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里如何“洗刷刷”

来源 :初中生学习·博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wei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地球上,每天人们都要对房间“洗刷刷”,即使平时上班没有时间,到周末也要来个大扫除。可以想象如果家里的生活垃圾都堆在屋子里,这个家将是什么样子?食物腐烂发出的臭味将会把人熏得无法呼吸。同样,生活在太空密闭环境中的航天员也要打扫卫生。
  
  太空大扫除
  与地面不同,空间站除了每天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外,还有科学试验后剩下的废物、航天员锻炼时不慎打坏的仪器,以及航天器对接设备需要处理。而且,由于失重,太空中的物体都不会乖乖地落到地上。一些食物的残渣、用过的废物趁航天员不注意,会躲在角落里。
  在长期飞行中,保持生活舱中的卫生要靠航天员,因此他们除了每天的小扫除外,一星期还要来一次大扫除。一名曾在空间站长期工作的航天员说:
  “每天下午,我们都会忙里偷闲,3人聚在一起喝下午茶。完成所有工作和健身计划后,我们才能享用晚餐。晚餐后,我们还得收拾‘房间’,把这一天的生活垃圾堆积在一起,转移到‘进步’号货舱中,并把第二天的食物准备好。每隔一段时间,‘进步’号会把我们的生活垃圾运回地球,再把新的生活补给品运来。”
  星期六,他们还要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拿着湿布用近5个小时的时间将大约100平方米的4间房擦拭一遍。他们的目标是保证所有的区域没有灰尘和霉菌。这项不起眼的工作在太空中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微生物会无情地腐蚀太空设备,破坏光学仪器。在以往的太空实验中,曾因为微生物大量繁殖,使得航天器内部达不到进行实验所需的洁净水平。
   保持舱内卫生的设备有除尘设备、垃圾箱、二氧化碳吸附装置及各种替换件。由于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不可能使用长柄地板刷和水桶,只能用浸渍过消毒成分的拭布来擦控制板和仪器。必要时。他们还会接通专门的吸尘器。消毒拭布和吸尘器是俄罗斯专家专门为国际空间站研制的。在空间站上进行一次消毒清理工作会用掉约10包拭布。对于微生物活动最厉害的地方,航天员还要使用药剂进行消毒处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采取了许多措施防止微生物大量繁殖,其中包括对空间站的特定部位进行补充加热等。舱内通风机的过滤器也要经常更换。航天员在打扫卫生时动作特别轻,不能随意搬动舱内的物体,避免废物飞起来。
  打扫卫生后的垃圾要分干、湿两类,分开存放在不同的垃圾箱里。这些垃圾将与其他废物一起,被移送到航天飞机或货运舱内,货运舱在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会在返回大气层时烧毁。在短期飞行任务中,太空舱内的垃圾由航天器自己带回。例如在航天飞机上有4个垃圾箱,1个装湿垃圾,3个装干垃圾。垃圾箱中有垃圾袋,垃圾袋中装满垃圾后,航天员用绳子把它扎好,放到中层甲板下的贮存箱里。二氧化碳吸附装置中有氢氧化锂罐,它可以吸收座舱中的二氧化碳。在飞行时将它安装到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中,并根据座舱中航天员的数目,定期更换氢氧化锂罐。
  
  空间站曾成“垃圾桶”
  在“和平”号空间站运行期间,杂乱和拥挤曾是一大难题。每隔两三个月,“进步”号货运飞船会为“和平”号送来新的补给。航天员们先卸下补给品,再把生活垃圾放进已经腾空的货运飞船上。已用过的科学仪器也应该清理出“和平”号,但由于“进步”号空间太小,许多仪器无法带走,因此,空间站里显得很拥挤。因此,曾经一段时间内,航天员一进入空间站就会闻到扑鼻而来的一股混和着汗臭味、金属味和霉味的气味,看到舱内到处漂浮着许多废弃品。1997年参加“和平”号飞行的美国航天员杰里·林内格曾这样形容:“到处漂浮着垃圾,令人觉得好象在海藻间潜泳。这本是一个为天体物理学研究而建立的空间站,但是当你置身其中,你会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个垃圾站。”
  国际空间站上的垃圾主要靠航天飞机运回地球。俄罗斯货运飞船虽然也可以运载一部分垃圾,但其载货量仅为美国航天飞机的三分之一,除了航天员外,载人飞船的返回舱里几乎再装不下什么东西。俄罗斯的货运飞船在返回时会直接在大气层中烧毁,但由于发射代价较高,不能经常发射。所以,清除国际空间站上垃圾的工作,还是要依靠美国航天飞机。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了坠毁事件,从那时起国际空间站所有运输航天员和货物的责任都由俄罗斯的“联盟”号载人飞船和“进步”号货运飞船完成。由于美国的航天飞机已经有两年未能将国际空间站上的垃圾运回地面,所以那时空间站上几乎已经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活动的地方,那里就像一个“堆满垃圾的阁楼”。
  2004年4月返回地面的国际空间站第8期考察组航天员富尔在国际空间站上工作生活了半年的时间,他说:“狭小的空间让我们的工作效率降低了1%~2%,因为每次通过过道时都要绕开大量的垃圾。不过,我认为现在的情况还没有当年‘和平’号上那样危急。”当时,他认为清除空间站的垃圾迫在眉睫。
  
  “太空棒球”
  在早期飞行中,航天员们通常将废物装在袋子里后直接扔出舱外。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这样做了,因为太空中过多的垃圾会威胁到国际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的安全。不过,2007年也发生过一起将空间站垃圾抛向太空的事件。
  2007年7月23日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中为空间站做了一次“大扫除”,清除了两项已没用的设备。航天员克莱顿·安德森把这两件“垃圾”徒手抛向地球,他戏称自己宛如玩了一次“太空棒球”。
  为确保这次“太空棒球”投掷成功,3名航天员全体出动。安德森负责“抛投”,队长费奥多尔·尤尔奇欣从旁协助。飞行技师奥列格·科托夫则负责控制机械手臂。打“太空棒球”时,安德森靠在空间站长17.7米的机械手臂上,尽量远离空间站。接着,他向前晃了晃身体,大喊一声“投”,用力把一个重90多千克、长1.22米的相机支架向与空间站运行相反的方向抛去。第二次,他抛出的是一只质量约635千克、体积有冰箱那么大的氨罐。地面控制中心用棒球术语称赞这一投为“中路球”,而安德森回应说:“赶快打电话给棒球明星,告诉他们,我刚投出一记时速为2.8万千米的球。”
  安德森打“太空棒球”当然不是为了娱乐,这是一次“大扫除”行动,旨在清理空间站内失去作用的设备。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官员说,这次事件实则无奈,不过扔出的相机支架和氨罐不会与空间站相撞,也不会撞到太空中的卫星和其他飞行器。据预测这些抛出的垃圾10个月左右后将飞入地球大气层,燃烧殆尽,只有氨罐的一些小碎块能穿过大气层。为了确保不与垃圾相撞,空间站当天晚些时候进入了更高的飞行轨道。
  总之,垃圾要清除,不管天上的还是地下的。
其他文献
战国时期,赵国离匈奴最近。匈奴衣食匮乏了,就侵入赵国的边境,大肆掳掠一番,把男人掳去做奴隶,把妇女掳去给兵将取乐,把牲畜掳去放牧。面对这个纵马驰骋、来去自如的对手,赵国上下想坏了脑袋也想不出好的应对办法。  于是,赵王派大将李牧去驻守雁门郡(今山西代县)。李牧也没有对付匈奴的好办法,干脆就用了最笨的一招:拖。  作为边将,李牧拥有很大的权力,不仅可以设置官吏,还负责征收防区内的所有租税。李牧把租税
期刊
沸腾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是一种很复杂的物理现象,蕴含着很多奥秘,有一些问题甚至到现在还不十分明了。例如,在没有重力存在的太空中的沸腾现象,和地面上的有什么不同呢?这个问题在过去是无法解答的。多亏航天技术的发展,我们终于可以目睹太空中奇怪的沸腾现象了。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条件下,同样一个物理过程的表现形成可能是迥然不同的。    液体沸腾是地球上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它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
期刊
“三点水”右边加个“来”字念‘lái’,那“三点水”右边加个“去”念什么呢?  当被问到这个题目时,我随手在纸上写下了“法”,但是我认不出它来!我觉得没这个字……你呢,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觉?    “三点水”右边加“去”念什么?如果直接写出来,一眼看上去,谁都能认识。不过,盯着它多看一会儿,这字就变得陌生起来了。这种情况好像大家都经历过,属于“常见病”,但却是“疑难杂症”,不好对付。以下是一些可能
期刊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机体内的器官会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种适应性一代代遗传下来,便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对外界环境变化的感知能力。于是,很多动植物就成了天气预报高手。    燕子 民间有“燕子低飞要下雨”的说法。这是因为下雨前,空气里水汽很多,把一些昆虫的翅膀弄湿了,就像是飞机荷重过大飞不动了,如果燕子要吃虫子,就只能接近地面飞行。另外,要下雨的时候,气压变低,空气里水汽增多,土壤中
期刊
地球上出现的层出不穷的地面塌陷事件,肯定让你对天坑的名字“耳熟能详”。人类对它产生了巨大的恐慌,认为这是大地震、世界末日的前兆。事实上,经过地质专家的实地调查,他们一致认为天坑与地震无关,属正常的地质现象。为了真正了解天坑,我们来听听天坑是怎么说的?    我叫“天坑”  我的中文名字叫“天坑”,我的英文名字叫——咳!咳!就是用汉语拼音拼成的“tiankeng”,换个声调就能拥有同样的中、英文名字
期刊
班上有64位同学,身高都有一些微小差异。让他们排成8行8列的方阵。如果从每一行8位同学中挑出一位最高的,那么在挑出的8位同学中一定有一位最矮的同学A。让这些同学回到各自原来的位置站好后,再从每一列8位同学中挑出一位最矮的,那么在挑出的8位同学中一定有一位最高的同学B。且假定A与B是不同的两个人,你看他们谁高?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但要做出满意的回答,却要动动脑筋。首先遇到的问题是A、B两位同学
期刊
数学运算中经常使用符号+,-,×,÷,=,>,<,∽,( ),等,你知道它们都是谁首先使用,何时被人们所公认的吗?    加减号“+”“-”  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在他的著作中首先使用了这两个符号,但这两个符号正式被大家公认是从1514年荷兰数学家荷伊克开始。    乘号“×”  英国数学家奥屈特于1631年提出用符号“×”表示相乘。另一乘号“·”是由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除号“
期刊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绿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绿色”食品、“绿色”服饰、“绿色”交通……“绿色”真是无处不在。下面就看看,聪明智慧的建筑师们是如何实现“绿色”建筑梦的。    山脉摩天大楼  这座“居住山”是为了避免全球变暖带来的土地沙漠化危害而设计的。根据设计,它将为世界上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 ——中国西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提供一个可居住的沙漠绿洲。这座人造山形建筑,可以创造自己的微
期刊
大家都听过《白雪公主》的童话,童话中的魔镜会告诉你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然而,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些魔镜,功能各异,有的可以透视,有的可以治病,有的还可以预测未来,相信这都是你闻所未闻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魔镜能告诉我们什么秘密吧!    照骨宝  公元前三世纪末的秦王朝时代,在无劳县(在今越南中南部的古城)境内的镜舞溪旁的古窟中发现了一面高两米多的方镜。人在镜前照时,能透视出内脏和骨骼。该镜在当
期刊
当今世界,太阳能越来越成为广为人知的能源,很多公司都纷纷加入研究太阳能的行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麻省理工的科学家们和他们的新科技。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麻省理工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新型印刷技术,该技术能将太阳能电池印制到薄薄的、柔软的材料如普通的卫生纸上。尽管用卫生纸做基底不像实际的太阳能设备那么高效,但它是低成本印制技术。  新技术被称为氧化化学气相淀积,是将原料单体和氧化剂气化后喷在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