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学习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结合语文工具性、实践性强的特点,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主动阅读大量语文材料,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项目化学习(PBL)是借助接触核心概念的问题驱动,由学生进行探究和知识建构的调查,最终将所学运用于解决实际情景中的问题。基于项目化学习的理念,我们可以将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训练融于一体。我们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演讲学习作为教学案例,突破传统单篇枯燥低效的学习方式,整合教材文本、重构学习框架,教学和评价互为推进,旨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一、构建问题驱动型的学生主体性学习实践
   琳达·达林提出在项目化学习(PBL)中,“教师能够扮演学习教练和管理者的新角色,而不仅仅是作为直接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充当教学管理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在认知阶段,教师要负责问题设计、学生理解程度的把控、指导学生收集、甄选材料的方法、及时评估调整设计以确保任务完成。
   (一)设置真实情境及主体学习模式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真实任务情境:为了庆祝人生中最后一个儿童节,举办一场演讲比赛。以此为学习项目,开展多任务的演讲学习。同时,向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学习模式为自主探究实践+小组合作,具体由学生小组主导学习过程,教师提出全员参与、时间、任务目标等要求。由组长负责制定小组任务阶段性目标、完成进度计划以及问题解释等。小组成员自觉分工合作、搜集和分享材料、帮助小组其他成员、提出建议和汇总成稿。
   (二)建构任务框架
   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演讲的任务框架:学习演讲、撰写演讲稿、完成演讲比赛及其中的任务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提示学生注意每个学习任务间的关系,如“学习演讲”任务中的问题是依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维模式设计的,这样的思维模式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导向的学习活动,快速建构知识体系,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文体的学习中,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
   (三)螺旋式问题驱动
   项目化学习(PBL)是以直击知识核心概念的问题为驱动,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对这一知识点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问题设计,需要教师仔细思量。
   在完成“学习演讲稿”任务时,以比较阅读四篇演讲稿为抓手,安排了螺旋式学习“三步走”,依循演讲稿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样写(说)、我怎样来写演讲稿的思维路径设定学习目标:认识、学习演讲稿的内容思路;学习演讲稿独特的表现方式、语言风格;认识演讲极强的“针对性”特点,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推进这三个环节。
   在每一步中也按由浅入深设置了螺旋式问题:“第一步”设置的问题:四篇演讲词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围绕观点展开演讲的?这样的思路好在哪儿?“第二步”设置的问题:找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具体分析并呈现。根据文章再举几个事例或几句名言。四篇演讲词在语言风格上有何不同?受什么因素影响?“第三步”设置的问题:演讲词中作者如何有力地说服观众?如果听众主体和环境发生变化,演讲词的内容和语言风格该如何变化?
   在“三步走”螺旋式问题的推动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认识了演讲稿的基本框架及其“针对性”强的特点。各小组每一步结束后做好归纳总结。汇报时,小组间查漏补缺。教师尽量减少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干涉,保证学生充足的思辨空间。
   二、以 “评价—实践—评价”的方式推动写作实践
   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对学生所完成的绩效任务进行评价。基于項目化学习的小组合作有别于其他教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项目化学习中的小组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小组将承担整个学习过程的几乎所有环节,包括评价环节。小组互评对学生来说既能完成学习效果的评估,也可以再次巩固和提升知识运用能力,所以应充分利用。我们尝试以“评价—实践—评价”的闭环学习路径推动写作实践,最大可能发挥学生在写作中的主导性。
   (一)任务以评价推动
   在“撰写演讲稿”任务中,项目化学习理念启发我们探索新的写作实践教学的可能性。打破教师主导作文教学课堂的窠臼,以评价的方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推动下一个任务的进行。在学生完成“学习演讲稿”的任务后,开展一场问题式学习沙龙,以主问题贯穿的形式呈现:你认为应该如何撰写好演讲稿?学生先在小组中充分讨论,形成总结提纲。在讨论汇报中,回顾任务一所学,学生基本能从内容选材、谋篇布局、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阐述归纳。讨论和汇报过程中,教师应承担观察者和评估者的角色,退出讨论主导者或者主持人的角色,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汇报结束时,教师作为管理者,应该提示学生忽略的角度:撰写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哪些影响因素?教材中选取的四篇演讲稿有什么缺陷吗?学生在批判思辨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评价,积累自己的实践经验。最终,在对自我学习的评价和对学习材料的思辨评价中,条分缕析地形成演讲稿的评价标准。
   (二)评价指导实践
   在作文课前,学生结合学习沙龙的成果,尤其是对教材中的演讲稿的思辨讨论,以自主制定的演讲稿评价标准为指导,围绕演讲的主题,精心选取了贴进生活、有话可说、心有感触的话题切入点进行思考,确定观点和预期效果,并据此搜集了大量资料。随后对资料进行筛选、甄别和加工(归纳精炼和适当艺术加工以增加演讲的可听性),确保素材的典型性。我们惊喜发现,在写作过程中,小组汇报讨论前,学生会自觉多次修改文稿:理清思路,形成初稿;根据适合的语言风格进行语句、素材的更换和修饰;思考技巧运用,琢磨演讲稿的亮点;鉴于演讲稿极强的针对性,再次润色。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撰写演讲稿的思路和写好演讲稿的关注点。    (三)互评巩固实践
   项目化学习要求绩效评价需向一定范围内所有人公开。在“撰写演讲稿”这一任务中,对演讲稿的评价也尤为重要,这是最后演讲是否成功的基石。在演讲活动中,学生既是任务达成者又是任务评价者。这个环节我们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并成立评价机制:小组成员间根据评价标准对小组成员的演讲稿两两互评。如评价中出现争议,可由小组中另一名成员进行二次评价。再有异议,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评价内容包含演讲稿中的可取、不足之处,对内容、语言、细节等给出建议,评价同学要写出相应的评语并对演讲稿进行打分,撰写者根据评语对演讲稿再次修改。
   我们在尝试过程中发现,学生根据前期探索和制定的评价标准撰写演讲稿,基本都能顺利完成。对学生有较大挑战的是互评环节,需要二次评价的情况不少。在二次评价时,教师可以进行指导:二次评价的学生可以选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一次评价的同學全程参与二次评价的讨论,获得新的提高。互评环节有助于学生知识概念的巩固和活动的扎实推进,也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三、创新实践活动形式实现全员参与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创新语文实践活动形式,作为项目化学习的展示评估任务的实现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全员参与,使每个学生有所得。
   (一)借助学习资料做准备
   进入“演讲比赛”任务时,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材料的选择做指导,推荐经典的演讲材料,如TED演讲、超级演说家等,拓展学生对不同风格、形式演讲的认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形式和风格,并关注正式演讲时的细节,包括肢体语言的表达、适当使用道具的方式、演讲时的互动环节等等,都能帮助演讲获得成功。在观察和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演讲稿评价标准进行修改,基于评价方案的全面性、多维度特点,制定出演讲比赛的评价细则(见图1),并配置分数。全体同学根据评价细则对演讲者的最终呈现进行打分并做点评。
   (二)全员参与式活动
   借鉴“海选”模式,每个小组都主动吸纳学习能力不理想的成员,保证每位同学至少有一次展示锻炼的机会。在小组出线人数与小组最终成绩挂钩的机制推动下,组内表现较强的同学会主动担任“小先生”角色,帮助表现较弱的成员。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平时表现较为消极的学生,在组内显得尤为积极,并且能在其他成员的帮助下,较为流畅地完成成果展示,并由此获得自信,每个个体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在教师讲授模式中较难实现。
   在“海选”基础上,经过16强、8强的角逐,充分体现团队的力量,全体学生都是评委,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控制主观成分的作用。学生在竞争的过程中,也能认识到团队的温暖。在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除了能力提升,学生在品格修养上也获得成长,是项目化学习带来的额外益处。
   正如琳达·达林所说,在项目化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率、提供更多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自我认知、改善社会交往、提高同龄人之间的认同感、发展合作能力。学生主导的学习模式可以较好地锻炼其策略性思维、培养其元认知能力,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实践特性,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践中获得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高考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语言能力的培养需从高一抓起。新课标强调在主题语境中记忆词汇,通过迁移创新实现词汇内化。在强基班开展的三句话仿写,建构以读促写的桥梁,学生坚持自主训练,语言、内容齐头并进,英语学习热情高涨,是值得推广的写作训练方法。   【关键词】三句话仿写;迁移创新;强基班   1.缘起   英语新高考时代,阅读理解难度降低,作文分值增加,加强写作训练,成为高中
期刊
【摘 要】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德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初中生的影响,处于初中的学生,正是身心健康发展特殊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快速的成长并且身体和心灵都在发生着十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此外,身心的快速发展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学生们产生心理的不平衡现象,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如果没有对其进行
期刊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本文以常州市金坛区金沙高级中学为例,在阐述常州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现状和进一步融合的举措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学特色;艺术教育   一、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常州市金坛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三千多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学生课堂疑问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不同阶段的不同阅读教学体验,说明教学理念的不断嬗变中会引起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阅读感悟的不断变化,旨在将《水浒传》中塑造的李逵、鲁智深的形象与《史记》中塑造的樊哙形象进行群文比较阅读勾连,突出樊哙忠、勇、忍、智的形象特点,感受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   【关键词】《史记》;《水浒传》;比较阅读;人物形象   《史记·项羽本纪》记述了项羽一生的经历及其成
期刊
[案例背景]   与老师交往是初中学生主要的人际交往内容,是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随着自我意识增强,思维能力发展,初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既注重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又会对老师的权威性产生质疑。表现为,有些学生不能体谅老师的辛劳,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不能正确理解老师的情感表达,不善于与老师进行有效交流沟通,不擅长主动增进与老师感情,影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老师原本是学生成长的见证者和陪伴者,一不小
期刊
【摘 要】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一般因人而异,每位父母都有其自己的教育方式,大数据显示占有三分之二的父母很自然地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父母会把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迫使孩子在很多时候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和作为。教育不是培养满足自己期待的工具!因此,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南风效应;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南风效应”也可比作“温
期刊
【摘 要】语言交流能力作为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能力,要求幼儿教师需对幼儿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予以足够重视。本文首先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中绘本的作用加以阐述,其次针对绘本在幼儿园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语言能力,提出几点策略,借此可切实提高幼儿语言交流能力,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言培养;绘本;幼儿园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绘本阅读活动,即指0-6岁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借助文字、图像、
期刊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一般探究活动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这几个基本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我们也常称为“实验小结”或“汇报交流”。笔者在自已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多次观摩过的课堂上发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处理前面几个环节一般都比较注重以学生为本,从生活出发这些基本理念。但到探究活动的最后环节“小结反馈”,一般为了便于教学过程的组织,确保能得出比较统一比较接近科学真实的
期刊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经验的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反映了知识的综合运用。显而易见,“活动性”是它的特征之一,要想活动成为教育的载体,就要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指导,教师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闹中取静”,让学生的快乐不止步于浅层的活动,而直达思维深层,这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相互辅助,可实践中师生只是单纯模仿那些高分作文的写作模式,重视对作文技巧的日常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感悟与积累,缺乏对课外书籍的大量阅读和感受。写作是练出来的,更是需要感悟的,与初中生的阅读与文本的感悟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