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

来源 :健康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管理对策并评价效果,为临床管理提出借鉴。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管理干预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的安全管理干预不仅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还可以改善护理满意度以及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若在护理工作当中发生了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规定范围之外的一些不良事件,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影响,而这些不良事件被称之为护理安全事件。临床内分泌科中大多都是慢性疾病患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肥胖症等,且多数为老年人,因该类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常常会受家属、医护人员与患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发护理安全事件,所以需要加强对这些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的力度,找出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内分泌科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对此分析了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与管理对策[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65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58.2±4.4)岁;具体疾病:38例糖尿病、15例甲亢、12例其他。观察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58.4±4.5)岁;具体疾病:39例糖尿病、16例甲亢、10例其他。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主要内容有常规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等,同时严格遵守巡视、交接班等规章制度,并加强药品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护理安全管理干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3]。
  1.2.1科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1)医护方面:①部分人员责任感较差,记录书写不严谨,这不仅较难保证护理记录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同时还可能会延误治疗,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②部分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在操作技术及经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不足,应变能力较差;③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较差,往往无法及时与患者沟通交流,从而较难掌握患者的诉求;④近几年,内分泌科病例数目逐渐升高,床位、人员配置等方面日益严峻,从而造成护士工作量大,极易导致服务质量降低;⑤因科室疾病复杂,药物类型较多,极易造成用药错误、如用药剂量、输液滴速等。(2)患者方面:①对护理服务要求过高;②治疗依从性差;③跌倒风险。(3)环境:地面湿滑、缺乏警告标识等[4]。
  1.2.2管理对策①提高安全教育力度:医院与护理部应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讲座等活动,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观念,从而促使其详细了解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②优化人员配置:护士长应确保班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根据工作量等方面的差异,实施弹性排班,不仅缓解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其护理质量与服务态度;③严格遵守用药复核制度:给药时,护理人员应仔细对病例姓名、年龄、床号以及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检查,以免造成医疗事故;患者往往需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可根据用途及种类等存在差异的药物分别放置,并做上标记;需要特殊用药者,应在交接班时仔细介绍,并建立双人复核制度;④严格落实科室规章制度:护士长应注意监督科室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保护患者权益,将治疗方案、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护理人员还应严格规范记录的书写,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⑤提高对细节方面的关注力度: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对存在行动障碍者,可给予手杖及轮椅等辅助器械;保持病房的安静与卫生,限制探视人数与时间;将暖瓶等易碎品尽量远离患者,以预防出现意外;保持病房、卫生间等区域地面的干燥卫生,并贴上防滑标志;⑥提高入出院安全教育力度:入院后,护士应仔细向患者介绍科室内常见的安全隐患,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嘱咐患者遵守医院规章制度。出院后,护士应指导患者建立饮食、运动训练等计划,并做好随访工作[5]。
  1.3观察指标。①护理满意度:主要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如坠床、跌倒等。
  1.4统计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我国罹患内分泌科疾病的患者显著增加,由于内分泌科疾病大多数都是慢性病,比如: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并且,患者在发病后还需要接受长时间的对症治疗,使得其在治疗期间比较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护理安全事故。另外,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当中,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最高,因老年人的体质较弱,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显著下降,使得其更易发生不良事件。对此,临床需要加强对内分泌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管理的力度。研究发现,护士综合素质偏低、患者和家屬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太高等,都是内分泌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比较常见的几种安全隐患。
  通过对内分泌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综合分析,积极寻找原因,然后再经讨论后制定出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事件的风险,促进良好医患和护患关系的建立,降低护理投诉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总之,积极在内分泌科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方案,可显著提升护士工作的效率,减少护理投诉率,避免患者发生护理安全事件。
  参考文献:
  [1]惠利平.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19(24):3274-3275.
  [2]姬莉.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6,12(9):74.
  [3]孟杰.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3(13):253-254.
  [4]曾德洪.内分泌科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6,10(29):349.
  [5]郭晶,胡慧玲,秦海松,等.内分泌科护理安全与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6,10(32):209-21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近两年日收治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其预防措施。结果:新生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主要有新生儿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制度因素、新生儿家属因素、环境因素 5 个方面。结论:充分评估新生儿的状态、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完善新生儿护理管理体制、加强对新生儿家属健康教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肝病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观察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率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院内感染率5.41%、环境干预(93.65±1.02)分、无菌操作(94.17±1.20)分、生活护理(95.00±1.77)分、健康教育(94.70±0.73)分。對照组院内感染率21.62%、环境干预(80.1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研究产科妊振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产科妊振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给予两组正常的妊娠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解痉、降压以及镇静等综合性的治疗措施。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以及无效效率为97%和98.3%,与对照组的72%和78%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两组临床患者在治
期刊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以呼吸护理为主分析在急性左心心力衰竭中预防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本次探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临床收治的急性左心心力衰竭患者72例,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施日常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呼吸护理进行日常护理工作,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预防呼吸系统感染、护理工作成纠纷事件发生率,以此判断两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分析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未来临床护理寻找一个新的方向。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12月间收治的53例肝硬化合并糖尿病伴发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7例)、对照组(26例),分别实施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价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2±3.5d(观察组)、18.4±2.6d(对照组),P<0.05;比较两
期刊
摘要:有很多严重的疾病是需要通过手术去进行治疗的,而手术室的护理安全对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提高手术室护理的安全性。为了突出细节护理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照研究的方式将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0位患者分成了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然后两组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细节护理,然后仔细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通过结果发现对手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评价将强化优质服务方式运用在外科护理工作当中的成效情况。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差异。结论:在外科临床护理中采取优质护理,可以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护患纠纷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医院重症肝病患者的传染消毒隔离与护理措施。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76例重症肝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传染消毒隔离后,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在此基础上对患者接受消毒隔离和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药物治疗干预依从性、生活方式干预依从性评分、心理干预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6.69%、98.15%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46名护士纳入研究范围,对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研究,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后的病房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和优质护理评分均显著优于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质量。  关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收治的128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本院透析科室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比例低于对照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