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bm__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67-01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关爱自己的。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到父母之爱的伟大与无私,深切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从而使学生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想法油然而生。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著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开展实践 知行结合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建议学生参观家乡的工厂、街道、名胜古迹。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以玉金香甜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硅化物对白粉病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2种硅化物处理均能显著降低甜瓜幼苗白粉病的严重度,以硅酸钠降低的幅度最大.经20 mmol·L-1硅酸钠
检测了Ae.speltoides和Ae.ova ta叶绿体基因组的一个长度热点突变区的核苷酸序列,并与普通小麦、四倍体Ae.crassa以及Ae.squarrosa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从rbcL基因的终
<正> 用不同的植物纤维原料制浆造纸,在各制浆造纸过程中所得浆和纸的品质亦有不同,这不仅与所用各种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组成有关,还与它们的纤维形态结构有密切关系。造纸工
试验于2004-2006在广东省汕头大学生物系遗传实验室进行。供试油柿幼果6月中旬采自汕头市澄海区栽培的成年油柿树。切取油柿幼果种子,用70%酒精表面消毒30s,0.1%升汞浸泡15min,无菌
摘 要:该文针对一起737NG飞机机翼热防冰系统失效故障,对机翼热防冰系统的控制部件及系统原理进行了简介,结合防冰控制电门S3接通后,跳开关A6跳开的故障现象,从跳开关(A6)原理入手,确定机翼热防冰控制系统至28 V DC控制电源的回路中出现了短路,对可能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排除了因机翼热防冰电磁阀线圈短路引起的机翼热防冰系统失效故障,可为今后排除类似故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机翼热防冰(
【摘 要】“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涌现出很多亮点。活动探究单元就是其中之一。活动探究单元作为一个新事物,如何进行教学成为初中语文的一个新课题?活动探究单元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都带来了巨大的转变。笔者以八年级上册的新闻活动探究单元为例,浅谈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实践过程与反思。  【关键词】活动探究单元;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枯、黄萎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中的两大重要病害.传统育种缺乏抗源,几丁质酶和(-1,3-葡聚糖酶是植物防御体系中的两种防卫因子,两者之间存在协同增效作用.据此构建了4个单价和2个
摘 要:《客户关系管理》课程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客户关系管理能力的必修课,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一定滞后性,不能充分实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本文以客户关系管理课程如何引入案例教学法为研究出发点,对案例教学选择的渠道、原则、途径等进行过程设计与分析,得出案例教学应要注意的事项,为该门课程的案例教学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 案例教学法 原则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水利工程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其进行建设也是我国工程项目建设的一大关键任务。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进度速度越来越快,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并逐渐完成了由传统型的经验管理模式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的转型。水利建设过程中的与管理中的问题均在本文进行了总结,同时提供了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 管理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