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说过:“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标准》也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生活化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连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当中,让数学变得可感知、可触摸,变得可亲可近,也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沐浴着生活的阳光。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我们发现可以扣紧以下三个环节实施:
  一、课前导入的“生活化”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是整个教学成功的开始。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在导入时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大量取材于生活实际,选用富有生活情趣的动画、图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例制作课件,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点亮学生智慧的火光,使学生觉得学数学是有趣、有用,并热爱数学。如在初中阶段“概率”是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在课堂导入时,可以让学生两人一组做“石头、剪刀、布”的游戏。然后对失败者提出问题:“你输的服气吗?”学生回答:“不服气!”接着问:“你想赢回来吗?怎样才能贏回来?”学生会高兴的回答:“继续游戏,我就有机会赢回来了。”“你怎么知道有机会赢回来?”这样就很自然的把游戏中学生的情绪迁移到探究事件发生的概率上来。讨论“概率”这个导入从学生非常熟悉和习惯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出发,通过亲生经历、体会概率产生的过程和计算方法,从具体的生活知识中抽象出数学概念,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对本节课的印象深刻,使学生能理解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课中学习“生活化”
  学生只要觉得上数学课好玩有趣,贴进生活且富有挑战性,他们就会爱上数学课。为了使每个学生学好数学,学习过程要尽量生活化。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而课堂教学是学习过程的关键,是优美乐章的“主旋律”,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设计生动形象、深入浅出的生活化、形象化语言,降低了难度,擦亮了智慧之火,让学生倍感亲切,加上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学生记忆深刻,学得扎实,使学生不再害怕数学,不会觉得数学难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通过课件演示增补了利率问题和打折问题这一节课,先创设一个小商店,我当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问题,同时设计了活动中提到的商品打折销售,以及打折销售的商品中顾客是否真正得利益等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使原本抽象深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通俗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的意识——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三、课后练习“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曲”。精心设计题目,设计“数学生活化”的练习,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在练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练习融合于生活中,就可以使原有的练习为我所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如在学完“轴对称”之后,结合课本图片中优美的剪纸图案,给学生留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请你设计一款剪纸,要求有一定意义,可以向家长请教,但必须自己动手,并用一句话表达你的剪纸的含义。学生拿到这个题目后,很动脑筋,有的查找资料,有的向老人请教,然后买纸,找工具,研究所剪花型,动手剪、刻,忙的不亦乐乎。通过这个题目,同学们利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精美的图案,漂亮的剪纸,立意新颖的版画。既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又使他们在活动中加深了对中国古老剪纸艺术的热爱之情,初中的数学课堂学习让他们懂得珍爱生活,学生积极性很高,主动参与探究实践学习,一举多得。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育必须首先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学数学,用数学。数学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导学生去领略生活中的数学之美、实践数学之用,开放学生的空间、开拓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人。
  参考文献:
  [1]张航.让学生发现数学的魅力.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9
  [2]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01.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采用一维流体模型对平板形绝缘介质材质的待处理物体表层的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具体讨论分析了所加脉冲参数对离子注入实现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
2016年夏季以来,连续两起特大跨省婴儿拐卖案——浙江温州特大婴儿拐卖案、山东临沂特大婴儿拐卖案,让人们对这些刚出生的生命忧心不已。因为缺乏自我意识,婴儿们被层层转卖获利的人口黄牛当成了牟利的“货物”。  贩婴链条中,有从亲生父母手中廉价收购婴儿的上家,有加价转卖的转卖人,有介绍买卖的中间人,还有合伙出资的出资人。历经多次转卖,层层加价,婴儿从偏远的西南农村,被卖到东部沿海地区。即使案件最终破获,
In this paper, we use the automatic orbital tuning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time scales of Lingtai and Jingchuan loess-soil section, China, and Chashmanigar loes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设计史是什么?有无数种答案,但明眼的读者相信我说的一定不是设计史应该如何写,而是作为一个时代的生活的反映.
至今没有见到为他们留下的影像,定格他们倒在废墟里的姿势。也许根本就没有人为他们留下过影像,但是,随着搜救人员一点点挖开瓦砾、水泥和砖块,我们依旧记住了这样一种倒下的姿势:   21岁的老师瞿万容,被扒出废墟时,人们看到她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挡住一块垮塌的水泥板,紧紧护住自己怀里的一个孩子。 孩子只受了轻伤,而年轻的女老师却因为头部和背部骨折,早已停止了呼吸。这一幕,定格在“5·12汶川大地震”后的
图说反腐
期刊
近些年,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制造取得了飞跃式进展,“天河一号”“太湖之光”先后在国际高性能计算机排行榜跃居榜首.这些先进的高性能计算机也为促进我国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