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givi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列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这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我让学生用彩色塑料条围成三角形,并投影到银幕上。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发现图1和图2是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图3虽用了三条线段,但首尾不相交,所以不是三角形。定义从直观的观察之中升华出来了:“用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四、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如我班一位女生,数学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很要面子,别人帮助她学习她还不愿意,认为很没面子。问她懂了吗,都是说懂的,作业往往又是错的,看得出做作业时很急躁。我从写字开始,要求她把字写端正,允许作业少做,要求做一题对一题,不会做的重新做,做对了继续,让她认识到她也能做对,慢慢地树立学习的信心,发现优点及时大力地表扬,使她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认识到学习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不能有任何虚假的行为。渐渐地,她对数学有些信心了,字写端正了,成绩也提高了。
  五、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有些知识让学生说,不如让学生去动手做,让学生“动”起来了,教师该怎样把握让其真正有效的为课堂服务,着实要动一番脑筋。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很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我深深的体会到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的密切联系和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数学,不
期刊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 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
期刊
学生掌握词汇的数量,基本上反映了其英语水平的高低。所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词汇教学放到突出地位。而学生要想掌握大量的词汇,采取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扩大词汇量,熟知每个词汇所表达的意思,掌握词汇用法以及使用场合,恰当使用词汇,使词汇真正为交际服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的策略。关于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笔者在多年在教学中有如下的
期刊
科学课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科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新的学习评价倡导评价应注
期刊
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化的载体,正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的运用是教学手段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以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等特点,直观展示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使教学由平面走向了立体,使静态变成了动态,使抽象化成了形象,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初中思想
期刊
素质教育对幼儿教育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焦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传统教育评价是以考核知识定优劣的,是以驯服听话为尺度的。素质教育评价则是以幼儿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品德、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其评价是全面和客观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
期刊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在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战略性措施。政治课是进行国情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1.明确国情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进行国情教育的前提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基本情况,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从时间发展纵的方面,分为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从社会生活横的各层面,分为基础国情、政治国
期刊
朗读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效果呢?根据教育学分类,朗读训练指导可分为语言方法、实习方法和直观方法三类。语言法是教法,实习法是学法,直观法是教与学的辅助方法。  一、 语言方法  1. 教授法。即以分析为
期刊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整个教学过程,处处都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社会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要丰富多彩。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