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来源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999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体验成功.探究性学习中的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分工,他不仅承担个人的责任,还要做好与小组和小组外同学的协作、沟通.他们通过实验、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各种研究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特点在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是很难达到的.探究性学习由于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居于辅导的地位,因而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培养,具体的我从这些方面下手:
其他文献
自然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都是由实验推导和论证的.从上述三个角度来看,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点.从教材来看,自然科
近年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使
人文精神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语文阅读教学是提高中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把人文化的阅读环境融入课堂内外,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
根据大量的野外观测和沙(雪)颗粒运动动态摄影的资料,分析地球表面上气流带动的各种固体颗粒的主要运动形式——振动、滚动、滑移、跃移和悬移的物理图象中力的作用,给出其主要运动参数的表达式,建立各自简单的数学模型。特别对跃移运动还给出模拟轨迹方程。该模型与实际拍摄的轨迹相对比表明,较之以前风沙物理研究者模拟的跃移轨迹要好。文中首次提出的滑移概念,即振动、滚动和滑移三种颗粒运动形式代替以往分类的蠕移、跃移
甘肃河西走廊于1993年5月5日14—20时发生特大沙尘暴。黑霾一般高度为300—400米,最高700米;锋面前移速度平均为50—60公里/小时,最大76公里/小时;瞬时风速在20米/秒以上,最大达34米/秒;能见度为0—100米。这次沙尘暴给灾区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元。根据典型地区调查分析,灾情多发生在防护林不够完整的老绿洲和新垦灌区。为此,建议应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一段时间以来,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实施持股激励机制的议论不绝于耳。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导致委托人为了解决代理问题,必须有一套激励约束机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民主和谐的的教学氛围,树立问题意识,开展有效的探究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
在落实高中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时,我们要注意从多个点入手。如我们要成为学生的“知音姐姐”,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和谐的沟通,尊重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让学生
据统计,在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供开发利用的河川径流资源约为140KM~3,山前平原地区还有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11KM~3,流出境外的河川径流资源为56.5KM~3,目前状况区内总用
笔者选用巴里坤湖湖滨浅滩60cm深的剖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210)Pb测年和树木年轮年代学研究,获得了沉积地层、生物地层、地球化学元素与冰川进退、湖面波动近于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