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议论文的“文”与“理”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521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可谓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因此写好作文是决胜语文高考的关键一环。如何让学生在紧张而有限的时间里,完成一篇既符合作文材料要求,又“文”“理”兼备的优秀作文,这是一线教师一直努力探索和想要突破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些教学实例,对该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高考作文文体的选择
  分析近五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题,从命题形式看,均为新材料作文,尤其是近两年考察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类作文材料大多以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从感性的材料中挖掘思维的“深井”,强调说理性和思辨性,因此写作时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虽然在作文要求中往往有“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或不限文体)的字眼,命题者似乎淡化了文体意识,但是根据作文材料自身的特点,文体早已在材料的叙述中作了暗示。
  二、议论文强调“文”“理”兼备
  孔子曾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议论文的文采,我认为更多的是强调用词的合理、科学和谨严。
  学生的习作中常出现思维的漏洞,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这两种情况:
  一是学生遣词造句上的误差,导致逻辑不严密。
  如人教版必修五有这样一则作文材料: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她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赎人后却没有去报账,人们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却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加入垫钱赎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品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有看见。
  在学生的习作中有这样的段落:
  1.孔子的兩个学生,他们做事之前没有考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为什么孔子的态度却不相同呢?我认为接受牛的学生是站在整体上来行动的,他谋的是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虽然大家都在议论他的贪心,可与大义相比,这些议论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另一个学生,走的是相反的路线,博给自己一个好名声,却让许多本可以被赎回来的奴隶永留他乡。
  2.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小到鸡毛蒜皮的事,大到至关重要的事,无不直接或间接地与利益挂钩。于是义利兼得,也便成了许多人的价值追求。
  这些片段的立意,都是切合材料的内容的,但是在提出论点的时候,却犯了逻辑性问题。
  二是在论述观点时,逻辑性不强。
  如在学生作文《真实无疑是人生的“财富”》中有这样几段:
  真实是一支彩笔,为人生增添色彩。
  真实是做人的原则基础。我们都知道南航校花陈都灵的大笑,曾风靡网络。让许多人都唏嘘不已。静坐如一枝玫瑰花芬芳美丽。但当遇到开心的事时,那种控制不住的笑,我觉得这非常的真实,也不像某些做作的人,为了树立一个“作死”的形象去刻意掩饰自己,迎合别人。
  陈都灵的大笑和傅园慧的表情包都展示了她们最真实的模样,也让我们去了解到她们为人处事的态度,不迎合别人来委屈自己。
  真实是一朵鲜花,绽放人生的光彩。
  我们都知道“立木为信”的故事。秦国时期,商鞅变法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信任,他在咸阳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宣城如果谁把它扛到另一个城门,就可以得到重赏。然而当时官员在百姓心中的信誉很低,没有人敢上前尝试。随着赏金的增加,有一个人勇敢的站了出来,把木头扛到了约定位置,体现了商鞅的真实。
  “真实是一支彩笔,为人生增添色彩”是文章的分论点之一,作者选取南航校花陈都灵无所顾忌地大笑,释放天性来进行论述,但在分析的时候,作者只关注了她的真性情,却并没有涉及到如何为她的人生增添色彩。而有关商鞅真实的事例,则更加偏离了论点“真实是一朵鲜花,绽放人生的光彩”这一论点,同时,“有人勇敢站出来把木头扛到了约定位置”,这如何体现商鞅的真实?作者忽略了事例与论点自己的关联。
  三、解决方案:强化思维训练
  针对学生议论文写作中常出现的逻辑错误,说理性不强,教师应该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思维训练的方式应该多元化。
  一是加强学生语言逻辑的训练。必须明确出现频率比较高的逻辑关系,并且学会用精准的语言表述这些关系,比如因果关系“从最浅层的方面看……从深层来看(……行为背后,更体现了)……从本源(本质)上看……”“……为何有争议,大概就是两点使然”等;让步关系可以表述成“诚然,……但是……”“或许,……但是……”等;还有假设、比较等等。一方面要牢记这些表达,另一方面还要在实例分析中运用它们。
  二是强化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缜密性。针对一则材料,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不断追问,挖掘思想的深度;思想要与时俱进,不墨守成规,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三是强化阅读训练。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材料更加倾向于选择时事热点材料,因此时评文章理应成为我们重点阅读的文本。时评类文章可以体现人们不同的思维角度,思想的深度,学生可以从中学会多元思考,形成理想判断的思维习惯。
  议论文侧重于说理,是一种实用性极强的文体,而学生还不具备通脱透彻的说理及逻辑推演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在高中生议论文“文”“理”两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通联:华中师范大学来凤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要围绕学科素养开展全方面的语文知识培养,从阅读、写作、听说等多个角度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优化,将成为未来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对此展开初步的分析与研究。  一、基于学科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优化目标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集中于如何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分数,这就导致课堂教學存在诸多弊端,教学目标的功利性影响到学生学科素养的
中国古典诗歌名篇佳作灿若银河,诗歌圣手亦难以计数。但他们的名字,大多闪耀在文学诗集里,流传在平民读者的口诵心惟中,在皇族子弟篇章中间,很难阅览到他们的名字。但有一个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常有令人难过的一瞬:为何语文课堂迎接的是迷茫而呆滞的眼神?为何倾注关爱的学生见面不打招呼?……通过阅读与思考,发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只关注学生语文成绩,与学生交流不多。深刻反省,探究教育根本,才发现,要关注学生情感道德教育,让语文教学充满德性关怀。而德性关怀表现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更多的从学生知识掌握的习得方法进行关怀,充分考虑学习语文的情感与心理因素。  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
偃师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区,南屏嵩岳,北临黄河,全市所辖8镇3乡1区、226个行政村,人口60.9万,总面积668.58km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偃师市的主要河流伊河、洛河沿线的工业企业发
高中物理是自然科学基础教育中的重要课程,该阶段的物理教学以基本物理现象解释、分析以及应用为主,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具有抽象性、思辨性、逻辑性的物理认知结构。要从自身教
【摘要】 在我国胆结石已经成为常见病、多发病,由其以胆囊结石为主,困扰着千家万户。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胆结石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胆结石治疗方法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对于胆结石的不断的探索,结石的形成机制已经被人们所掌握,现今胆结石的治疗方法也日益成熟,主要包括溶石、药理及物理排石、震波碎石以及各种途径的取石术。   【关键词】 胆囊结石;胆结石  1 概念:胆囊结石,是胆结石的一种主要为胆固醇性结石
人年轻的时候多喜欢李白的诗,到中年晚年就开始喜欢杜甫的诗。彼时的我,正为诗仙着迷,沉醉于李白的豪放飘逸。身处逆境时喊出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干金散尽还复来”,或者吼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心中的闷气也疏散了不少,实在大快人心。正如老师所说,当时十分不喜杜老夫子。杜甫太沉重、太抑郁,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今,静下心来,细细品读杜甫的诗,似乎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到一个青衣素服的文人,他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效率是教师研究与思考的首要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一大途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有趣有益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拓宽他们的数学思维,让他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探究,掌握知识的本质,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理念;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用典,也叫"用事",指在诗歌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只有学生具有自主性,才可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生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打破原有的“以师为主”的课堂模式。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各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目标都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