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5r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抗震设计
  Abstract: A good anti-seismic design, must b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mutual collaboration with common design considerations based on complete seismic. Therefore, the importance of full 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n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in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be the role.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引言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至今仍然存在着一种误解,似乎建筑抗震只是结构工程师的事,与建筑师关系不大。因而,长期来只有对结构设计的抗震设计规范和规定,却没有一本专门谈建筑设计的抗震设计规范或规定。建筑抗震的实践表明,一个地震区的工业建设项目(建筑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筑总体布置方案,单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在较强烈地震作用下,仍是难以取得建筑抗震的较好效果,甚至减轻不了建筑物的震害程度。正是鉴于此原因,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内容中,在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章里,针对建筑师建筑设计应遵守的有关规定。这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有了这方面的规定,就可以使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建筑抗震设计水平达到一个新的比较完善的高度。
  二、抗震设防区建筑工程设计基本概念
  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实行以预防为主,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经济损失;我国抗震设计思想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对于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来说,在抗震设防区进行建筑工程设计应优先采用简单、均匀、规则、对称的建筑结构方案。从有利于建筑抗震的角度出发,地震区的房屋建筑平面形状应以方形、矩形、圆形为好,正六边形、正八边形、椭圆形、扇形次之,L 形、T 形、十 字形、U 形、H 形、Y 形平面较差。建筑的竖向体形变化要均匀,宜优先选用矩形、梯形、三角形等均匀变化的几何形状,尽量避免过大的外挑和内收。抗震设计中,房屋的高宽比是一个比房屋高度更需慎重考虑的问题,因为建筑的高宽比值愈大,即建筑愈瘦高,地震作用下的侧移愈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愈严重。对称结构在地面平动作用下,一般只发生平移振动,各构件的侧移量相等,水平地震力按构件刚度分配,因而各构件受力比较均匀;而非对称结构,由于刚心偏在一边,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即使在地面平动作用下,也会激起扭转振动。其结果是,远离刚心的刚度较小的构件,由于侧移量加大很多,所分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也显著增大,很容易因超出允许抗力和变形极限而发生破坏,甚至导致整个结构因一侧构件失效而倒塌。建筑方案的规则性对建筑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来说十分重要,它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抗侧力构件布置、质量分布,直至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规则”的具体界限随结构类型的不同而异,需要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互相配合,才能设计出抗震性能良好的建筑。
  三、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几个主要设计问题
  1 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包括建筑的平面形状和立体的空间形状的设计。震害表明, 许多平面形状复杂, 例如平面上的外凸和凹进、 侧翼的过多伸悬、 不对称的侧翼布置等在地震中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城地震和唐山地震中有不少这样的震例。而平面形状简单规则的建筑( 包括单层和多层建筑) 在地震中都未出现较重的破坏;有的甚至保持完好无损。沿高度立体空间形状上的复杂和不规则, 例如
  相邻单元的高差过大、 出屋面建筑部分的高度过高、 有的建筑装饰悬伸过大过高, 这些沿高度形状上的变化, 在地震时都会造成震害,特别是在建筑结构刚度发生突变的部位更易产生破坏。在历次地震中工业与民用建筑都有此类震例。所以, 在建筑体型的设计中, 应尽可能的使平面和空间的形状简洁、 规则; 在
  平面形状上, 矩形、 圆形、 扇形、 方形等对抗震来说, 都是较好的体型。尽可能少做外凸和内凹的体形, 尽可能少做不对称的侧翼和过长的伸翼, 在体型布置上尽可能使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比较均匀地分布, 避免产生因体形不对称导致质量与刚度不对称而引起建筑物在地震时发生对抗震极不利的扭转反应。在建筑设计中, 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建筑设计中, 为了建筑立面美观和艺术上创意, 复杂的建筑体型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 在设计时一定要把建筑艺术、 建筑使用功能同结构抗震安全很好的地结合起来。
  2建筑平面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在建筑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部分, 它直接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要求。柱子的距离, 内墙的布置, 空间活动面积的大小, 通道和楼梯的位置, 电梯井的布置, 房间的数量和布置等等, 都要在建筑的平面布置图上明确下来; 而且,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 每个楼层的布置有可能差异很大, 例如写字楼、公寓、商场、餐饮娱乐等的建筑布置, 在房间、空间的划分上差别很大。因此, 这就带来一个建筑平面布置的多样化如何同时考虑结构抗震要求的问题。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 建筑平面上的墙体 ( 包括外围填充墙、内隔墙、有相应强度和刚度的非承重内隔墙) 布置不对称; 墙体与柱的分布不对称, 不协调; 造成建筑结构质量与刚度在平面上分布的不对称, 不协调;使建筑物在地震时产生扭转地震作用,对抗震很不利。有的建筑物, 其刚度很大的电梯井筒被布置在建筑平面的角部或平面的一侧, 结果在地震中造成靠电梯井一侧建筑物的严重破坏。这是因为电梯井筒具有极大的抗侧力刚度, 吸引了地震作用的主要部分。
  3 建筑竖向布置设计问题
  建筑的竖向布置设计问题在建筑设计中主要反映在建筑物沿高度 ( 沿楼层) 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分布设计上。在工业和民用建筑中, 无论单层和多层都存在此问题。在大量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中, 此问题更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要求, 如: 底层或下面几层是商场、购物中心, 建筑上要求的是大柱距、大空间;而上面的楼层则是开间较大的写字楼或布置多样化的公寓楼居室, 前者主要是设柱, 墙很少, 而后者则是以墙为主, 柱很少。有的建筑在布置上还设有面积很大的公用天井大厅; 在不同楼层上设有大会议厅、展厅、报告厅; 还有健身房, 游泳池等等。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 形成了建筑物沿高度(楼层) 分布的质量和刚度的严重不均匀、不协调。突出的问题是沿上下相邻楼层的质量和刚度相差过大, 形成突变。在刚度最差的楼层形成了对抗震极为不利的抗震承载力不足和变形很大的薄弱层。这是在建筑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 在建筑使用功能不同的情况下, 很可能出现上下相邻楼层的墙体不对齐; 柱子不对齐; 墙体不连续, 不到底; 上层墙多, 下层墙少;上层有柱, 下层无柱等, 使地震力的传递受阻或不通。抗震用的剪力墙设置也受到限制, 有的剪力墙 ( 因下层大空间的限制) 不能直通到底层 ( 基础层) ; 有的则是剪力墙布置严重不对称或数量太少。所有这些布置, 都将给建筑物带来地震作用分布的不均匀、不对称和对建筑物很不利的扭转作用。导致刚度发生突变的薄弱层的严重破坏。多次大地震的震害表明, 建筑竖向布置设计上带来的上下楼层刚度的过大变化 ( 突变) ,给建筑物造成很多破坏, 甚至是整个楼层的倒塌。众所周知的 / 鸡腿0 建筑, 在美日两国的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的 / 鸡腿0 断裂倒塌破坏。因该层的刚度最差, 变形过大。
  四、总结
  总起来说, 建筑设计是建筑抗震設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对建筑抗震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 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为此, 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Jll-89),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包世华、方鄂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 赵西安,《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
  [4] 魏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万国学术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不愿意等待,顾客希望到了超市能够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然后快速的结账离开超市;同样,超市也希望顾客能够快速选购完所需要的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和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也愈来愈密切,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质量控制对于房屋建筑工程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只有拥有良好的工程施工管理和过程,才能顺利地完成房屋建筑工程。本文将从如何提高质量的角度探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Abstract: Quality control for housing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大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气污染不
摘要:本文简述了建筑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复杂性和科学性。根据目前的建筑方案设计现状, 通过系统分析, 总结了建筑方案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程序, 以期为广大建筑设  计工作者和注册建筑师备考人员提供指导,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 建筑方案设计, 图示思维, 设计程序,建筑方案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摘要:本项目为剪力墙结构高层住宅。工程设计从概念设计入手,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对两种基础形式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基础形式。   关键词:结构设计;基础形式  Abstract: The project for the shear wall structure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From the point of conception design, structu
摘要:大型购物中心的产生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结果。其体量庞大,内在功能的复合性之高,也对应产生了超大型购物中心特有的空间形态。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型商业建筑的空间形态的特点,并总结了当前大型购物中心空间形态设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购物中心;空间形态;建筑设计    Abstract:The Large-scale Shopping mall is the resul
摘要: 针对混凝土超大面积地下室顶板的温度应力进行了研究,考虑了混凝土弹性模量和收缩徐变随时间的变化以及结构的不同约束条件等因素,应用有限元法对温度应力、应变进行分析,讨论了混凝土不同龄期和约束作用对温度应力的影响程度,为超长地下室顶板温度应力、应变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木建筑工程;混泥土;温度应力;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roo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国室内设计业从无到有,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室内设计是对建筑内部空间进行的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活、工作的物质要求。当前我国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修存在一些较为普遍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室内设计的空气品质也存在问题,一下探讨要处理这些问题的细节。  关键词: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关系;存在问题;空气品质;改善  Abstract: With
摘要:本文从新经济的内涵入手,以美国华盛顿特区为案例,得出新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以此为基础,分析广州新经济发展核心区——东部地区的现状发展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空间上提出了产业、生态、公共服务三个整合策略,最后,从微观上提出了广州发展新经济的几个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经济;发展特征;空间整合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c
摘要:财富天地广场项目(A1栋)机电工程为地下两层地上五层的大型综合性商场,机电安装包括:电气系统安装,给、排水系统安装,消防系统安装,通风、防排烟系统,空调水系统,专业工程管理配合工作,专项工程验收、备案工作等工作。  关键词:大型综合性商场;系统调试之间相互配合  Abstract: The wealth World Plaza Project (A1 building ) of me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