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与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髋臼后壁骨折是最常见的髋臼骨折类型。尽管属于简单骨折,但是常常合并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折、坐骨神经损伤等。合并伤、后壁骨折亚型、复位质量、髋关节复位时机等因素影响后壁骨折的预后。目前髋臼骨折的流行病学正在发生改变,新的技术应运而生。且最新研究发现后壁骨折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为了缩短初学者对后壁骨折的学习曲线、改善后壁骨折的预后、有效规避后壁骨折的陷阱,本研究结合髋臼骨折治疗经验和大量的后壁骨折最新文献,对后壁骨折的治疗和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

其他文献
先天性白内障多因与晶状体发育相关基因突变造成,其中EphA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其编码的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激酶受体,在人类许多组织细胞中都有表达。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与晶状体细胞间交流、细胞内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等多方面相关,其内的SAM结构域可调控晶状体纤维细胞内蛋白募集过程有序。同时,ephrin配体-EphA2受体复合物正常结合是晶状体纤维细胞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分级对应的MRI局部高信号灰度值范围,评估其对ACL急性部分损伤的诊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骨科经关节镜和MRI诊断结果相符的82例患者的资料。男49例,女33例;年龄18~71岁,平均39.6岁;左膝27例,右膝55例。关节镜和MRI同时诊断为急性ACL部分损伤的患者67例作为观测组;关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入联合前环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1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19~60岁,平均39.8岁。骨折Tile分型:B1型5例,B2型6例,B3型3例,C型2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后骨折复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10日至12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上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术中直视观察方法调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情况,总结其发生率、性别比、年龄分布及骨折分型分布等。结果共收集14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1.95岁,男女比为1∶2.3,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为46.2%(66/
目的探讨前臂双极骨折脱位的诊断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16例前臂双极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14例,女2例;年龄17~48岁,平均35.8岁。左侧7例,右侧9例;主力侧10例,非主力侧6例。近端损伤:分离性肘关节脱位4例;汇聚性肘关节脱位1例;孟氏骨折脱位9例,其中Ⅰ型2例,ⅡB型2例,ⅡC型4例,Ⅳ型1例;上尺桡关节脱位2例。远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结合异体腓骨支撑与单纯PHILOS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六医院骨科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157例老年肱骨近端Neer三、四部分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81例;年龄60~88岁,平均76.1岁。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100例,四部分骨折57例。其中35例患者采用PHILOS结合异体腓骨
目的探讨通过掌背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背侧脱位的Fernandez 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6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通过掌背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14例背侧脱位的Fernandez Ⅳ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4岁(27~52岁)。平均受伤至手术时间6.9 d(4~10 d)。左侧5例,右侧9例。分别在术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