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的高三毕业班,总会有一些学生因心理问题而无法正常地面对高考,严重地影响了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在高三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了解高三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案例一:心胸狭隘增压力
  
  在我带的2006届高三毕业班,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某甲同学(女),在高一、高二期间一向以沉着、文静的表现令各科老师连连称赞,在班级三好学生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是让我最放心的学生之一。某日,某乙同学(女)的家长来校反映某甲在教室骂其女儿,令其女儿甚为伤心。经询问某甲得知:原来两人同桌时,每次考试后,某乙便在某甲面前夸赞某甲考得如何如何好,哀叹自己考得多么多么差。久而久之,某甲便认为某乙是在嘲讽自己并记于心中。进入高三后,某乙的成绩有所提高,而某甲的成绩则进步较慢,因此,月考之后,某甲常常不指名地骂人,某乙则感觉到自己是被骂者,故而回家后告诉了父母。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首先,批评了某甲张口骂人的不文明行为。经细谈,某甲告诉我,她一直害怕别人赶上自己,更不满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当一直比自己成绩差的某乙超越自己时,她心里着急,故而以骂人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气愤。听后,我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开导:学习,就是一个竞争的过程。要求自己进步,亦应允许别人前行。学习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那种看不惯他人长进的狭隘心理只能为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渐渐地会使自己的上进心崩溃。这种消自己劲头、长他人锐气的想法和做法,要尽快扔到太平洋里去。之后,两人都心平气和,言归于好。在第五次月考中双双进入班级前十名。
  
  案例二:正确理解应试与备考
  
  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学生呼唤素质教育。2008年备考过程中,我班有位学生:张宏(化名)——学习成绩中上,考学很有希望,但是他认为目前很多学校“应试教育”严重,因而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存在逆反心理,这样的情绪在客观上影响了他的复习和备考。而且在开展班级工作的时候,我发现:他有时对待考试只是敷衍,态度极不认真,考试成绩忽好忽坏,但无论好坏,他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对此,我采取的辅导工作是:
  首先,我肯定了他强烈希望推行素质教育这一观点的正确性。这说明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实施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要满腔热情地帮助后进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学有望的学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不是搞满堂灌、题海战术。但是在目前我们所处的教育体制下,离素质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仍然要持续一段时期的应试教育,而且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更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义无返顾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对这一点他也表示赞成。
  其次,我给他区别了“应试”与“应试教育”两个不同的概念。我教育他,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目前来讲,都需要考试。虽然高考制度还不够完善,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但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高考仍不失为一种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手段。目前,我国还不可能普及大学教育,高考的竞争必然是很激烈的,我们应客观地面对这个现实,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早日成才。
  再次,我具体为他讲述了科学迎考的策略。
  (1)要确定目标,迈进目标。目标是复习的逻辑起点,是选择具体复习策略的依据。当然目标要实事求是地确定。明确的目标会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带来坚强,目标确定后,就要有计划地向目标迈进,许多高考成功者在总结经验时说:“高三时我几乎每一分钟都有计划。”
  (2)要把握自我,战胜自我,复习课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不能完全忘记了自我的存在。要有自我意识,要明确“我”是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已的特点搞好复习的,等等。同时,面对高考复习的艰辛,学习知识的繁难,战胜自我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战胜自我”才能“天宽地阔”。
  (3)要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要主动,不要为完成作业而去做作业。应把每一次作业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能力的一次好机会。各科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大彻大悟。
  (4)要多思善想,力求创新。解题需有一定的方法,解题没有固定的方法,大法、通法必须熟练掌握,小法、特法必须灵活运用,学习时,应多方思考,纵横联系,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以创新意识解决问题。
  (5)要序化类化,活化深化。序化,就是要建立知识大厦;类化,就是要将问题归类,陌生问题一旦转化,入“类”,则迎刃而解;活化,就是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分解和组合,解题方法灵活变通;深化,就是融合多方面的知识,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6)要合理安排,学会学习。对高三学习,不仅要做到合理安排,预习、复习、听课、作业等井井有条,还要“学会学习”,如面对练习,独立思考,限时完成(训练速度);遇有疑难,勤于请教;今日有错今日纠;课堂上紧跟老师思维走,自习时灵活处理搞“独奏”,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习惯培养后,他逐渐地成熟起来了,而且成绩也一直保持中上,最好的一次班上排名第二,年级第十。
  
  案例三:摆脱苦闷自卑心理
  
  2008年,我带的理科复读班,有一位学生,名叫李丹(化名),本来是班里的优等生,一整年下来,总体成绩也不错,但是在高考前两个月,在进行模拟考试过程中,她的成绩其实也不错,仍是班内前几名,可是我发现她每次考完后总是愁眉苦脸,后来经过谈话才知道:她是因为在考试过程中,一些简单题目不得分而产生自卑心理。
  对此,我的具体指导工作如下:
  首先,要她正确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实力,不要求每次考试成绩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总拿自己的成绩跟年级第一、第二的比。你在这个班成绩是上等的,在全校也是上等的,在全省自然是中上等的了。
  其次,要她认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许是没有复习好,也许是心理紧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也许是老师出题太难。
  最后,要她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就算自己学习基础较差,接连考试成绩都不理想,也不应自卑。正确的态度是迅速找出原因,改变方法,调整计划,补缺补漏,再接再励,争取高考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两军相战勇者胜,“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没有理由轻视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考完试后,她的笑容出现了,也比以前爱说爱讲话了。在最后的高考中也发挥正常,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高三的班主任应该多关心学生,多一些正面引导,多一些信任和尊重,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也要经常指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要求学生和自己竞赛,和自己的昨天竞赛,积极地进行情绪自控,调适心态,排除心理障碍,保持积极正常的心态复习功课,迎接高考。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地处括苍山麓的临海市小溪乡,贺家洞村利用宽阔山场发展茶叶为主的经济林取得了成效,先后共建立新茶园6.67公顷,其中密植速成茶园2.33公顷,1993年春种植的0.133公
成年雌性哺乳动物的子宫内膜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综合作用下周期性的进行着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过程,此过程中的机制还未被完全阐明。研究证实,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的变化过程中
摘 要: 本文从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着手,运用了生态学和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原理,解释了课堂教学设计,并用生态学和后现代知识观的观点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新视角。  关键词: 课堂教学设计 生态学 后现代知识观    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宏观层次的教育规划、中观层次的教学计划、微观教学过程的计划及产品层次。[1]课堂教学设计属于微观教学过程的
关于新闻的真实性的内涵,自然应当包括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导语、背景材料和主体概莫能外。然而,近来发现,某些作者以至新闻单位,忽视了背景材料方面的真实,想当然甚至随心
教学行为问题出现于20世纪中期之前,一直借助于其他教育问题,以经验的形式存在于教学研究之中,而未在独立领域得到专门研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研究者逐渐将视线聚焦在课堂上,课堂教学行为才从其他教学问题中分离出来,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教学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教师行为和师生互动行为两个领域。  (一)教师行为研究  教师行为研究最早通过
摘 要: 家庭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的父母,因此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基本上取决于家长的自身因素如何。家长的自身素质、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都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到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关键词: 家庭教育 教育偏差 原因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果能够相互支持和配合,就能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由于受到社会上片面追求高学历和普高热的思想
在《沃尔库塔煤炭》联合公司的各矿井,利用钻进检查孔钻屑量的方法来评价煤层某采区冲击危险性等级及降低冲击危险性措施的效果。利用预防冲击地压的局部措施主要是打大直径
鉴于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实际,商业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可进行两种模式探索。一种是间接投资,即由目前已与商业银行有股权关系的机构投资设立基金公司;另一种模式是由商业银行直
摘 要: 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是农村小学办学的方向。但在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难落到实处。加强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投资,使素质教育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物质基础,这样素质教育才能在农村小学真正实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农村小学 实施策略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农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必须发挥农村的人力资源优势,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开发
“人性化管理”就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学校的服务对象是人,是有着极其丰富思想的人,作为学校管理者,理应特别关注人的自由、情感、存在和价值,更加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