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合理构建高效课堂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探究性的活动,可以有效获得知识与技能。而高中化学本身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其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价值。以往的高中化学课存在着机械灌输的问题,容易让学生渐渐丧失化学学习的兴趣,也不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与探究欲望。在新时期,高中化学教师要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合理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化学学习;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中化学教师要贯彻落实新时期的三维教学目标,就需要在不断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标倡导教师可以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法来展开自主学习,锻炼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调用化学知识,在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下解决实际的化学问题。因此,探究性教学法是受到教师积极肯定的重要教学方法,可成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
  一、以争议性问题创设探究性教学环境
  高中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很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内容。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在发生碰撞之后,其认知上发生冲突,所以就会产生争议。但这一争议性内容却是走进科学探究活动和发现新知识的重要切入点,高中化学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使其发现其中的化学问题,从而积极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得到良好的锻炼,为探究性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为此,教师需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讨论时出现的争议性问题,然后引导其走进探究性教学活动中。
  比如在“乙烯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操作乙烯与溴水的化学反应时,根据溴水褪色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探讨其中的原因。许多学生认为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在起作用。也有一些学生认为在制取乙烯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这一猜测主要是学生观察乙烯制取的化学反应时,看到反应液呈黑色了,所以才这样猜测。在这个基础上,有部分学生认为,二氧化硫的存在让溴水褪色了。学生各持己见,因此产生了争议性的问题。这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正确检验乙烯,以解决其中的争议之处。当课堂上出现了争议问题,就意味着发生了探究的意义,为探究活动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因此,在探究性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具有争议性的内容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教学活动之中。
  二、以特殊的兴奋点创设探究性教学环境
  化学课程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身边生活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一般是要求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来解释其中一些化学现象。为了提高高中化学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引入探究性教学法来促使学生走进特定的情境之中,要注重抓住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的兴奋点,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是要让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既感到有顺畅的地方,也有曲折的地方,然后找准那个转折点,使其求知欲迸发,怀着浓浓的热情参与探究性教学活动。
  比如在“原子结构与性质”的教学中,若是要探究金属钠的性质,教师则可先提出课堂问题:“通常我们都是用火来点燃酒精灯,但是现在是否可以尝试用水来将其点燃?”这一问题显然是与学生的认知相悖的,但是教师却在实验的过程中,真的是滴了一滴“水”之后,就点燃了酒精灯。此时学生的内心充满好奇,其探究心理得到激发。当学生得到“水中加了金属钠”这个答案之后,就更加好奇了,主动走进“金属钠的性质”这一部分的探究教学活动之中,去解决自己内心的疑问。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探究能力、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等等。
  三、以小组合作学习创设探究性教学环境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与当前的新课改要求相适应,能够立足于 合作探究方式来展开自主学习,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探究性学习方法。高中化学教师可将这一学习方式引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针对某一个化学任务展开相应的探究活动,从而让整个小组的人都可以获得知识生成的良好体验,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基础知识水平,并增强自身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例如在“乙醇的性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展开化学实验,让学生针对乙醇在物理上、化學上的性质进行探究,并且要总结乙醇的危害性,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眼界。比如在分小组进行“乙醇的性质”相关实验时,每个小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步骤来展开实验。有的小组把乙醇装在敞口容器中,相隔四个小时就需检测其乙醇浓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乙醇的浓度呈现下降趋势,可知乙醇属于一种具有挥发性的事物。也有的小组则是开展了以乙醇为实验对象的有机物溶解实验,可发现乙醇能够和水互溶,而且与两者之间的比例没有关系。同时,乙醇还可以与甲醇、甘油以及丙酮等物质进行互溶。在这样的化学探究活动中,学生可以有效增强自身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以后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应用小组合作方式来展开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活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性教学法是可以提高当前高中化学课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方法,这也是与新课改和课程标准相适应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效扩充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自身的技能,教师可以不断探寻新的教学策略,以有效指导学生在高中化学课上展开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徐虎.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探究式思维[J].学周刊,2018(29).
  [2]李洁,丁峰,苏永元,等.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实施方式的构想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8(3).
  [3]陈传湘.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
  (16).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读和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想层次;而写作是学生运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如果说阅读是营养吸收的过程,那么写作就是能量输出的过程,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即“读写结合”模式,它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
【摘要】统编教材较原部编教材、苏教材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古诗文数量增多,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教师要运用修  辞、添词等方法拨开语言外衣,将学生引入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诗文世界中来。  【关键词】古诗文;修辞;添词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在当前语文教材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如何解读古诗文,把学生引入到古诗文丰富的叙事世界、情感世界、文化世界
本文就知识点的系统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围绕两点进行分析: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现状、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策略.
【摘要】读写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小学生语文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读写互动来组织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既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创新方式之一。基于此,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互动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优化提供一定的参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