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原则刍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ssdd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素质教育的提倡,目前全国很多高校均设有艺术专业,激烈的竞争同时也对艺术类毕业生英语水平提出了迫切的要求,然而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长期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艺术类学生自身条件差的原因之外,客观关注程度、学生需求、教学计划、教学管理及教育资源始终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克服了原大纲统一性和规范性的弊端,提出了“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但对艺术类这一特殊语言学习群体并未作出教学目标与教学具体要求。面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高涨愿望,广大的英语教师该如何实施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贯彻哪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本文探索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艺术性原则,坚持贯彻教学艺术为主的原则,突出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产生艺术效果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和长效。
  二、艺术类学生自身特点分析
  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薄弱,很多高校高考分数线很低,据问卷调查,我校08级艺术类高考成绩大部分在60—50分,远远没有达到及格分数线。除此之外,他们的纪律性和自我约束感很差,表现为上课时爱迟到、自由散漫等特点。据从事教学的教师反映,艺术生到第二学年旷课、缺勤现象极为严重。当然,值得肯定的是,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强。这些优点都为艺术化教学原则在英语课堂的使用奠定了基础,融入艺术修养和表现手法,使学生在一种兴奋、愉快的气氛中自主地学习。
  三、贯彻艺术性原则的可行性
  1.艺术性原则与英语教学
  朱光潜在《文学与人生》一文中说:“抓住某一时刻的新鲜景象与兴趣而给以永恒的表现,这就是文艺。”艺术家以兴趣的眼光看世界,孜孜不倦地追求创造力。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同样教学亦是一门艺术,二者相融相同。艺术性教学的特点包括形象、创造、美感、和谐、典型和夸张等。其中,英语教学内容的处理、方法的选择、课件的设计、手段的运用等到处都是创造。艺术最忌模式化,英语教学也最怕死板。所以,教学过程必须激起艺术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从灵活性和独特性的角度关注艺术类学生的特长。同样,英语教学也不需要脱离教学本身去追求单纯的艺术性,而应该坚持以教学艺术为主,将艺术原则与英语教学融合贯通,一方面注重教师个人的艺术修养,表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另一方面注意教学活动中各个部分的艺术表现和语言美感,充分发掘语言、方法、学生和教师自身的艺术潜力,使理论知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使所授知识在生动、互动的气氛中被学生掌握。
  2.艺术性原则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1)直观引导化教学
  直观引导化教学指的是在课文开讲之前多用挂图、幻灯片或视频来引入课文的相关信息。比如使用视听说法,简化问答,将形象直观引入。形象就是直观,直观最能激发观察力。在这里以我校艺术类大学英语教材新体验综合英语为例,如第二册第五单元B篇课文“Christopher Reeve——A Real Superman”,首先老师可首先播放一些名人励志的短片或者经典影片《超人》的视频片段及电影对白,先培养艺术类学生的兴趣,直观调动他们的表现欲,然后简单提问来进行恰当的引导,如“Do you know superman?” “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meet difficulties in your life?”等。当然,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应注意版面的设计,图文并茂的结合,播放方式的艺术节奏感。如果能配合简单的绘画、肢体语言来引导,那么艺术性和直观性会更强。
  2.2模仿情节化教学
  教学的内容离不开情节的联系。如何体现教学形式的艺术化?教师可设计恰当的教学情景来促进学生语言知识和交际能力的发展。教师可根据课文设计一个情景,请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描述图中情景,比如,教师先给出四、五个简单的英语句子,鼓励学生发挥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先按自己的想法编排故事的情节发展,然后通过抑扬顿挫或快慢变化来充分表示故事情节的曲折和起伏,学生也可互相变化情景,根据不同的情景和话题自由交谈,把自己或集体放到情节中,在情景中模拟或表演,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也使得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和情节一体化。
  2.3艺术美感化教学
  审美和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审美教育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教育过程,是在倾心赏美中表现出的乐意受教。艺术类学生自身就有很高的艺术敏感性和很高的审美观。教师可通过多方面的教学艺术化手段让学生体验到英语语调之美、语法严谨之美、词义丰富之美、异域文化之美等。
  2.4分类创造化教学
  艺术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也应该灵活多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专业或兴趣小组。理论和实践证明,教学与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美术等有不少相通之处。例如,爱好广播专业的,教师可鼓励他们参加课堂的英语诗歌朗诵与演讲,注重英语的音韵美;专业为美术的小组,可将所听所看的英文用简笔画有效地表示现在进行时的不同动作;擅长表演的小组,也可以自己表演或上台演示,通过话剧或采访的形式实行艺术性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发挥,课堂气氛便会活跃。这是一种由“教”到“不教”的高度自觉,是充分唤醒学生自我学习意思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应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把艺术的表现手法、手段乃至创作原理用于其中,将英语和所学艺术类专业相结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师应把英语课堂视为艺术家的舞台,积极探索,期望每一课都能奏出一组又一组的交响乐,同时,多从学生的英语基础、专业特点等方面入手,在英语教学中力求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将艺术性直观、形象和创造等原则很好地运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将艺术性与教育融为一体,才能期待艺术类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回顾、反思和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3]劳承万.朱光潜美学论纲.安徽教育出版社.
  [4]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些目标?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数
新课程从基本理念到课程标准都明确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的机会,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因此各种活动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受到教师的青睐与推崇。  认真审视这些教学活动不难发现,有相当多的活动只是散漫的、肤浅的表层活动,远远达不到活动本身所希望实现的价值追求,以致影响了数学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我对自主活动教学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缺乏教师引导,思维方向无序  在许多示
一、转变教育思想,坚持教书育人  长期以来,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与“唯分数”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只重视解题结果的教学,忽视思维过程的训练;只采取“满堂灌”的教法,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把教学的着眼点转移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素质教育上来,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破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从而自觉地
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是,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平时长期有意识地培养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渠道,我们必须寓创新素质的培养于课堂教学之中,把课堂营造成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营造创新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