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匠精神培育因素分析

来源 :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yuyu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技术人才的必备素质,高职院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承载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对于广受关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其职业素质、培育其工匠精神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不同经济情况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现状,分析影响高职院校贫困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因素,探索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新路径.
其他文献
心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上下一路求索,回首岁月峥嵘.从嘉兴红船到改革开放大旗,从星火燎原到全球瞩目,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一个世纪,时刻冲锋在时代的最前沿,从未放松懈怠、止步不前.本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从大事件、典型人物、时代愿景、真情实感及沉浸体验等层面,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有所调整,办学模式也有所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是基于新发展理念产生的,是专门针对职业院校教育所开展的有效变革,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的定位.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教融合瓶颈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寻求有效办法加以解决.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发展理念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瓶颈问题与融合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卫健委关于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德素养培养的指示精神,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构想,本研究通过借鉴欧美牙医教育以专业和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做法,守正创新,结合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际,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构建“二早一贯穿”(早专业、早临床、专业课程贯穿始终)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教学效果明显,经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其专业实践、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有大幅提高.这一新模式的构建和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之魂.针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提出深化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加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完善、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发挥、搭建“道德讲堂”常态化运行的德育平台、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文化、构建网络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等六个方面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践探索新途径.
文章主要通过措施研究法和问题分析法对当前高校线上线下教学进行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推动线上教学的良好发展.研究发现,当前线上教学还存在过程、结果、体验不等效等问题,必须改革和创新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深入挖掘两者之间的默契,最终实现教学质量实质等效的目标.
高职教育即职业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本,强化学生的职业观教育是核心,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应搭建系统性的体系,形成教育合力,将职业观教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职业教育更加突显“职业”特性.高职院校应将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定位于社会责任的赋予、知识资源的配置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将职业观教育渗透到“两课”和专业课教学中,切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研究型创新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文章针对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课程内容较科学研究滞后、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困难及研究成果对工程服务脱节等问题,基于“教育-科研-转化”协同理念,提出了1名教授导师+3个关键要素+2种管理方法的协同机制,建立本硕博全程贯通的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采用“教学兴趣培养、科研项目拓展、科技成果落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法,实现教育教学过程中专业兴趣培养、科研业务强化及创新应用能力协调的综合效果,为新时代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方法.
文化育人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有效载体,后勤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践行文化育人使命,挖掘全方位育人途径,创新高校后勤协同育人机制,促进文化建设与后勤发展深度融合,培植高校后勤文化的品牌特色,共建高校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是高校后勤工作贯彻立德树人的关键举措.文章探讨了高校后勤文化育人的目标、意义,明确了高校后勤文化育人的实践途径,以期为高校后勤文化育人提供参考.
2018年10月24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中也有“须下决心脚踏实地、用极辟实的功夫去做”的论断.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企业输送“会干活”的员工,更要为国家输送“能干好活”的人才.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对比研究等方法,主要研究了在黄炎培职教思想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融入工匠精神,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职业技术人才这一重要问题.在“3+X+2”这一新型职业教育模式下,黄炎培职教思想对高职教育的课程思政、构建
基于当下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现状与教育改革需求,文章选择体现人文精神典型的传统文化形式——诗词,作为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进行探究.通过现实调研发现,高校应以师生发展为本、重构诗词课程新目标;突出中国传统文化自信、构建诗词课程内容新体系;融合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诗词课程教学新模式;运用循环评价、再构诗词课程新课堂,以诗词学习促进当代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推动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符合国家、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