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课相教学实践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率先进行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探索,针对职业教育标准、职业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对象、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评价以及职业教育政策等各个方面开展研究,积极探索“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模型,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实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课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内 涵
  我国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于2011年在北京市的10所高等职业院校和6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试验,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实现职业教育面向不同需求学员的递进式人才培养。该体系把原有的中职和高职两级培养体系细化为六个级别,即1至5级及5 级。职业教育1级为初中后教育分流基础上1年学制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2级相当于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3级属于高中后分流基础上1年学制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4级相当于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5级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5 级是高层次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硕士、博士。职业教育分级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特点。
  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不仅在人才培养层次上进行探索,关键是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科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剖析与改革创新,提出“课相”的概念,并且赋予课相深度内涵。
  “课相”这一概念的提出是针对职业教育各级别人才培养规格,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时提出的。课相(Training Object Phase In Class,TOPIC)是以职业教育分级标准提出的能力目标为依据,以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训、做、评相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任务和教学组织模式。传统的课程体系由若干类型和若干门课程构成,而分级制的课程体系中除了课程之外,增加了若干个课相,与课程有机结合,共同构成职业教育分级制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相开发
  制定人才培养规格。学校在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中,确定了职业教育是对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全面培养为目标,对人才培养规格从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和发展能力三个维度来描述。社会能力:包括安全生产、遵守法律法规、沟通与合作、具备责任心、环保与节约;操作能力:包括具有理解和执行企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能力、具有认识和使用生产工具的能力、具有掌握和运用工作方法的能力、具备理解资料和图纸的能力、具备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分解为教学目标,在每一单元的教学中,完成单元目标,从而完成职业人的培养。
  构建课程体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通信技术专业是职业教育分级制首批试点专业,选择分级制4级人才培养开展实验。经过大量的调研,并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并创新的制定了分级制4级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由三大模块构成,即职业基础模块、职业能力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除了传统的课程外,还有4个课相(即无线通信产品设计与调试、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宽带接入与无线网络组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维护)部分。三个模块之一的职业能力模块由职业操作能力模块和职业发展能力模块组成。课相、职业资格取证(用户通信终端维修员取证、线务员取证、电信机务员取证、电信业务营业员取证)、综合实践(顶岗实习 毕业实践项目)组成职业操作能力模块;数据网组建与维护、手机功能检测与维修、通信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程控交换设备运行与维护、光传输网络配置与维护课程组成职业发展能力模块。以上这些课程和课相共同构建了通信技术专业职业教育4级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相开发。课相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起点从职业领域人才需求分析着手,考虑院校所服务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与趋势,了解职业领域企业人才需求的真实状况。课相开发首先深入多家具有行业代表性企业,进行职业分析,结合人才网数据和国家职业大典分析,确定分级岗位设置;其次是进行职业岗位分析,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行业技能标准或企业培训标准,分析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再次是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和知识要求转化为教学案例;然后确立能力培养目标;确定承载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载体,最后进行教、学、训、做、评一体化的教学设计。具体流程见图1。
  五位一体教学设计
  课相教学与以往职业教育经历的理论教学、理论与实践并行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不同,是“教、学、训、做、评”五位一体,学生在做中学理论知识,学技能操作,学知识应用,在完成任务和项目中提高技能和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全方位评价。
  教。教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学校的教师,企业专家也参与到教师队伍中。教什么,不是针对某一技能点进行培训,而是既要奠定学生的理论基础,确保学生后续学习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所以教的内容既包括理论也包括实践知识和技能。在课相的教学中,“怎么教”对职业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相教学中的载体是来自于实际职业活动或典型工作任务,因此课相的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职业性,多门课程的融合性,而不是多门课程的简单叠加。以通信技术专业《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4级课相为例,该课相主要涉及了软件工程基础、UML基础、设计模式、计算机网络基础及编程语言五门课程的知识,这些知识被融合在转化的4个项目、44个工作任务中。在实施课相教学前,没有单独的一本书会囊括整个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在教之前,要做大量的工作,制定任务单、学习单、评价单,指定参考资料和课外的学习资料,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更多的作用是组织、指导。
  学。与以往教学不同的是更多地体现分组协作学习和课外自主学习。分组协作学习是企业在完成工作任务时组建项目组,一般小组成员是5人,分工协作完成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班级学生也按小组进行划分,每小组5人,各设1名组长,组长对教师负责,组员对组长负责。例如《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课相,在完成聊天软件实现这个项目过程中,5个小组成员分别要完成功能分析、界面设计、界面代码实现、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任务。小组成员分别完成各自任务后,再由组长负责管理完成整个项目。按小组学习的好处是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意识,适应未来职业人的角色变化。   训。在训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分层管理,即程度不同的学生要完成不同难度和不同数量的训练任务,确保学生都能够获得最大的收获。例如《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课相为完成聊天软件实现项目的第2个任务(界面设计),学生要完成窗口界面程序设计、窗口界面元件的添加与排列、事件响应的处理训练任务。学生只有把每一个小的训练任务完成好,才能为完成聊天软件的界面设计打好基础。
  做。在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较大的任务,巩固知识和技能,继而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对从事的职业岗位的要求有基本的认知和角色的感知,在团队合作中建立起合作意识。例如《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课相为完成聊天软件实现项目,学生要完成界面的功能分析、界面设计、界面代码设计、多线程编程、网络编程、最终完成聊天软件的程序编写及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间通力合作,互相促进。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员工角色,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最后整个团队完成大的项目。
  评。评价采用多元化,以使更公正。在课相评价过程中,为了全面衡量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与职业素质的养成,注重社会能力、操作能力和发展能力方面的评价。评价按照时间阶段划分包括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按照评价的主体可分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三部分。例如《智能终端移动业务开发》课相的过程评价包括学习表现,如出勤、课堂纪律、课堂参与、任务完成,占总成绩70%;终结评价包括团队表现,如合作沟通意识、参与问题讨论、参与操作练习、解决操作问题等,占总成绩30%;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学生评价(包括小组互评和学生自评)占20%,教师评价占80%。
  成 效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课相教学对北京电子科技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拓展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在操作能力上也要有很大提高;在实施教学前要完成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团队成员也要做大量的调研,深入多家企业,更新教学内容与项目。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调动了实践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每一个任务和项目时,学生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了学习的信心;通过课相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把多门课程的知识很好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了良好的职业素质。课相教学培养的人才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本文系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基于职业教育分级制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BG125ZD0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入选理由 她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数控技能大赛训练模式和方法,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7年摘金夺银;她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凭着自己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尚的师德风范,带领数控专业不断取得进步;她将积累的经验无私传授给青年教师,成功打造出一个高水平的数控教学团队。她让人们看到了一位具有职业教育风采的教师楷模。  人物印象 美丽、自信、阳光,说起话来爽朗、利落,禹诚有着天生的教师气质。1993年
摘 要 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将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基础要素作为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分析框架。以此框架分析我国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实践,其呈现三个特征:以规制性权威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建立,以规范性角色建构推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以文化—认知观念对接推动校企合作制度扩散。反思实践,有三方面值得关注:借鉴他域经验时需要进行他域解构与本土重构;政策制定与实施时要关注企业家的情感需求和反应;要关注
入选理由 在办学过程中一贯坚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发展理念,主动作为,不等不靠。以自身的发展赢得政府的支持,走出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中专集团化发展的职业教育壮大之路。  亮 点 学校瞄准当下社会新兴产业以及新的就业动向,主动出击,顺应市场。针对昆明地鐵、沪昆高铁等项目建设需求,学校开办城市轨道交通、高铁乘务专业,并在专业运行初期就抓住就业输送的先机,使该类毕业学生供不应求。  在曲靖市麒麟区
摘 要:片段教学是一种理性升华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的无学生状态的上课形式,其定位是一堂课的基本部分或学习提高部分。如何把片段教学向前推进与发展,就目前的操作情况,提出片段教学的几个关键要素和几点建议。  关键词:片段教学;要素;核心;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3.024  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与发展,片段教学
摘 要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联合办学,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时期的产教结合,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展阶段的校企合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阶段的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未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在融合中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突出法治、善治、合作共治、基层自治的治理方略,重视质量标准的建构,注重大数据平台等治理技术的创新。  关键词 改革开
摘 要 2018年5月19日,以“深化改革,巩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为主题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圆桌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人员分别结合各自学校和所在地区、所在行業的实际情况,就巩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做了探讨。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师资不足、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和动力不足、招生和就业两个市场不对称的问题。一些学校开展了优化专业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
一是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包括开展诚信招生承诺活动、学籍信息核查活动、教学标准落地活动、实习管理规范活动、平安校园创建活动、财务管理规范活动;二是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包括加快学校章程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标准、强化制度标准落实;三是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包括明确能力要求、加强培养培训、强化激励保障;四是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包括强化管理信息化整体设计、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提升管理信息化應用能力
他原是北京大学的一名学子,现在是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一名学生。2008年,他以660多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2011年,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周浩的选择让很多人迷惑不解。周浩却很平静,实验室十几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面对面的亲自指导,直接上手的机器操作,这一切都令他兴奋不已。201
摘 要 为进一步探析和评述国内民族职业教育研究进展,以中国知网(CNKI)1986—2016年收录的356篇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文献为样本,运用知识图谱方法及可视化技术,分别从文献数量与年度分布、期刊来源与知识基础、核心作者与机构分布、关键词共现与主题聚类等方面进行科学计量分析,揭示近30年来国内民族职业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相关研究应加强科研合作,拓展研究视域、改进研究方
摘 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贯彻落实国务院的政策精神,颁布了本区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方案、意见或决定。借鉴政策工具理论,对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政策文本进行计量分析,可了解到“能力建设工具”“系统变革工具”“劝诫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政策执行的层级性、多属性特征影响政策工具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