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中医康复学发展特点分析

来源 :中医文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一个战乱交接、科技文化繁荣的"矛盾"时代。在此特殊时期,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出现了四个特点:一是出现官办康复医疗机构,使康复技术在临床中有所创新、改进;二是军事医疗中出现职业工作能力的功能康复思想;三是医政分离提高医者水平,朝廷重视医书整理,让散落的中医康复内容有了汇集;四是受理学影响,导引气功取代金丹,宋人选择传统体育功法等作为养生康复首选,中医运动康复理论得以完善。
其他文献
把握参薯的主要特征,核对古籍中的相关内容,确定《山海经》有可能是参薯的最早记载,我国在汉代就已经种植并食用参薯。明代万历之前中国古籍中的"甘藷([艹儲])"大部分为参薯,
突发中毒事件是指在短时间内,毒物通过一定方式作用于特定人群造成的群发性健康影响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高度致命性的特点,一旦发生将会对人民安全产生巨大威胁.高效的
2010年1月7日,北京外国语大学专门用途英语学院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发起召开了《中国ESP研究》创刊研讨会暨首次编委会议。来自全国26所高等院校的41位ESP研究领域的
"肾主生殖"是《黄帝内经》对人体生殖生理的高度概括。本文从"肾与生殖功能""肾与免疫功能""肾虚湿瘀互结与免疫性不孕"三个方面阐述肾与免疫性不孕症的关系,并对临床研究进
人体生物监测(human biomonitoring,HBM)是评估人体内化学物暴露水平的方法之一,具有可直接测量不同个体环境化学物暴露内剂量的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同时,全国性HBM较普通HB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教授、《中国学校卫生》杂志第二至第六届编委吕姿之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4月20日7时04分去世,享年78岁。吕姿之教授是我国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及安全器具使用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某综合医院312名一线医务人员的锐器伤现状及安全器具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300份,问
目的 了解某三甲医院手术室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认知情况.方法 选取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手术室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问卷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
目的 系统评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护士的身心体验.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
目的 对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EMSRS)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量表的适用性.方法 获得原作者授权同意后,对EMSRS量表进行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