念,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校园活动。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可以在教室,
高校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十八大部署要求,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抓好大学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两面大旗,风风火火了五六年。不论什么样的数学公开课,总不少合作交流。课堂里没有合作,就好像没有与课程理念接轨一样,谈不上是一堂好课。在这样的课堂里,独立思考的影子似乎少了或根本看不见了,所取代的竟是看似热闹的合作场面或是问题、习题一出来,竟成了某些优秀学生的独角戏……慢慢地许多学生养成了不愿独立思考的懒习惯,课堂里便多了一些克隆式的思维结果,学生个性思维廖廖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时代的到来,在管理领域中都在逐渐实施创新管理的要求.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中也必须实施创新管理,并且做好适应时代发展的充足准备,对未知的变化也要有所
初中物理课程一直以来都是初中课程中的难点内容,很多学生在还未接触物理课程时就已经开始担心物理课程的难度.但是物理课程真的是很难学好的科目吗?其实只要学生掌握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