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职业生涯管理研究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112303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对于中职生个人追求幸福生活和事业成功,还是对于学校实现人力资源整合管理目标和获得竞争战略优势,抑或是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来说,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相比国外的美国、日本、韩国等,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应该借鉴国外中职院校职业生涯管理的经验,使中职学生尽早的接受职业启蒙教育,更科学的规划人生。
  关键词:中职教育;生涯管理;国外经验
  一、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
  关于“职业生涯”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最普遍接受认可的含义是“与工作相关的整个人生历程”。在词语意义上,与“职业生涯”有关的关键词主要有“工作”、“职业”和“专业”等。
  “职业”与“工作”最为相关。在英语中,“工作”的词语意义,首先与“游戏”或“娱乐”相对而言,是指“为特定目的而耗费体力或脑力”;其次是指“一个人为谋生所做之事”,也就是现代社会通常所说的“就业”。
  而“职业”的一般西语词义,是指一个人所从事的行业或专业,或一个人长期从事的稳定性工作。
  “职业生涯管理”简言之,就是关于职业生涯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目标预期、战略阶段规划、实现路径设计和具体策略调整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二、中职学生特点和职业生涯管理现状
  所谓职业教育,就是指为了某一特定行业或者职业所专门开设的教育。中职是在初中之后一个阶段的职业教育,包括职业高级中学、技工院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各种短期职业培训以及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等。中等职业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技术工人以及各类初、中级技术人员。在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制一般是三年,接收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同时也面向农村成年人、剩余农村劳动力、退伍军人等,教育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各种行业、职业的培训,对农民工的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等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专业性。通常来讲,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很明显的专业性,往往是针对具体的行业而开设的专业。这一点可以从学校名字上略见一斑,如某某技工学校、师范学校、计算机学校、机电学校等等。从中等职业教育开设的课程看,除普通文化课外,最主要的就是开设许多的专业课。而中职学校的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之外,还有很扎实的专业知识。所以可以说,中职教育的各个方面都不同于普通的基础性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指导性。第二,实用性。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决定了其实用性。我们知道培养技术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所以大多数的职业技术学校为了使学生有动手实践的平台,都建立了实习、实训、实验基地,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动手、动脑的能力。许多学校更是坚持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社会实践穿插到教学中,三年制学习的最后一年多是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去参加实践。这些措施无不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生产实际以及未来的工作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强化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使得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技能,为直接从事特定职业的工作做好了充分准备。第三,社会性。从广义的范围讲,一切人类活动均具有社会性,但是这里我们所讲的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是针对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而言的,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存在的基础是社会需求,而且是特定形式的社会需求,这种需求是看得见、摸得着,不抽象具体的,这一点是和基础教育有着根本区别的。
  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如下方面的问题:在内容方面,有的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选修课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在整体框架设计方面,很多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解为职业教育,内容狭窄单一,缺乏系统性;在机制保障方面,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保障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在针对性方面,还缺乏分层的、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框架。
  三、国外经验借鉴
  1.完善的法律与制度
  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很多国家都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制定了完善的法律或制度。如,美国的《生计教育法案》《从学校到就业法案》,日本的《学习纲要指导》,澳大利亚的《职业发展纲要》,瑞士的《联邦职业和专业教育及培训法》等,都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到了保障作用。这些法律或制度不仅完善,而且安排具体,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强制性的教育内容。像美国,把《生计教育法案》和《从学校到就业法案》作为国家立法。1994年,克林顿总统还签署了《从学校到就业机会法》。有了这些法律与制度的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可作为强制性内容,在全国推行起来既有法可依,又具体可行,同时法律也给财政支持带来了有力保障。
  2.专门的国家级管理机构
  一些国家还为此成立了专门的国家级管理机构,将生涯教育置于国家高度进行管理。例如,1987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成立了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OICC),由教育部、劳工部、商务部、农业部、国防部等9位副部长和署长组成,阵容强大。作为联邦制国家,瑞士各州可以独立管理本州事务,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瑞士政府非常重视,要求由联邦政府与各州共同管理,并成立了瑞士联邦职业教育与技术办公室,隶属于联邦经济事务部。这个部门负责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需要,制定各项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及发展计划。各州设有职业教育办公室,负责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进行监督。
  3.完整的框架设计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其内容相当宽泛,是贯穿整个人生的生存教育,因此,需要有完整的框架设计和分层的教育内容,这方面尤以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日本对中小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着非常完整的框架设计,《培养劳动观和职业观的计划框架》由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开发,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看,包括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活用能力、对未来的设计能力、计划与决定能力等内容,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均根据这四个方面,针对不同年龄特点设计了细致分层的能力和态度表现,非常具体,使各学校操作方便。   4.较早的起点
  美国规定,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孩子6岁开始,并贯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日本倡导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都要渗透职业生涯理念,每个阶段的教育都要为人的出路做准备;澳大利亚很多小学都利用自身条件开设了各种职业的实验室,例如,木工、铁工、烹饪、美发、面点等的实验室;德国要求教师带领幼儿和小学生以模拟职业的形式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以体验为主渐渐渗透职业的感受和意识;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制定了“全国生涯教育框架”,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前到11岁。因此,从早期开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各国的共同经验,这使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大多已经对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兴趣有了较多了解,并初步确立了未来的职业倾向。
  5.专业的师资队伍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均对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的资质有严格要求,他们不仅为学生配备具有高学历的专职教师,还对专职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学生接受到合格的、与时俱进的生涯教育。例如,加拿大要求从事就业指导的咨询师必须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或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学位,并有一定工作经验,要求指导教师或管理员具有人文科学方面的硕士学位。英国教育与技能部要求所有公立学校指定专门的教师担任“生涯协调员”,负责生涯教育与指导的顺利开展,生涯协调员和校外的职业官员协作工作。多数国家还配备了兼职的教师队伍,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和渠道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
  6.强有力的企业支持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毕竟不是学历教育,它需要大量的体验和实践环节来支撑,因此,争取广泛的社会资源是各国的共同经验。瑞典、德国、瑞士、美国等国家特别强调企业责任,各学校都与附近的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到企业去学习和体验。例如,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瑞典高中与高等院校、企业、工会、协会、职业介绍所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渠道,这些机构会定期为学生提供职业信息和实习培训机会。瑞士的企业不仅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甚至起到了主导作用。在瑞士,约有1/3的企业承担了学徒培训,这些企业与学校一起制定教学和考试内容,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及培训教师,还支付部分工资作为对企业工作的认可,各州职业教育办公室每年会向接收学徒的企业颁发一枚徽章,感谢企业参与培养专业人才。
  7.家庭的密切配合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支持。瑞士专门设立了“子女节”,每年的这一天,父母要带着孩子去上班,让孩子真正进入父母的工作岗位,了解父母的工作情况。英国特别重视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及家庭相结合,中学有专门的“设计和技术”课,每周上两节,一节是学习家务,如烹饪、缝纫以及学会使用电熨斗、电烤箱、微波炉、电缝纫机;另一节是学习简单的设计和制作,主要以木工活为主,如制作玩具、箱子、家具等。另外,学校会不定期举办专门的家长培训,向家长介绍家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方法和内容。
  四、加强我国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对策建议
  除了上述的主要国际经验,世界各国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还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方法。例如,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科学的评价体系,先进的教学车间配备,丰厚的财政保障,对寒家庭学生的特殊支持,固定的职业指导渠道,与考试分离的培训机制,系统的课程模块,操作性很强的指导大纲等等,这些都值得我国深入探索。结合我国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下列几点对策建议。
  1.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强制性的教育内容
  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生存,学校应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学生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作为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高等教育的职责,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使命。纵观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多起步较晚,很多地方从大学才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我国目前总体状况来看,小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几近空白,初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只有少数试点学校,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有上海市在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开展,北京、广州等地区在部分普通高中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面对社会就业环境的变化和学生就业意识、就业能力缺乏的现实问题,我国急需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建议国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强制性的教育内容,前移到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初中开始对学生进行正规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2、针对性的出台不同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教材,形成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对学生的一些职业指导存在临阵磨枪的现象,一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零零碎碎、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应尽快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和细致的分层教育框架,对幼儿、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层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既要做到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教育全程和人的一生,也要做到各阶段的有效衔接,使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建议我国尽快出台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纲要和分层教育框架等法律文件及指导性文件,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体系,在学校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由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生涯教育。
  3.提高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教学,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乏专业的师资,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有其内在的规律和体系,需要专业师资对课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准确把握和演绎。建议配备专业的专兼职教师,并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再教育和再培训,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4.整合当地教育资源,搭建职业体验平台
  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教育部门应广泛争取社会和企业的支持,从小学、初中开始多为学生提供职场体验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各种职业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各地方政府应设立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协调机构,统合当地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学校要多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帮助,尤其要帮助学生发现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多为学生提供各类就业和升学的信息资料或咨询渠道。
  5.促进家庭、学校、个人全方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建议强化家庭对子女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学校要定期举办家长培训班,向家长宣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方法、内容等,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使家长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来。父母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了解子女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倾向,帮助孩子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合理设计未来生活,指导孩子进行合理的升学和就业选择。
  6.树立精神榜样,提升中职学生的成才观和职业观
  一个人的职业观与全社会的教育观、成才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前我国高中生存在的“普高热,职高冷”、“大城市热,小城镇冷”、“国企热,民企冷”等现象,本质上是成才观和职业观的现实反映。因此,全社会要树立科学的育人观,把促进人的生存、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同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要客观、积极地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行业的社会价值,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劳动观和职业观。
  参考文献:
  [1]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11-12.
  [2]牛亚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问题及对策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11-13.
  [3]刘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价值观对其职业决策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
  2008:24-25.
  [4]高靓,吴慧平,李震英.发展职业教育:各国走出危机新战略[N].中国教育报,2011-02-22(3).
  [5]谷峪,崔玉洁.日本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10,(12).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作为教学的一个环节,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普遍的现象是侧重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教学方法和理念在目前的英语听说教学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  一、传统的听说课一般遵循都是教师指挥和主导、学生被动听听力材料、然后是教师核对答案解释原文。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引领学生进行听力资料的选择和使用,学生被动的接收传递过来的听力资料信息,然后再加以信息分析
期刊
摘 要:医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除具有科技英语的一些共性特点外,同时还兼有自身文体的特殊性,掌握医学英语的翻译方法对医学生理解医学文献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说明医学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医学英语;翻译方法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对外外交、商贸及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尤其是在科技传播中。医学英语作为科技英语的一个分支,既
期刊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真正体现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充分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等多方面的统一,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真正从
期刊
摘 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是指教师为了促使学生思考、探究、获得新知识、新能力而事先精心设计好的问题。有效的设问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索、通过自身的积极努力,获得知识和智慧,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逐渐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课堂;有效设问;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伴随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量的激增,市场对营销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院校,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培养措施,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  关键词:市场营销;技能型;人才  市场营销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传入中国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风雨变迁,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理
期刊
Abstract:Sons and Lovers is one immortal novel of the British famous author David Herbert Lawrence.In this novel, the lo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ul and Miriam, Paul and Clara and even Paul and his m
期刊
在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发挥着尤为突出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也不容忽视,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把情感教育深深的融入体育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在快乐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一、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
期刊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能否处理好师生关系就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师生之间处得象朋友一样,那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那么如何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呢?我认为:  一、放下师道尊严,微笑面对学生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如果学生畏惧老师,则必然会妨碍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老师在课内
期刊
摘 要:自2003年出台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后,新时期我国音乐教育改革拉开序幕。本文把焦点是对于润洋、吴斌编写的《音乐鉴赏》这部教材中的民族性进行分析、比较,并通过具体的例证来说明教材内容中的民族性缺陷和不足。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引起广大高中音乐教师的注意与反思。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民族性;不足  随着2000年来的中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音乐基础教育的改革亦是不断深入,2001年制定了《
期刊
1. Characteristics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Journalistic English is suitable for newspapers, radio, television, Internet and other forms of news, it is one standard to measure English language. Journ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