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双极骨折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臂双极骨折脱位的诊断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7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并获完整随访的16例前臂双极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14例,女2例;年龄17~48岁,平均35.8岁。左侧7例,右侧9例;主力侧10例,非主力侧6例。近端损伤:分离性肘关节脱位4例;汇聚性肘关节脱位1例;孟氏骨折脱位9例,其中Ⅰ型2例,ⅡB型2例,ⅡC型4例,Ⅳ型1例;上尺桡关节脱位2例。远端损伤: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内)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7例;尺桡骨远段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2例;盖氏骨折(桡骨干远1/3)3例;桡骨中段、中上段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4例。所有骨干骨折部位及多数桡骨远端进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另外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1例,外固定支架固定1例,穿针联合外固定架1例,桡骨头骨折行内固定3例,桡骨头置换3例,未处理2例,脱位行闭合复位后不稳定或不能复位行切开修复韧带5例,肘关节行铰链式外固定架固定2例。术后根据对关节稳定性的判断选择功能锻炼开始时间。末次随访时根据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评价前臂总体功能。

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6.0个月(6~60个月)随访。术后所有骨折内固定部位均愈合,无影响功能的畸形。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肘关节及上、下尺桡关节均稳定。行桡骨头置换者均位置好。肘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23.2°(60°~140°),腕关节平均屈伸活动度为150.3°(120°~160°),前臂平均旋转活动度为144.4°(70°~170°)。末次随访时根据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优11例,满意3例,不满意1例,失败1例。

结论

前臂双极骨折脱位大多为高能量损伤,治疗重点是良好复位远、近端的脱位,并尽可能早的进行活动,术中固定骨折需要以较稳定的复位脱位为基础。两端脱位均得以复位并能早期活动的患者常可获得良好的功能。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胃癌高表达转录因子1(GHET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总医院手术的20例HCC患者的肝癌和癌旁组织。回顾性收集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182例HCC患者肝癌组织和临床资料,根据GHET1表达中位值分为GHET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各91例。Huh7、HepG2细胞分
目的以术前脾脏体积为参照,探讨功能性残余肝脏体积与脾脏体积比(FreLSVR)对患者术后肝功能不全以及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计74例接受精准肝脏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三维软件对术前腹部CT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测量并计算肿瘤体积、预估功能性残肝体积、脾脏体积以及FreLSVR等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检验验指标以及手术时间、
先天性白内障多因与晶状体发育相关基因突变造成,其中EphA2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1p36,其编码的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特异性激酶受体,在人类许多组织细胞中都有表达。EphA2酪氨酸激酶受体与晶状体细胞间交流、细胞内蛋白质结构稳定性等多方面相关,其内的SAM结构域可调控晶状体纤维细胞内蛋白募集过程有序。同时,ephrin配体-EphA2受体复合物正常结合是晶状体纤维细胞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部分损伤分级对应的MRI局部高信号灰度值范围,评估其对ACL急性部分损伤的诊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到2016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宝安人民医院骨科经关节镜和MRI诊断结果相符的82例患者的资料。男49例,女33例;年龄18~71岁,平均39.6岁;左膝27例,右膝55例。关节镜和MRI同时诊断为急性ACL部分损伤的患者67例作为观测组;关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骶髂关节螺钉置入联合前环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治疗的16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19~60岁,平均39.8岁。骨折Tile分型:B1型5例,B2型6例,B3型3例,C型2例。记录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切口长度、术后骨折复
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10日至12月1日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术治疗的40岁以上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术中直视观察方法调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情况,总结其发生率、性别比、年龄分布及骨折分型分布等。结果共收集14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平均年龄61.95岁,男女比为1∶2.3,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袖损伤的发生率为4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