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qiang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吕叔湘同志说得好:“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着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可以说这是千百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共同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中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思维能力。吕叔湘同志说得好:“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是教师给学生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着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可以说这是千百万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共同目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按照科学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这方面的能力如何着手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激发求知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我们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代,听了宋元老师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介绍,激发其强烈的兴趣,由此树立起雄心壮志,几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终于摘取了教学皇冠上的明珠。如果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那么无论是面对繁杂的学习内容,还是紧张的操作(包括作业),他总是会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废寝忘食地去研究、探索,表现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可见兴趣和探索成功有着必然的联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以激发认识兴趣为前提。
  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培养强烈的创造欲望呢?认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能否发挥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向导。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一般来说,教师要千方百计把认识的对象和任务,以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去引起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展现为生动活波的事实或现象;也可以把他们带到大自然中去,社会生活中去,引导他们观察自然的、社会的种种现象,发现认识对象与别的事物的差异,找出它的特征及其运动、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的、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干。这种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发现认识对象的奥秘,是激发兴趣最根本的源泉。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要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为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教师有个这样的兴趣中心,才能挖掘教材内容上,从组织教学的形式上,从选择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是自己的教学艺术达到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心灵中的兴趣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促使其认识兴趣的高涨,有了浓厚的认识兴趣,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2 开拓知识领域
  兴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入门,不等于有了兴趣,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周恩来总理说:“长期积累,偶然得出。”道出了长期积累与一旦突破的因果关系。我们古人也说过:“博观而取,厚积而薄发。”这就是说,只有广见博识,才能取其精華,只有积累丰厚,才能用以巧妙。这种取其精华,用得巧妙的过程,必须经由一个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而知识广博和深厚,又为这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
  创造性思维,往往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联想,想象可以使学生根据材料的描写,教师的讲述,打破个人已有经验的狭小圈子,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知识多方面联系起来。比如说学生此时此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毛一皮,彼时彼地的认识可能是事物的一鳞一爪。但想象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加工整理、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新形象。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那么,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就便于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的新飞跃。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偶然的机会对具有准备的人有利。”也说明知识的广博性和创造性思维的“顿悟”性之间的必然联系。开拓知识面,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3 狠抓“双基”教学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必须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因此,在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去进行归纳和演绎,进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就拿阅读一篇课文来说,古人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要达到“自见”,必须有个前提:思索。如果不动脑,不思索,就是读“百遍”、“千遍”,其义也未必能够“自见”。如此说来,只有边读边思,不仅“眼到”“口到”、而且“心到”,才能掌握文章的精神实质,从中吸收语言,学到技巧。读一篇文章究竟要“思索”什么呢?要正字音、辨字形、明词义、析句子、理思路、揣摩表达方法。字、词、句、篇的知识就是其中获得的,概括分析能力就是在其中提高的。
  在词语学习上,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侧重于词语的辨析和比较——用换词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词语的精当。《白杨礼赞》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如果把动词“扑入”换成“引入”、“进入”哪个好呢?经过思索,只有用“扑入”才能准确、生动地表达那特定的情景。
  在句子学习上,有经验的教师对一些深刻隽永,耐人寻味的佳句,总是引导学生精心思索。从《孔乙己》一课中,介绍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写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经过思索,便会做这样的分析:站着喝酒的该是什么人?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把握了孔乙己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从而找到了分析这个人物的入门钥匙。
  在思想内容,篇章技巧学习上,有经验的教师不仅需要学生读懂文章写的是什么,写了哪些,而且要求学生思索文章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也就是研究作者的立意、选材、谋篇、修辞、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在教学和训练中,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累,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技能(操作技能)。例如,善于阅读,善于笔记,善于推导,善于运算,善于检索等等。这样,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到课外去涉取知识,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采摘宝珠。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教与学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一个好的语文老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艺术,就能诱发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作比较,辨异同、找联系、清脉络,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智慧的光华。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要扮演好这一角色在学生中赢得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品、良好的行为习惯,广泛的爱好和多方面的才能。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树立自我; 爱心; 耐心; 行为习惯; 非智力因素  自从教以来,一直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30年的摸爬滚打使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既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又是思想品德的培育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尤其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学生的可塑性大,
期刊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兴趣  当前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丰厚的阅读资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期刊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工程事关重大,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爱国情操,良好的行为习惯及个性心理品质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学校中,通过各科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经常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也是由学校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科技文明的飞速发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陶冶情操的主阵地。如何让高中语文教学焕发活力,本文试图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教材资源,拨动学生情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当下,很多老师都为语文课堂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而苦恼。纠结其原因,“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文化遮蔽了教育的原生性目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期刊
【摘要】现代英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所以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大多都以日常对话为主。然而如何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成了当前小学英语教育最大的一个难题。作为一名小学生,无论从感知还是从感觉角度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能与中学生相提并论。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采用更为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关键词】学习兴趣; 口语能力; 教学模式  我是
期刊
【摘要】两尺戒尺、三尺讲台,遵循着“不打不成人,板子底下出好人”的准则,中国教育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21世纪,在所谓价值观多元化,教学人性化的冲击下,教师施教日益觉得束手束脚,而学风未见长足增长。体罚要坚决摒弃,但批评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是否值得保留?有何诀窍?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高能力;培养信心  数学很好玩,数学很漂亮,在数学家眼中,数学就像一个恋人……  数学家大会
期刊
【摘要】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数学教师把关注的焦点聚集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新内容上,潜心探究,孜孜以求,认识不断升化,实践不断深化,成果不断显现。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谈谈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和看法,以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 乐学; 善学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驱使学生学习、创造的内驱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兴趣对学习数学的重要影响,认真分析影响学习兴趣的各种因素,探索规律、研究对策,利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激发;兴趣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强调“写作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世界进行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初中作文教学的方向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关键词】初中作文;激发兴趣;感受;体验  长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初中、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分析了升入高中后学生的一些现状,从根源出发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现状; 根源; 策略; 数学教学; 衔接  由于教材内容、教师观念、课时、学法等原因,造成初高中教学脱节是高中教学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个老大难问题。在推行新课程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做好许多方面的工作,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加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