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电源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急电源是现代建筑供配电设计中应用的主要设备。本文以某商场应急电源的设计案例为依据,在介绍了该类型电源的原理及优势的基础上,从电源的设置方法、容量计算方法与应急照明设计方法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应急电源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够为有关建筑供配电设计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电源;供配电设计;互投装置;超负荷
  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建筑趋向于大规模,高层化发展随之而来对建筑的供电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信息化,建筑的现代化,使建筑对供电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一旦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的政治影响或经济损失。根据国家标准要求,以中断供电的事故的发生,对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的大小为划分标准,可将电力负荷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三级负荷共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负荷,对电源的要求不同。为确保电力中断后能够迅速恢复,将应急电源应用到各级别负荷的电力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较为关键。
  1、应急电源的原理及优势
  应急电源采用单体逆变技术,集充电器、蓄电池、逆变器及控制器于一体。系统内部设计了电池检测、分路检测回路,采用后背式运行方式。当电力系统供电中断时,互投装置可首先做出响应,将电力供应来源,切换至逆变电源。逆变电源所供应的电力来源于蓄电池,可承受的供电时间有限。通常情况下,在蓄电池电量耗光之前,电压即可恢复稳定,供电即可正常进行。
  与传统电源相比,应急电源的优势如下:(1)当电力供应未中断时,应急电源处于静止工作的状态,噪声小,无干扰,且不容易引发火灾,安全性强,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小。(2)电网来源的电力供应一旦中断,应急电源可自动启动,实现对供电来源的切换,确保电力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3)电源负载以动力型EPS为主,性能好,质量高,供电稳定性强。(4)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强,可将其布置在地下室等区域,节约正常生活空间。
  2、应急电源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以某大型商场为例,对应急电源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2.1供配电设计概况
  某大型商场供配电设计工程。商场共包括5层。1层—4层为服饰及衣帽商贸区,5层为饮食区。商场每日用电量极大,照明设备需长时间开启,极容易发生电压超负荷的事故,断电率高。为解决上述问题,工程决定将应急电源应用到供配电设计过程中,以降低突然断电对商场及顾客所带来的损失。
  2.2应急电源的应用方法
  本商场应急电源在建筑供配电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如下:
  2.2.1设置方法
  本工程应急电源的设置方法如下:(1)采用分散设计方法设计,整个商场共设计电源5个,分别分布在不同楼层。(2)单台应急电源的容量为22KW,能够满足国家对应急电源设计的标准要求。(3)应急电源不为消防设备供电。(4)设置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来完成。
  2.2.2容量计算
  当商场5台应急电源均单台启动时,应急电源的容量与各电动机的功率之和相等。但需满足以下条件:(1)每台电动机功率≤应急电源容量*1/7。(2)变频启动的最大单台电动机功率不可超过应急电源的总容量。(3)如上述条件无法满足,可通过调整应急电源容量的方法,提高电源容量与电动机容量的适应性,避免两者发生冲突。
  2.2.3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为应急电源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应用方法如下:(1)电源以市电为主,电压在187V—242V之间。采用上述方法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应急电源在正常供电时开启。(2)将应急电源的开启时间,确定为供电中断后的5s内。为达到上述目的,应确保应急电源能够在供电中断后的0.25s内立即做出反应。(3)商场面积较大,人流疏散及电压的恢复所需时间均较长。为避免应急电源在电压未恢复之间中断供电,工程增加了电源中电磁组的数量,将有效应急照明时间延长到了1.5h。(4)为确保应急电源能够在一次使用后,快速恢复到待使用的状态。本工程将电源的充电电流控制在了0.04c5A的标准,电源可在24h内快速补充电力,等待使用。(5)以S=P/0.8为参考标准,确定应急电源的输出功率,可有效提高应急电源应用的稳定性。(6)为确保应急灯具与应急電源的功率及电压等相符合,需将灯具的转换时间控制在20ms内。
  2.2.4自动切换
  工程应急电源自动切换的设计方法如下:(1)将应急电源的自动切换时间控制在12ms内。(2)严格控制电感性机的负载及电阻性照明负载的比例。(3)将启动电动机时的电流冲击状况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对电源的自动切换功能进行优化设计。(4)如启动电机前,无降压等过程。启动时,必须确保电机容量为正常容量的5—10倍。(5)如电动机的启动方式为变频启动,应首先确定电机的容量值,将其容量值提高至原有的2倍左右,提高应急电源的自动切换水平。
  2.2.5N线布置
  设置接地,提高电源输出N线过程的稳定性。接地后,需采用反复测试的方法,评估接地效果。如接地效果未达标,应重新接地。本工程设计接地后,对接地效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接地设计达标,N线的输出过程较为稳定。
  2.3性能评估
  采用实验的方法,观察了应急电源的性能及切换速度,得到如下结果:(1)应急电源的切换时间为11ms,能够满足工程设计标准的要求。(2)电源的充电电流控制为0.04c5A.能够满足工程的设计标准。(3)应急电源连续使用时间为24.6h,能够满足电力突然中断后的应急需求。
  结论:
  综上,本工程所设计的应急电源,可在电力供应突然中断后,在12ms之内立即接替供电,并连续供电24.6h,应用价值较高。各商场及办公楼等用电量较大的区域,应将应急电源应用到建筑的供配电设计过程中,确保供电突然中断时,应急电源能够立即开启,确保各领域能够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嘉宾介绍:沈龙海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主任。高级工程师。1966年北京石油学院研究生毕业,1989年在美国哈佛商学院学习。长期从事能源开发、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历任国家经委能源局局长、国家计委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司司长、国土地区司司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经济参赞,2000年底回国后参加世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至今。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英文
电力企业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社会生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国名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其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对电力企业的发展非常关键.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感受到了客户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也越来越智能化,为了实现建筑使用的方便和快捷,智能化的配电系统设计十分具有必要性。本文在对某小区的建筑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通过智能化和自动化理念的引入,使小区建筑实现了火灾联动、消防播报、综合防雷等智能化功能,实现了小区建筑供配电的运行安全,为小区居民生活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建筑;供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保障  建筑电气
科技部副部长邓楠日前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透露,我国已确定“十五”期间八个对增强综合国力最具战略影响的高技术领域,分别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与自
期刊
在市场不确定性较强,个体创业风险大的情况下,农民通过成立合作组织进行集体创业是一种理性选择.本文通过对社旗县“小杂粮”合作社带动农民创业模式的考察认为,农民通过成立
讨论了开发基于 Auto CAD的分层分户图管理系统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实践表明 ,这些方法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是方便高效的。
【摘 要】加强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的研究,有利于提高给排水工程设计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笔者对给排水工程设计中BIM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给排水工程设计;BIM;应用  1.将BIM技术应用在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1.1 BIM中参数过多导致设计的复杂化  使用BIM技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许多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其中的工资理论,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资机制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马克思的工资理论的基本内涵,社
目的 探讨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和个体化治疗效果,以提高对直肠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的认识.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报告我院1例进行个体化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结果 患者男,69岁,直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