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病理学亚型与预后

来源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癌的组织病理学亚型与预后有密切关系。目前对浸润性小叶癌组织病理亚型与临床的关系知之甚少。小叶癌是最常见特殊类型的乳癌。组织病理分为五个亚型:经典型、实体型、小泡型、导管-小叶型和混合型。作者对不同亚型浸润性小叶癌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病人和方法:病人为经手术切除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均经病理学证实。每例病人的观察指标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人年龄等。多数病人检测雌、孕激素受体状况。结果:在长达11年(1973年10月至1984年10月)的研究中,计有171例为病理证实的浸 The histopathologic subtypes of breast cancer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rognosis. At presen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hological subtypes of 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 and the clinic. Lobular carcinoma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breast cancer. Histopathology is divided into five subtypes: classic, solid, vesicular, catheter-lobular, and hybrid.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ubtypes of 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 and prognosi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e patient was surgically resected breast infiltrating lobular carcinoma and confirmed by pathology. Observed indicators for each patient were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patient age. Most patients detected estrogen and progesterone receptor status. Results: In the study for 11 years (October 1973 to October 1984), 171 cases were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其他文献
G.B.Elion因为从嘌呤径路问题着手而合成一系列有效的新药物著称于世。本文是她在获1988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后详细介绍这一新的药物原理的形成、提出以及实际应用的历史的演
在每个人的味觉记忆里,都有几种令自己难以忘却的美味,像我吧,家乡的菜泡饭和风肉就常常牵扯着我的味蕾。 In each person’s taste memory, there are several unforgettab
极致女人的最佳“美容剂”是水、碱性和胶质食物。拥有白皙水嫩的健康肌肤是所有女人的愿望,但因为受到环境、健康问题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肌肤很容易受到伤害,通常需要更多的
百合花开了,干净漂亮。入冬了,早锻炼的时候可以看到地上一层厚厚的霜,风吹得秃枝“吱吱”作响,泡开水的地方,开始出现一天的首次喧哗。 The lily blossoms, clean and beau
圣诞狂欢铺天盖地涌来,你还在拖肥胖的身体自怨自艾吗?!据统计,全世界约有15亿人超重,饱受肥胖的折磨,所以,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很多人都在绞尽脑汁研究着、寻找着、自制着…
时尚潮流的指针在回归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鲜花烂漫之后,终于走到了夸张的80年代。当年带宽阔大垫肩的强势西服形象是设计师们的灵感来源,而在本季的回归之中,又加入了更多建
转录因子是一类核蛋白因子,其功能是调节基因的转录表达.有关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关系是目前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人类白血病中,有多种基因异常可累及转录因子,从而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后,由于唾液腺泡受损,导致口腔干燥,产生继发的猛性龋,给病人生活带来极大的痛苦,对此病的防治,国内尚缺乏有关资料,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
夏天,快来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从美食开始,为自己制定一个排毒计划,及时给身体解压,身体没负担,才能瘦瘦瘦呀。
胃癌是我国肿瘤死因中占第一位的疾病,其发病原因至今还不甚清楚。流行病学资料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而其中饮食因素是胃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近年的病因研究,认为N-亚硝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