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欧·亨利《命运之路》中的自然主义元素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zzss1122334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欧·亨利是美国短篇小说之父。在他的众多作品中,《命运之路》别具一格。这部短篇小说,结构新颖独特。作者为主人公戴维设计了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戴维最终的命运却相同,都死于侯爵枪下。戴维在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上都在追逐他成为诗人的梦想,并渴望得到美好的爱情。遗憾的是,最终他的夢想都没有实现,他的爱情并不圆满。这篇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元素。宿命论和决定论思想在主人公戴维的一生中得以体现,无论戴维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无法避免死于侯爵枪下。自然主义中的悲观主义思想也在小说主题中得以体现,戴维无论怎样都难逃厄运。
  关键词:欧·亨利 《命运之路》 自然主义
  一、欧·亨利与《命运之路》
  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也是现代美国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通常很短,情节非常有趣,内容幽默丰富,结局总是令人意想不到。他一生写了近300篇短篇小说,其中《命运之路》是一部独特的短篇小说,其结构非常新颖。
  短篇小说以一个引子开头,后面有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是主人公戴维(David Mignot)人生道路上的三个选择,分别是左边的路、右边的路、中间的路。在左边的路,戴维为帮侯爵侄女摆脱侯爵的控制,与侯爵决斗。最终,戴维死于侯爵的枪下。在右边的路上,戴维盲目地帮心上人送信,最后死于侯爵的枪下。在中间的路上,戴维意识到他的工作毫无价值,不幸地举枪自杀了,而枪上有侯爵的名字。本文主要研究《命运之路》中的自然主义元素。从这篇短篇小说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宿命论和悲观主义元素。在小说中,戴维选择了三条不同的道路,然而最终都死于侯爵的枪下。作者用夸张和极端巧合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虽然欧·亨利被许多人归为现实主义作家,许多人都在研究他的作品中的现实主义元素,但《命运之路》更能体现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元素。
  二、《命运之路》中决定论与宿命论元素的分析
  作者为戴维设计了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无论他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他都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在三个不同的情境中,面对不同的人和问题,戴维都有相同的命运,都死于侯爵枪下。故事情节的设计充分反映了决定论、宿命论的观点,即人的命运是由必然因素造成的,是可预测但不可改变的。这和戴维的命运是一样的,他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戴维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是决定他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他并不了解自己,理想不切实际。他不适合当诗人,但却认为自己有资格当诗人。事实上,他没有足够的知识,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人生目标遥不可及。因此,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人的本性,偶然的选择不能改变人生的命运。
  三、《命运之路》中的悲观主义元素
  (一)戴维的命运:不可避免的死亡
  作者慷慨地为主人公戴维设计了三条不同的人生道路,并给戴维三个机会来选择他的生活。然而,戴维仍然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在三条道路上,戴维无法改变他的生活,无法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小说充满了悲观的色彩。
  (二)戴维的梦想:从未实现
  戴维白天是个牧羊人,晚上在酒吧里读自己写的诗,梦想着成为诗人。但他既不了解自己,也不虚心向别人学习。此外,他缺乏足够的知识来写诗,也没有毅力,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因此,戴维实现梦想的道路充满了悲观的元素。
  (三)戴维的爱情:多变、充满想象力与不幸
  在左边的道路上,女士淡淡的香味让戴维对此充满了想象,此时他已完全忘记了家乡的爱人伊冯。他向侯爵的侄女表示爱意,同意娶她为妻。然而,当他与侯爵决斗时,他想象中的美妙爱情破灭了。在右边的道路上,他被走廊里遇到的一位女士的美丽打动了。在不清楚女士身份的情况下,盲目地帮女士送信,并在叛乱中死去。戴维面对美丽的女士就会动摇,没有忠于自己的爱情。
  在中间的道路上,戴维回去找他的爱人伊冯,两人步入婚姻殿堂。但自从戴维又开始写诗,羊群数量越来越少,两人开始争吵。因此,帕皮诺牧师建议戴维去见他的朋友乔治·布里耳,乔治建议戴维安心过牧羊人的生活,不要再写诗歌。戴维回家后,烧掉了他以前写的所有诗歌,在经常写诗的地方自杀了。在三条不同的道路上,戴维的爱情都没有美好的结局,反映了作者的悲观思想。
  因此,通过这篇短篇小说,作者想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未来将如何取决于其本身是什么样的人,随机选择无法改变我们的命运。《命运之路》所呈现的自然主义元素,宿命论、决定论、悲观主义色彩与作者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作者的悲观思想影响着作品,让《命运之路》可以定格为充满自然主义元素的作品,而非其一贯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也使这部作品在其众多作品中别具一格,更加出彩。
  参考文献:
  [1]Beaty,John. O. Henry’s Life and Position.[J].The Sewanee Review, 1917(02).
  [2]方成.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传统的文化构建与价值传承[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3]欧·亨利.命运之路[A].欧亨利小说全集(第二卷)[C].王永年,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葛畅,女,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口译)(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树上的叶子渐渐变黄了呢。  秋杏想。  看着窗外的落叶簌簌飘落,秋杏忍不住向往起来:她多想像落叶一般飘荡在风中,又宁静地归于尘土啊。  “秋杏,你又把面纱摘下了?谁允许你摘下的!”门“砰”的一声被老板踹开。  秋杏抬头盯着老板,手缓缓摸索着面纱。  “啪!”  秋杏捂住了自己的脸。  “妈的,还给脸了不成!养你什么用?狗娘養的……我呸!”  阴森潮湿的地下,中间突兀地摆着一张破床。霉烂了的床单被规
期刊
我每次与人介绍自己,都只说我来自一个故事之中,除非有人追问,否则我从不说出这个故事的开头与结尾。故事于我虚无缥缈,且听我娓娓道来。  夜色已经很深了,北风好像催促着、推着我们走进了不远处一家尚且亮着灯光的小饭馆。  这家小饭馆给我一种熟悉的感觉。大厅里挂了一排腌制的腊肉,肉香溢满了整个大厅。服务员操着浓重的河南口音,领着我们六人进入一个小包间。  冒著热气的鹅块子被端上桌,锅内躺着大块儿大块儿的鹅
期刊
摘要:每次读《红楼梦》都会被一种悲伤压抑的氛围所笼罩,也会心生怜惜:怜惜去世的黛玉,怜惜出家的宝玉,怜惜得到人却得不到心的宝钗。也由此想到那些生于封建社会的人们,想到那些被封建社会所摧残的爱情。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我们也能感受到封建社会的可怕以及等級制度的罪恶之极,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  关键词:贾宝玉 林黛玉 爱情 意义  一、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宝黛爱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