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如何备课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stlin_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管你是个人备课还是集体备课,都必须经过周密思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细致地做好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提高40分钟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目的不明确,重点不突出,语言不准确,都是备课不过关造成的。那到底怎么备好数学课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下面三方面下手。
  一、要备好教材
  1.认真钻研大纲,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学工作的灵魂,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评价一堂课,应该首先看这堂课目的定得是否合适,为完成目的所采取的教学措施是否得当,教学目的完成情况如何。这就是说,一个数学老师备课时首先要确定教学目的,再考虑为完成教学目的应采取哪些措施。要明确教学目的,就必须学习并钻研教学大纲。
  2.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和研究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数学老师要按照“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数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和编排体系,掌握“部分”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各部分知识的相互关联,吃透重点、难点和关键,精心设计教案。如果在教学中备一节,教一节,不了解这一节在整体中的地位与其它章节的联系,就很难谈上吃透教材和融会贯通。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不仅要全面,而且要深刻,要深刻领会编者意图。能否领会编者的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3.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一节数学课,不管你是用传统的眼光,还是用新的教学理念去评价,有没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都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不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备课时,一定要注意抓住重点和找准难点。
  重点往往是新知识的起点和主体部分。备课时要突出重点。一节课内,首先要在时间上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要紧紧围绕重点,以它为中心,引导启发学生加强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做到心中有重点,课中出重点,才能使整个一堂课有个灵魂。
  4.创造性使用教材。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也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二、要好备教学程序
  1.根据学生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认识的循序渐进过程。在备课时,我们要根据这一规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灵活安排各个环节的先后次序及主次地位。
  2.启发学生思维,精心设计问题。启发思维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而数学的思维来自问题。所以,在备课时,要重视创设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困惑的问题,微妙的问题,疑难的问题,以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设计成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3.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几年来,许多老师明确地认识到我国小学数学的在教学目的转变,由过去的重结果为重教学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做了相应的改革,一改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注意采用富启发性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问题法、研讨法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很多,每一种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4.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思想方法的形成训练。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整体结构的两根强有力的支柱。数学基础知识立在明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藏在暗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能抓一根丢一根。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用两根支柱的思想支配,理清知识结构和思想方法体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像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要求和教材分析中去,弄清每一章节主要体现什么数学思想和运用什么数学方法。并深刻挖掘这些思想方法所起的功能和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通过教学过程教给学生的,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问题的发现过程,规律的揭示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等等,都体现某种数学思想,并受其指导。如果忽视这些过程就意味着失去向学生传授数学思想方法的机会。
  三、要备好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里的问题和困难。备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的具体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也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了解学生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思想、情绪、知识和能力基础、思维特点和思维水平、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照顾大多数的原则,确定教学的起点和难点,同时考虑相应的教学措施。
  备课时,还可以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我们必须广泛地学习,认真地钻研,积极地实践,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认真改进和完善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运用数学方法的水平,才能备出适合自己教学的高质量的课。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
期刊
新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课堂上有些知识让学生说,不如让学生去动手做,让学生“动”起来了,教师该怎样把握让其真正有效的为课堂服务,着实要动一番脑筋。几年来,我在教学中一直很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研究,我深深的体会到实践活动对数学教学的密切联系和作用,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数学,不
期刊
1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1.1 强调运动员的技术有利于减少阻力   游泳技术的合理性对于运动员的游进速度起到关键的作用。虽然力量对于游泳运动员是很重要的,但关键要看运动员在水中利用力量的能力。也就是说运动员对自身力量的利用效率对于游泳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力发展运动员的最大力量对于游泳项目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加强运动员的水中力量的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运动员掌握合理的技术。对于技术的
期刊
学生掌握词汇的数量,基本上反映了其英语水平的高低。所以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词汇教学放到突出地位。而学生要想掌握大量的词汇,采取合适的词汇学习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扩大词汇量,熟知每个词汇所表达的意思,掌握词汇用法以及使用场合,恰当使用词汇,使词汇真正为交际服务。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的策略。关于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笔者在多年在教学中有如下的
期刊
科学课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要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科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新的学习评价倡导评价应注
期刊
计算机作为现代信息化的载体,正以空前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在现代教育中,计算机的运用是教学手段的一次深刻革命,它以特有的声像同步、三维动画演示等特点,直观展示了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使教学由平面走向了立体,使静态变成了动态,使抽象化成了形象,让思想品德课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初中思想
期刊
素质教育对幼儿教育来说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焦点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传统教育评价是以考核知识定优劣的,是以驯服听话为尺度的。素质教育评价则是以幼儿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品德、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其评价是全面和客观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幼儿成为能力全面、人格完善、个性鲜明的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交往
期刊
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是在新形式下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战略性措施。政治课是进行国情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的国情和教育教学方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1.明确国情教育的内容和目的,是进行国情教育的前提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历史和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基本情况,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从时间发展纵的方面,分为历史国情和现实国情;从社会生活横的各层面,分为基础国情、政治国
期刊
朗读是传统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朗读训练,提高阅读效果呢?根据教育学分类,朗读训练指导可分为语言方法、实习方法和直观方法三类。语言法是教法,实习法是学法,直观法是教与学的辅助方法。  一、 语言方法  1. 教授法。即以分析为
期刊
教育学生识美、爱美,从而去创造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应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教师,要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善于挖掘本学科教材中所深含的美质,以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在中学诸学科中,语文学科与美育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整个教学过程,处处都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社会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要丰富多彩。然而,目前在语文教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