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话语权看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进展和最终的教学效果。而在作者看来,话语权又是师生关系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它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双方的相对地位,不但影响师生关系,也会对教学过程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从话语权的角度,特别是学生话语权,探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从而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话语权 课堂教学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师生关系既受教育活动规律的制约,又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关系的反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方面。
  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的权力,广义上说它是指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谁就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在当代社会思潮中,话语权指影响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话语权也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学生的话语权是指学生说话的权利,即学生自主的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表白,是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价值的权利。学生话语权的回归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因此理应成为新课程教学中备受关注的元素。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引导者。也就是说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学生是演员,教师只是服务性人员。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权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言语活动是话语权的动态表现形式,这些活动既是学生思想发展、情感态度发展和知识能力发展的外化行为,又是评估教师是否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能否准确而灵活地调控课堂节奏的重要参数。正因为如此,学生的话语权也就成为了新课程中最为活跃的课堂元素。但是时至今日,当我们理性地审视我们当下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时,不难发现学生的话语权的呈现方式和话语环境并不乐观。教师的话语权依然盛行,课堂教学依然是一言堂,学生依旧被动地接受着教师传授的知识,扮演着听客或是看客的角色。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话语权还没有真正意义上从教师的话语场中剥离出来,它只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附属品,缺乏主体性。学生缺乏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和个人想法的权力,而完全由教师一人掌控课堂的话语活动,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涉及到师生关系,笔者认为这将造成一种完全由教师占强势地位,学生缺乏话语权的教师导向的师生关系。
  二是学生的话语权只集中在几个尖子生身上,其他学生犹如看客听众,缺乏普遍参与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产生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灵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的确,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能力、性格、兴趣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注意个别成绩拔尖的学生,而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话语活动中。
   三是学生的话语权被看似热闹却华而不实的“满堂问”“群言堂”所粉饰,缺乏探究性和发展性。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活动十分活跃,但是却缺乏引人思考的张力。上述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必然会影响学生话语权“质”的回归,甚至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和无序。
   针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话语权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改善以话语权为中心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教学过程的有效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首先,针对完全教师本位的课堂教学,持这种方式的教师应该看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认真分析课堂教学任务,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当的教学计划,并根据课堂教学情况适时做出适当的调整,不光看到班级整体的教学和学习进度,还要明确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做到整体和个别兼顾,进度和质量兼顾。
   其次,一些教师不能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过程,常常使课堂教学失序,不但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能够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需要,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要适当使用教师自身的话语权,进行比较有效的沟通,从而比较圆满的完成教学任务,防止课堂成为形式上活跃,而实质上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无益过程。
   第三,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将部分话语权交与学生,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给予引导和适当的调控,使课堂互动和讨论成为“群言堂”,教学过程看似热闹,互动良好,实则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话语权只是一种形式,而不是促进教学进展的手段。最终将导致与上面所说的第二种情况殊途同归。要避免这种情况,不仅要还学生以话语权,还要发挥教师的能动作用,对课堂中的话语活动给予适当的调控,适时进行总结和引导,从而使课堂教学中的话语互动成为促进教与学双向过程的推动力。
   第四,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上是和谐的。从话语权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有平等的话语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施教者,应该恰当地使用自身的话语权,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应看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话语活动是教师了解学生,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信息源,知己知彼,教师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教师是师生关系中的关键因素。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还要懂得引之有道、导之有序、放之有度、收之有益的经营之道。法国教育家第惠斯多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国古代关于教师也有“传道受业解惑”的说法,这也就是说,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掘金者,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017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非常关键,只有教会学生好的记忆方法,才能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本文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历史教学 方法 能力 记忆 兴趣    中学时代是人生含苞待放的美好岁月,也是加深我们学识内涵的关键时刻。此学段若能博览人类智慧宝藏,饱吸人类优秀文明的精髓,一定会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提升我们的心智修养,并使我们受益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只有具有个性,才能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丰富人的心灵;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其挖掘内在潜力,树立“我能”的自信心,培养自主选择的意识,珍视、尊重独特体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体差异 内在潜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
期刊
我一直坚持认为,天下的教师分两种:不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  首先谈“不喜欢讲公开课的教师”。  在我看来,一个教师不喜欢讲公开课,不外乎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怕累。首先是累脑——北京人大附中的王君,是个活在公开课中的教师,她讲了四次《绿》的公开课,一次跟一次迥然不同,就算前面一次讲得再成功,她也不甘心再重复自己。她多么善于跟自己较劲!只有肯于这样跟自己较劲的人才真正懂得这样较劲
期刊
【摘 要】学习状态直接关系学习效果。如何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根据学生特点巧用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状态,帮助学生重拾语文学习信心、提升语文学习兴趣、拓展语文学习思维?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积极 评价 状态 语文学习    赏识、尊重、理解、爱——这些人性中最本质的渴望,对于心智尚不健全的初中学生来说,显得尤为迫切。教师必须紧抓学生的这一成长规律和特点,充分
期刊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口头片段作文训练,既能以读促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通过口头片段作文训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阅读教学中渗透口头片断作文训练的教学策略,并探讨了有关的注意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口头作文 片断训练 教学策略 问题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时下的作文训练通常只注重整篇的作文训练,而忽视片段作文训练。这便
期刊
【摘 要】根据新课程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确立了以课堂为基地,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课程改革 校本教研 专业成长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成为影响这次课改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走校本教研之路,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呢?  一
期刊
【摘 要】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评语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指导和激励作用,它能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激情。语文教师应重视作文评语在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注重写好作文评语。  【关键词】作文 评语 作用 写法    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价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评语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能够激发
期刊
【摘 要】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合理 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惩罚是教育手段之一,如果运用不合理,不恰当,就会背离初衷。恰当地运用惩罚的艺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种素质。  【关键词】惩罚 教育 尊重 关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犯错误的学生除了要有爱心以外,还要给予适当的惩罚,以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但是惩罚学生是要讲究
期刊
【摘 要】“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对于教师来说,精彩的课永远是“下一课”。辩证、客观地看待教学过程中的优劣得失,认真冷静地做好教学反思,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必修课。惟其如此,方能做到扬长避短,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才会使教学工作不断有创新和提高。  【关键词】教学方法 反思 语文课堂    一、教学反思的环节  1.寻找问题。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方法和学生实际接受的状态是否达到了和谐统一
期刊
【摘 要】《文化生活》教材资源丰富,对于中学政治教学来说,要根据《文化生活》的学科特点,结合中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精选教学案例,合理整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突破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生活性 教学案例 教学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教材资源丰富,涉及面广。因此,只有突破重点和难点,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一、《文化生活》的学科特点  《文化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