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方法在税收筹划中运用

来源 :经济视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dd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面前,企业在合法经营,诚信纳税的同时,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如何通过会计处理方法合理筹划税务效益。追求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
  
  一、存货计价法
  
  存货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消耗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企业购入存货,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增加,企业发出存货,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减少同时营业成本相应增加。因此存货的核算和企业营业成本以及营业利润密切相关。存货成本的计算,对于产品成本、企业利润及所得税都有较大影响。
  1、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这一假定为依据,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对发出存货和结存存货进行计价的。
  2、后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是以后入库的存货先发出这一假定为依据,并根据这一假定的成本流转顺序时发出的存货以最后进货的价格进行计价的。
  3、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在计算存货的单位成本时,用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各批收的数量作为权数计算存货平均单位成本和发出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根据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和发出存货数量,便可计算出发出存货的成本:
  发出存货成本=本期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某企业某年进货材料情况如下表示,假设生产1件产品需要消耗1件材料,年底该厂全年生产产品10000件销售于市场,假如单位产品市销售价格为46元,除材料费用外,其他费用开支每件产品10元,企业所得税33%。
  1、先进先出法
  材料费用计入成本额中
  8000×13+2000×19=142000(元) 其他费用计入成本10000×10=100000(元) 产品销售收入10000×46=460000(元) 扣除成本后的利润460000-(142000+100000)=218000(元)
  应纳税额218000×33%=71940(元)
  2、后进先出法
  材料费用计入成本额1000×22+9000×21=211000(元)
  其他费用计入成本额10000×10=100000(元)
  产品销售收入10000×46=460000(元)
  扣除成本后的利润460000-(211000+100000)=149000(元)
  应纳税额149000×33%=49170(元)
  3、加权平均法
  单位材料购入价格
  (8000×13+12000×19+9000×21+1000×22)÷(8000+12000+9000+1000)=18,10(元)
  材料费用计入成本额10000×18.10=181000(元)
  其他费用计入成本额10000×10=100000(元)
  产品销售收入10000×46=460000(元)
  扣除成本后利润460000-(181000+100000)=179000(元)
  应纳税额179000×33=59070(元)
  以上计算可以看出。采用先进先出法企业的应纳税额最多,加权平均次之,而后进先出法企业承担的纳税额最少。主要原因在于本年度先进的材料价格低。而后进的存货材料价格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这样认为企业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应将留于手中的存货材料转换成资金占用最少的材料,出去的是资金占用最多的材料。但在具体计算过程中,采用哪种存货材料计算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总之,利用存货市场价格变化的差异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二、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法
  
  提取折旧是对企业固定资产予以补偿的基本途径。由于折旧要计入成本,直接关系到成本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纳税额的多少,因此怎样计算折旧成为经营者十分关心的事情。采用什么样的折旧方法对于纳税企业来说将产生不同的税收影响,企业在折旧规定范围内通过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可以达到节税的目的。
  1、直线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最变通的折旧方法。直线法每年折旧相同。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估计使用年限。
  2、产量法
  根据每期产量或者各单位数的多少按比例计算折旧。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估计残值)×年实际产量,估计总产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
  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直线法的折旧率的双倍去乘以固定资产在每一会计期间的初期账面值,作为第一会计期的折旧额
  双倍直线折旧率=2/估计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双倍直线折旧率
  4、年数总和法
  每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估计残值)×可使用年数/各使用年数总和
  上述各种折旧方法中,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所计算的折旧额在量上不一致,因此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成本也存在差异,使各期营业成本和利润也存在差异,这一差异为企业节税提供了可能。
  
  三、企业分摊成本费用及其它
  
  1、利用资产评估增值
  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后,可以增加折旧得到提取额,减少当期利润,相应减少应缴纳所得税。若企业亏损,因当年亏损所以对以后5年的所得税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2、技术开发费的税前扣除办法
  我国税法规定,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各项费用,可以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扣除,而且有集体工业企业及国有集体企业控股并从事工业生产经营股份制企业,联营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实际发生额增长达到10%及以上的,其当年实际发生的费用按照规定列支外,经由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可再按其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3、选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办法
  税法对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没有明确的规定,按照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的精神,税前未规定的以我国《会计法》中的规定为准,我国《会计法》中对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允许有分次法、五五分成法、一次摊销法、降等法、净值法等,平均费用分摊法可以最大限度抵消利润,减少纳税,是最佳选择,它使长期经营内各期利润最大限度地得到平均,而短期内纳税最少办法的选择,无疑是一次摊销法,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目标和期限,选择不同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办法。
  4、利用财产损失的税前扣除
  财产损失是企业经营中常见的现象,符合规定的财产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因此,这也是企业减少纳税负担的重要方面,允许在税前扣除的财产包括:自然灾害或责任事故造成的存货、厂房、设备等资产的毁损、清查盘存时发现的资产盘点短缺、毁损、存货的残损、霉变损失;现金或物资的被盗损失,符合条件的坏账损失:其他损失等,需要注意的是,企业报损的申请日,一 般得超过年终后45天,经批准后最迟也不得超过年终后3个月,具体需提交的资料和手续,企业可提前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
  5、选用捐赠的方法
  由于企业所得税率实行了对中、小企业照顾的税率,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按18%税率征收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10万元(含10万元)的,按27%税率征收所得税。所以,3万元和10万元就是所得税率的临界点。对相应的企业所得税差异值:3×(27%-18%)=0.27(万元);10×(33%-27%)=0.6(万元)。
  利用所得税税率得临界点,企业可以捐赠等支出实现低税率。例如某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10.098万元,适用税率为33%,则应纳所得税为3.33万元,如果企业选择捐增0.1万元,则应纳税额降为9.998万元,应纳企业所得税2.7万元,企业的现金流量由3.33万元降为2.8万元。节约资金0.53万元。
  现分析税前扣除广告费用的处理方法。我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规定:企业广告费支出以销售收入的2%为限,超过部分允许向以后年度无限期结转,而粮食类及烟酒企业广告费支出不允许在税前扣除,此条规定出台的目的,是根据费用配比原则,认为巨额广告费支出事实上是企业无形资产形成的过程,是不能一次性在税前扣除的。这是一条严格的规定,这条规定限制了一些对广告依赖性很大的企业(医药、化装品)的广告费用支出。但企业作为社会力量。资助非关联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研究开发,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资助支出额可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就高新技术企业而言,这样做不仅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自己,而且可以获得新技术的优先受让权。此外,在提升知名度方面,也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企业而言,在合法的方式下把会计的处理方法运用到经济业务流程之中,是实现税收筹划的主要渠道,从而会计与税收筹划可以很好地结合,给企业的管理活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达到最终实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并不能单纯地追求税收利益为目的,还应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成本、市场、经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经全面分析后,才能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选择。会计处理方法与税收筹划有机结合是企业求效益最大化的途径之一。
  
  责任编辑 邸延波
其他文献
从是否具有行政干预因素的角度来区分,垄断可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是市场主体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或者通过联合组织或合谋等方式,限制、排斥或阻碍市场竞争的行为。它是企业在完全的自由竞争中形成的,体现为自由竞争——集中——垄断。行政性垄断是通过行政命令实行的垄断。从世界范围看,经济性垄断是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普遍规制的对象,在完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达国家里反垄断主要是反经济性垄断。我国经过2
“万花丛中一点绿”。随着临沂经济的发展,服务饮食业异军突起,竞争日益激烈。酒店的发展呈遍地开花之势,山东省临沂市浙江村生态大酒店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
有一位农民的儿子,靠自己的质朴、勤劳和奋斗,引领了一场中国大地上的“蔬菜革命”,创造了“绿色奇迹”,使贫瘠的土地连价升值,让全国亿万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的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国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过去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绩。与改革初期相比,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高技术行业比例上升,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等。但现实情况仍不容乐观。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总体上仍旧缓慢,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一个完整、合理和协调的产业结构,要求各个产业之间
研究了盐胁迫对囊果碱蓬出苗、幼苗生长、离子积累以及光合放氧速率的影响。囊果碱蓬生长的最适盐浓度在200mmol/LNaCl左右。高浓度NaCl(400mmol/L和600mmol/L)没有显著降低其出苗率,200mmol/LNaCl对出苗率具有促进作用。400mmol/L和600mmol/LNaCl显著降低了光合放氧速率。囊果碱蓬在高浓度NaCl处理下能够维持叶片较高的K+/Na+及含水量可能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