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光子筛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成像元件,具有高分辨、质量轻、体积小及易复制的优点,对于成像系统轻量化以及极短波谱区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对国内外光子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从成像对比度的增加、衍射效率的提高、宽光谱成像和高数值孔径光子筛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光子筛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这四方面研究内容分析了目前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是今后光子筛研究的主要方向。指出光子筛实用化面临的其他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光子筛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光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四川成都610209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子筛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成像元件,具有高分辨、质量轻、体积小及易复制的优点,对于成像系统轻量化以及极短波谱区成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解决的具体问题对国内外光子筛研究成果进行分类,从成像对比度的增加、衍射效率的提高、宽光谱成像和高数值孔径光子筛设计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光子筛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这四方面研究内容分析了目前尚需解决的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仍然是今后光子筛研究的主要方向。指出光子筛实用化面临的其他客观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光子筛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光刻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在BaTiO3:Ce晶体上,用两He-Ne激光为模拟光源,进行远场自泵浦相位共轭。通过研究不同入射强度比的两种光产生的相位共轭光强变化,特别是它们各自建立相位共轭光栅的响应时间差别,发现非单一强度分布的远场光产生的相位共轭光在时序上能分离。依此特性,初步探索不配合目标的信标光成为点光源用于自适应光学系统的问题。
对于道路照明,人眼观察到的是路面的亮度而并非路面照度。理想的路面照明应能达到照度和亮度的双重均匀性。从发光二极管(LED)道路照明中路面亮度与照度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反射特性同时实现路面照度与亮度均匀性的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标准给出的简化亮度系数表计算路面上所有点的亮度系数;然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对路面照度和亮度同时进行分析,得到路面最优照度分布;最后采用分离变量与最小能量块迭代结合的方法对光源以及接收面进行网格划分,根据目标照度分布进行三维自由曲面光学系统设计,得到实现路面照
以Ta2O5为初始膜料, 采用电子束蒸发制备了Ta2O5薄膜, 以空气和氩气分别作退火保护气氛, 以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为测试手段研究了退火后薄膜的结构, 用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在可见光及近红外波段的透射率, 利用透射率极小值计算了几个典型波段的折射率。研究了保温时间、保温温度、保护气氛对Ta2O5薄膜透射率和折射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对Ta2O5薄膜进行300~600 ℃下保温2 h的退火处理, 对透射率影响不大; 500 ℃下保温4 h退火处理获得的薄膜折射率最大; 对Ta2O5薄膜进行氩气
针对周向探测系统对探测激光光束发散角大小和能量均匀分布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球面柱透镜阵列的分区探测方案。探测系统光源为快轴准直的半导体激光器阵列, 激光慢轴由非球面柱透镜阵列进行配光。提出了平行光线光源近似方法来简化复杂的高斯光束相关计算, 并最终得到非球面曲线方程。应用上述方程确定的非球面柱透镜阵列, 得到发散角可调且功率密度关于弧矢面平面角均匀分布的出射光束, 均匀度可达98.64%。为减小光学系统公差的影响, 设计了波浪型结构透镜阵列。通过误差分析可知:透镜材料的折射率误差只影响发散角的大小而
All-optical ultrasound probes that contain a photoacoustically-based ultrasound generator paired with a photonic acoustic sensor provide a promising imaging modality for diagnostic and MRI-compatible applications. Here, we demonstrate the fabrication of a
微通道板(MCP)在X 射线的会聚成像方面有视场大、重量轻、对装调精度要求低等优点。基于全反射理论,研究了平面圆孔MCP对X 射线的聚光特性,计算了MCP的像面光照度增益和点扩散函数与微通道板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使用TracePro 软件对直径为25 μm 的圆孔MCP 的聚光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基本吻合。结果表明,MCP 的相对光照度增益与光源距离ls近似成正比,而与MCP 的最大孔径无关,当光源距离为110 mm 时,相对光照度增益大约可达到18 倍。进一步研究了MCP 离轴、俯仰、倾斜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合成了掺杂蓝光波段激光染料的SiO2基固体材料。用波长为308 nm的XeCl激光器作泵浦源,横向泵浦,获得了峰值波长为440 nm的蓝光波段激光输出。在泵浦光强度为7 mJ时激光输出达到0.38 mJ。
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委员会会议于197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日本大阪召开。本文是作者关于这次会议的报告。会议的组织者是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者是大阪大学激光工程研究所和日本教育、科学和文化部。八个国家的五十名代表以及十五名观察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