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ock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语文学科课程学习的总目标之一即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
  具体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欲要深入推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从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入手,下面从四个方面探讨一下。
  (一)情境的导入上应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课文、探索未知的热情。
  作为开课前的导入,应将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努力渗透,尤其是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对孩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在导入时应明确提示,因为,或许就是这一课前的简单提示,会让学生的阅读更加具有目的性,从而使文章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到《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就紧扣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的这一特点,将菲利普夫妇的多变与《变色龙》作对比,启发孩子们思考,《变色龙》中警官的“变”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而菲利普夫妇的“变”是因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在思考阅读中体会“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社会特点。通过这一导入,使学生在带着问题进入文本的同时,还会让学生依据文章里的人物形象去关注人物心理,关注社会现状,也在情感上去考虑不同的社会制度或社会现状对人性的影响和丑化,最终达到营造浓浓亲情、感知社会美好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性的分析和汲取,使学生既能学到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也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语文教学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在学科教学设计中,要有效地将横向与纵向的教学目标交相融合,使学生既能学习到祖国语言文字在实际中的应用,又能在阅读、分析、品味中去感知美好,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发展能力,最终实现社会性、人文性的完美统一。比如,在九年级下册中收录有冰心的文章《谈生命》,在文中,冰心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生命的雄壮与恬淡描写的摇曳多姿,哲理味十足,在教学设计中,如何让学生去感知这种壮阔、富有灵动的表现力,我想,脱离开具体的修辞手法的分析肯定不行。因此,在处理完文章的字词等基础知识后,我就把感知作者的语言特色作为分析的重点,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读完这篇文章,你印象最深刻的语句是什么,请说明理由。2.为什么这些语句如此地打动人心?请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进行说明。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笔下生命的特点。4.沿着冰心老人给我们开拓的思路,我们继续感知生命,在你的心里,生命还像什么?请运用你所知道的表现手法,给予最生动形象的描述。通过以上几个问题,既让学生认识到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增强语言表现力的奇功伟效,也使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到生命的蓬勃与喜悦,从而达到珍惜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三)课堂评价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渗透到目标达成的每一个环节。
  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在设计课堂评价这一环节时,应尽可能地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协调,交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语文教学评价的单一性和繁琐化的倾向。为了达到这一点,在对课堂效果进行评价时,我们重视评价试题的命制,在试题的命制过程中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取向。在设置试题时,无论是试题的材料,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努力彰显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在“口语交际”练习中,要求学生搜集古往今来的关于战争的诗词或故事,用简短的时间推介给全班同学。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不但检测了语文知识水平,而且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来看,始终贯穿着爱国、奋进、团结等积极向上的情感价值取向。实际上,不论是写字、阅读、写作还是练习,都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和方法的学习、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获得。
  (四)课堂的延伸应在实践中积累、强化课堂上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论性成果。
  具体到语文学科,最能锻炼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和写作。人教版的语文课本,基本上是按主题进行单元划分的,每一单元都有一定的情感价值的培养目标,而能进行这方面的渗透和培养的,除了课堂设计要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育效果之外,每一单元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写作训练即是最好的课堂延伸与体现。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是语文教育的特点,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原则,重过程,重细节,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到课堂和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有这样,才能让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更加明确,才能使语文学科作为国语教育起到其最大的心灵和人格塑造的双重作用。
其他文献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让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
期刊
现行教材中的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与学生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作为教师,应该尽量还原生活,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将生活与课堂紧密结合,将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我认为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识字教学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生活化。具体做法如下:  一、语文
期刊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为全体教师开展素质教育指明了方向,又为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制度,构建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我们在制定小学数学索质教目标时,一方面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所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要求,另一方而要根据小学生素质稳定的内化层面和可观察的外显层面相统一的原则,这样才能制定出正确而全面的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1.思想品德素质
期刊
摘 要:当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职业教育政治课堂教学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基础学科,但是目前的政治课堂教学方式弊病颇多。为了改变社会要求不断提高同政治课堂教学存在弊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营造自由氛围,确定主体地位,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运用迁移理论四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 创新教学 迁移理论  一、营造自由氛围,提供创新条件  
期刊
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对于教师而言,作文教学比阅读和口语交际教学更难,付出努力却收效甚微,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不理想。我国学者曾做过一些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小学生写作中的观察和理解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都存在不足。因此,了解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构成因素以及影响作文能力提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教学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一、语言表达能力
期刊
人的有意义的活动问题由一定的动机引起。动机是直接抢劫有机休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学习动机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意义重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有志于学,乐于学,才能取得优良的学业成绩。尤其当学生不存在智残与知识缺陷时,学习动机的有无与强弱对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大量的研究发现,学习动机的指向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业成就。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
期刊
创新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为适应这种新形式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基点,让学生由适应性发展为创造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数学课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仅供参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期刊
摘要:学习书法对于人的性格品质的影响很大,但是学习书法又是一件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而且很可能进步并不是那么的明显。如何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书法,提高书法教学的效率,我认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给学生自信最为重要。  关键词:兴趣自信;观察与比较;持之以恒;评价  书法艺术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园中的瑰宝,学习书法,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一改往日在教学中枯燥、乏味、 呆板的理论说教和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将较多的知识信息,以较丰富的感官形式再现于课堂教学中,它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它的应用又如何呢?历史学科包涵着极其丰富的时空变化,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历史人物千千万万,历史事件层出不穷,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
期刊
小学数学概念是小学生正确进行列式、计算、判断、推理等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完整的数学概念。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些概念的教学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完成的。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阶段性和连续性。  一、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按照教材的要求搞好概念的阶段教学  大家都知道,人们对事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