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用华美的生命作抗争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女性对自己命运的屈服和抗争一直是张爱玲小说女主人公表现的一面,无论从《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再到《倾城之恋》的白流苏,她们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宿命进行着不屈的挣扎。
  关键词:语文学科;张爱玲;宿命;女性;抗争
  
  宿命论由来已久,这种世界观认为在人类诸多的神秘变化的命运现象中存有一些定数,而这些也可称为必然法则的定数,即是组合世间诸法相的基本力量。至今我们也面对相似的困惑,所以我们希望世界改变,当然通常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希望一切更加公平合理,希望这是个有希望的那种世界。
  张爱玲小说中主人公多是女性,在一个特定时代,特定社会背景下,都用自己的一生与命运作着殊死的较量。
  一、虞姬
  虞姬是忠贞的,跟随了楚霸王,历尽荣耀与苦楚,“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她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在被困绝境之时也对楚霸王无微不至地照顾,始终不背弃,显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柔美和坚贞。但当她料理楚霸王入睡后,独自走出帐营面对自己时,“她怀疑她这样生存在世界上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她也觉察到“她仅仅是他的高吭的英雄的呼啸的一个微弱的回声,渐渐轻下去,轻下去,终于死寂了”。如果战争胜利,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整日关在宫殿里,被冷落了,直至老去,死去。如果战争失败,她面临的命运也一样逃不过死。所以,最终她以不拖累项羽为由,把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最后一句“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项羽没听懂。项羽作为男权当然听不懂。不管战争胜负都免不了一死,不管战争胜负都免不了作为男性附属物的命运,无论是胜利的光辉还是失败的累赘,自己主动“结束了她这为了他而活着的生命”,对虞姬来说可能也是自己最后的“比较喜欢的收梢”。在这里,女性宿命笼罩之下的顺命与抗命尽显另一个战场上的悲壮与苍凉。
  《霸王别姬》是张爱玲的早期学生时代的作品。清末家庭的没落,母亲的离散,父亲的颓废,都让她自己质疑人生的归属。作为极有天赋的她,看到同样有天赋的同学张如瑾在创作《若馨》后,结婚了,再也没有了下文。她表达“最恨”的是“一个有天才的女子忽然结了婚”。人生必经的婚姻,到底是一个命运的开始还是终结,在年轻的张爱玲看来似乎已经有了异于常人的理解。
  二、曹七巧
  七巧节就是七夕节,传说中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时日,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这个名字从一开始似乎就预示着这个人物的爱情只能是个美好的愿望悬在半空。出身卑微,嫁入望族,丈夫残疾,周围的人都瞧不起和与她有言语上的冲突,曹七巧在夹缝中忍受着生存。哥嫂来看她时说到“好歹忍着吧,总有个出头之日”。终于分了家,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与姜季泽捉迷藏似的爱情也由于她后来的一念之差将姜季泽打将出门,从此对爱情和男人有的只是嫉妒和憎恨。贪守钱财成了她思想和生活的全部。她从一个受害者转变成加害者,“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脚劈杀了”芝寿、娟姑娘、长白的生活,长安的爱情,生活和人性已经严重扭曲变形,最后自己也死在自己设计的金锁之下。所谓“出头之日”实质就已是“掘墓之时”。本是封建遗老家庭的牺牲品,却又不余气力地疯狂复制一个又一个牺牲品。《金锁记》最后写道“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封建没落家庭的这样故事还在不断上演,封建礼教枷锁下的女性终还是难逃命运的摆布。
  三、白流苏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也来自一个封建没落家庭,前夫死后,大家在讨论她的去留时,同样出现了“熬个十几年,总有你的出头之日”的话语。“出头之日”是什么?不难猜想,若白流苏选择了所谓“出头之日”,其命运又是一个曹七巧。这也正是《倾城之恋》中白流苏角色的不同之处,她选择了用她最后的青春和前途来下注,赌留过洋的浪荡才子范柳原的爱情。在人生的选择上这也是对命运的抗争,因为在当时“一个女人上了男人的当,就该死;女人给当给男人上,那更是淫妇;如果一个女人想给当给男人上而失败了,反而上了人家的当,那就是双料的淫恶,杀了她还污了刀”。在那样的封建道德准则下,白流苏的决定可说是壮举。白流苏最终赢得了范柳原的爱和婚姻,但付出的条件是“倾城”。战争摧毁了整个香港,“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战争使得一切归零,才使爱情显得简单质朴,才促成了白流苏的婚姻,尽管并不完美。应该说白流苏是张爱玲笔下女性角色相对理想化的一个,与命运的抗争取得了胜利,尽管当中处处充满了凶险变化。正如文章结尾所述“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胡琴依旧依依呀呀拉着,说不尽的苍凉故事。
  四、长安
  这里提《金锁记》里的长安,只觉长安的命运很有意思。在人性扭曲的曹七巧的家庭统治下,长安本有个青梅竹马的表哥曹春熹,但遭到曹七巧的无端拆散,后又被逼退了学。“她渐渐放弃了一切上进的思想,安分守己起来?她学会了挑是非,使小坏,干涉家里的行政?她不时地跟母亲怄气,可是她的言谈举止越来越像她母亲了”?长安的命运一步步向曹七巧迈进。这时上帝给了她第二次机会,经长馨介绍与留过洋的童世舫相亲相恋。可最终还是被曹七巧活生生拆离了,回到了枷锁之下。但如果假设长安和童世舫恋爱成功,恐怕其命运就要成了《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了。若白流苏与范柳原恋爱不成功,其结果恐怕也要接近《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了。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冥冥之中似乎都有了安排。
  《金锁记》和《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也是其创作高峰时的作品,但她那时却才23岁。如此花季年龄却写出如此娴熟和深沉的作品,不与其所处的时代,社会,家庭和自身经历无关。处于时代接替变化之中的中国,社会动荡,战争爆发,出生封建没落家庭的她,又受有新思维的影响,对女性的地位和命运发出呐喊,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本都属于男人的附属物或封建礼教家庭的牺牲品,她们都在夹缝中生存,小心营造着自己的生存空间,或直接地抗争着自己的既定命运,有的被扼杀,有的成为帮凶,有的逃脱成功,命运其实把她们紧紧相连,都是当时那个时代和社会的悲剧产物。
  纵观张爱玲的一生,她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正如她所说:“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参考文献】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香港:香港皇冠出版社,1995.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
  [3]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4]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中华文学评论百年精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盛英.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纵横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6]刘锋杰.文学批评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郑红进,苏州大学文学院2009级语文学科教育硕士。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世界各国强调学校教育的开放,家长与学校的合作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探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影响家校合作的因素,为构建家校合作良好外部环境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管理;家校合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强调教育的文化内涵,强调学校教育的开放,将学校、家长和其他社会力量看作是促进人的发展和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共同因素,并特别强调学校与家长之间
期刊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地减少,各县市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改革和科学办校的需要,撤点并校成为新的改革潮流,新农村的寄宿制学校像一朵闪烁的金花,给外出务工的空巢家庭带来了福音,同时寄宿制学校给公平的优质教育提供了好的平台,然而寄宿制的管理和硬件投入等也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有效管理、教育好寄宿制学生的策略是农村寄宿制班主任永恒的探索主题。  学生中独生子女为大多数,第一次远离父母,离开“家”这个温
期刊
随着课堂教学的改革,师生关系的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凸现,课堂气氛比以前轻松活跃多了,这就预示着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同时,在这种活跃气氛的影响下学生的思维也被调动了起来,更激发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难免会出现“突然插话”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往往被当作是不守纪律、破坏课堂秩序的表现。但我却视为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也是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迸发,更是教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的德育教育实践,探讨了德育的本土文化滋养问题。笔者认为,改革传统德育形式和方法,以本土文化滋养我们的德育,把锦溪古镇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成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可以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等方面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教育管理;德育实践;本土文化;滋养    《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
期刊
摘要:新课程强调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确立和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结合笔者的地理新课程教学实践,从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地理学科的课外实践等角度阐述了发挥地理学科特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管理;地理学科;特色;学生;主体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
期刊
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据国家“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课题组”对全国76所学校万余名学生进行的心理检测后发现,约有32%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异常表现。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而我在从事班主任期间也深刻体会到许多所谓的“问题学生”在行为表现中成表现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
期刊
摘要:教师体罚学生早已不是个案,各种法律法规也明令禁止体罚学生,但又始终屡禁不绝。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体罚不仅有悖于教育事业“育人为本”的宗旨,也有悖于为人师表“仁爱为德”的师道。本文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剖析了教师体罚学生的原因,提出了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杜绝体罚学生的对策。  关键词:学校教育;校园体罚;反思    一、事件回放——屡禁不止的体罚现象  事件一:甘肃学生疑遭老师体罚诱
期刊
曾经有朋友讲“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走的多了,想的也多了,有时候难免就“瞎”想。但是我想,一个人能拥有一个“瞎”想的空间,说明他的灵魂受到了尊重,这是一种文化进步的标志啊。曾经不止一次的想到世界各地去走走,去看看。没有想到,2009年愿望竟然得到了实现。4月份经过美国大学理事会和国家汉办严格选拔,我幸运的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小学教师赴美做汉语教师志愿者,并成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有史以来第一位汉语教师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相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课堂上,它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本文主要谈谈影响职高数学有效教学的教师因素。  关键词:职高数学,有效教学,教师因素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断追求的目的。新课程实施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
期刊
摘 要: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和工作方式。重塑自我,重构课堂,重建教学。  关键词:教学反思;生物教学;运用    一、教学反思的含义    教学反思,即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反思能力决定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关研究证明,成功的和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